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少,血压就高!妙用张仲景名方真武汤,升阳气降血压,请收藏

 静幻堂 2022-01-26

2022-01-04 16:57·心血管专家罗继红

今天这篇文章,我和大家聊一聊阳气不足和高血压的事儿

中医上,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比较常见,高血压头晕证属肾阳不足者,现实生活中其实还是有很多的。

这种肾虚型高血压,常见于中老年人,以老年人居多。

中医讲啊,肾为水火之宅,是人体元气的汇聚所在,随着年龄增长,就会出现肾气不足的表现。

肾阳不足的高血压患者,常怕冷、乏力,甚至出现伴有肺水肿等阳气亏虚症状,这个时候温补肾阳,往往血压就会稳定下来。

不过,在临床中,中医证候往往是虚实相杂,需要我们抽丝剥茧,顺藤摸瓜,找到最终的病因,对症用方,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个患者。女性,50来岁,有高血压,头晕目眩,特别爱犯迷糊。高血压犯病的时候,高压达到170,低压能到110。

脸上会感到发热,那种灼烧的感觉,而且脖子后边特别僵硬,不敢动弹,不敢扭头。坐卧起立都很困难,有时候,想站起来活动一下,需要费好大劲儿,气喘吁吁。

这些症状,在紧张的时候容易发作。

吃了很多西药,血压一直反反复复降不下来。

最后在家人的建议下,来看中医。

我一看患者舌苔,舌质淡红,舌苔白滑,脉象缓弱。仔细询问,发现患者还手足不温,胃脘发凉,夜尿还有点多。看上去,这是阳虚啊。

但是,阳虚为什么引起了高血压、头晕、脸灼热、气喘这类的毛病呢?

这里就要给大家说一个中医术语了,这就是“寒水上冲”。就是说,一切的症状,都是由肾阳虚弱,阴寒水湿之气上犯巅顶所致。

这么说,可能大家不太明白,我换一个思路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得清楚一点,就是这个人的舌脉,包括四肢和脾胃的不温,包括尿频等等,无不告诉我们,她有阳虚的问题。

具体说,就是脾肾阳虚,而且以肾阳虚为主。

接下来,请你注意一个细节,就是患者紧张的时候发病。为什么?因为人紧张的时候,气机郁滞,阳气的升发更为亏少,所以一系列的阳虚症状,会加重。

首先,她头晕迷糊。那是阳气无法升发于头面,令元神之府失养所致。

脖子和背部僵紧,这是阳气亏少,督脉和太阳经所及之处经络不通、寒邪郁滞的表现。

一站起来气喘。这是肾阳亏虚,纳气无常,导致肺的宣降失常所致。

面部灼热,那是下焦阴寒之气太重,虚阳上浮所致。

至于说血压高,那更好理解——阳气那么少,血管经脉得不到温煦,于是就变得紧张僵硬。

这就好比一根皮管子,冬天放在外头,被冻僵了一样。在这个弹性欠缺的状态下,气血在里头流动,会受到一定阻力。为了冲破这个阻力,血液会拼命地加大力量往前冲,于是血压就会升高。

一切的问题,都源于阳虚啊,因此用补阳的办法,就能治好。

于是,一张方子就被开出来了。咱们一起看看:

制附片、白术、巴戟天、僵蚕、钩藤,茯苓、泽泻,怀牛膝、赤芍、白芍、夏枯草,肉桂。水煎服。

结果,3剂药喝下去,患者果然就不晕了,颈部和背部的僵硬感大大减轻,但是其它症状还有。这个时候,我嘱咐,加入干姜,制附片。继续用。

结果,连服10剂,患者诸症悉平,啥毛病都没有了。

上述配伍里,我用的其实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真武汤的加减。真武汤,是温阳的方子,基本组成是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这里头,生姜、附子温阳的,白术、茯苓利水健脾,白芍养阴和营,以防诸药的燥性。

医案里头的方药,就是在真武汤的基础上,加入巴戟天、僵蚕、钩藤、泽泻、怀牛膝、赤芍、夏枯草、肉桂。

这里头,巴戟天、怀牛膝、肉桂增进温补阳气之能,夏枯草、僵蚕、钩藤止眩晕。泽泻配合白术和茯苓来利水健脾。赤芍活血化瘀。

其实,用温阳的办法治疗高血压头晕迷糊,这个做法早就有。人家张仲景在经文里早就说,真武汤能治“头眩”。可见,这不是一个新鲜的想法,而是遵古人之意的现代实践。

所以你看,这个中医治病,是不是挺有意思的?有些事,就是这样,看似如雾里观花,实际上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了。

其实啊,现实生活中,肾阳不足型高血压证属,有很多。

尤其是老年人,到了一定时候,在高血压的同时,伴随肾阳虚的问题,而且怎么吃降压药都无济于事。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一下古人、经方里头的思路。

总之,阳气少了,血压反倒容易高了。这里头看似有些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却是客观存在的。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大家体会、学习、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