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例黑色素瘤术后点晕状肺转移变化并文献学习

 忘仔忘仔 2022-01-27

    临床病史:男,2019年07月肿瘤门诊患者,左肩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6个月复查,左肩部见手术瘢痕,颈部及腋窝淋巴结未扪及。

上2图:2019.07.24胸部CT平扫示两肺散在见几枚实性小结节伴磨玻璃晕。

上2图:2020.04.16胸部CT平扫示较前片磨玻璃晕结节增大。

上4图:2020.07.10胸部CT平扫较前片原结节持续增大,且肺内散在新发几枚微小实性结节,部分伴磨玻璃晕。

上4幅图:2020.11.25胸部CT平扫示两肺散在数枚结节伴磨玻璃晕,部分位于胸膜处,较前片又新发结节。







  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1],由异常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皮肤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痣的形态和颜色改变,容易发生侵袭转移,可发生骨转移、肺转移等[2]。

  肺原发性黑色素瘤极少见。本例为皮肤黑色素瘤肺转移。黑色素瘤有良、恶性之分。英国Crofton将其归入恶性肿瘤。肺转移性肿瘤多发生在原发肿瘤发现后2年内, 偶尔有5~10年后发生的病例。

  晕征定义为围绕肺结节周围的磨玻璃密度区域。表现为晕征的肺转移结节主要见于血管丰富的肿瘤。

摘自肺部联盟群讨论晕征(不完全疾病谱):

1.肿瘤

血管原发肿瘤:血管肉瘤(右房)、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管内淋巴瘤(大B)

转移瘤:消化生殖系统转移,绒癌、恶黑、肠癌

2.感染

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

病毒:疱疹病毒

结核

3.血管炎

4.寄生虫病

5.PCH/PVOD

肺内结节性转移伴晕征

    肺内转移结节伴晕征的形成机制可能因为新生血管壁脆弱易破裂所致,最常见于血管肉瘤和绒癌。X线表现无特异性,与真菌感染不易鉴别。CT表现为大小不等结节周围伴毛玻璃样密度的“晕”,边缘模糊,提示肿瘤出血可能。本组2例,表现为直径2~6 cm软组织密度结节周围伴毛玻璃影,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后病灶中心高度均匀性强化、CT值增加40~50 HU,周边轻度强化、CT值增加10~15 HU。

    晕征即软组织密度结节周围的磨玻璃影,可全部或部分包围结节。对于转移瘤来说可能代表:瘤周出血,见于原发或继发性出血性肿瘤(以血管肉瘤及绒癌最易,可能系新生血管壁脆弱而易破裂);肿瘤的细胞浸润,即类似细支气管肺泡癌沿完整的肺泡壁向肺内蔓延,表现为含气间隙的病变复查中转移瘤体及晕征均较前大,密度较前高,提示本例晕征可能为肿瘤的细胞浸润可能。本组中诊断为转移性者已除外如细支气管肺泡癌等本身以多结节为表现的原发肿瘤。

   晕征还可见于下述病变并应相鉴别肺结节出血:感染性:曲菌、念珠菌等真菌病,咯血的肺结核等;非感染性:肉芽肿等。肺出血性感染性疾病:嗜酸性肺炎、机化性肺炎、球形肺炎等。

   多种肺原发和转移性疾病,包括血管肉瘤、Kaposi肉瘤、绒毛膜癌和黑色素瘤,均可因其血管丰富而形成出血性肺结节。这些疾病中的出血被认为是:由于新生血管的脆性而致之血栓形成和血管破裂的结果。

作者:刘海玲  滨海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