分享

负性情绪后面是无能感:委婉适当有温度的拒绝人,正是培养能力感

 王明鹏 2022-01-25

生活每天都有很多场景发生,这其中负性情绪或者想法居多。

举个例子,有人打电话寻求帮助,希望获得项目资金支持,这就是一个情境。

这时候不予认同的话,那么就会有负性情绪反应,比如生硬地拒绝,刺耳的语调。

这里我们关心的是,激烈情绪来自哪里?为何一言不合恼羞成怒或义愤填膺?

答案是自动思维,虽然当时在头脑里快如闪电,但回想一定可以知晓,比如上面这个这事儿的自动思维,或许是“需要再求别人,不是自己能力范围” 。

既然不是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儿,那就直接拒绝好了,问题是为何语气还会非常生硬,甚至带有敌对情绪呢?

这就需要继续“深挖核心信念”。

比如接下来会问,“这个需要求人的自动思维,意味着自己怎么样”?答案如果是“求人是件痛苦的事情,做不了此事意味着自己是无能的”。

“无能为力感”可能就是核心信念!

由此可以梳理出这个心理过程:

1、情境是接到电话希望得到帮助。

2、自动思维这是求人的事情自己做不来。

3、核心信心是回避求人,做不到求人,激活自己无能的表现。

4、情绪表达为紧张急躁不耐烦。

5、行为反应格外生硬回绝。

这里重点关注的是过分反应,之所以出现过分生硬烦躁这些反应,说明此事超出自我控制,感觉特别不舒服,触及到了所谓“情结”,也就是核心信念被激活,即“无能感”。

由此可以理解,一个人表现出特别负面的情绪反应,比如小刺激大反应,过于激动反应,不合常规,等等,这真的与别人无关,是个人内心核心信念被激活导致的结果。

其中最常见的核心信念就是无能感,一个人无能为力感,会感觉到没有力量,因此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心神不宁,惶惶不可终日。

打个比方,学车的人刚刚开车上路时候,虽然知道不该紧张,可是控制不住紧张恐惧害怕,这就是无能无力量,别人鼓励再多也是白费,必须自己慢慢适应体验,积攒心理能量,一旦力量有了,就会慢慢学会。

这个适应过程就是学习,过程需要时间,所需时间因人而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如果能知道这是核心信念发挥作用,可以更好接受现实,给自己充足适应的时间,否则欲速则不达。

人们常说一句话,“看见就是治愈”,这个看见不是意识层面的安慰,不是表面言行,甚至也不是自动思维想法,而是潜意识层面的核心信念,是内心深层情结。

上面故事可以这样推理:无能为力感——求人必须有能力否则会被拒绝羞辱——遇到需要求人的事情——过分生硬拒绝。

求人被拒绝是正常现象,如同我们也在经常拒绝别人,这时候能做的是委婉坚决有温度的拒绝,这是能力范围可做的,而做到这样恰恰就在培养能力感、力量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