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饺子

 雨萌小站 2022-02-11

Feb.

11.2022

对于美食的热爱,近几年已从街边摊回归到家里的小灶台,口味也不再迷恋高档饭店的复杂调味,返璞归真,反而更留恋小时候味蕾绽放的味道,尤其是和家人一起相处的时候,停杯投箸总因熟悉的滋味,似乎走过了人间烟柳的古楼长街,最能挽留口舌的还是家乡小巷。

今年过年,一家三口又有机会坐在一起包饺子了。说起饺子,或许在很多人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喜欢的味道,这种带着节日氛围的美食,尤其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更是显赫异常,每每提及,总是万家灯火擀做皮,家长里短碾为馅,至亲至爱围坐一团,远方云雨皆倾覆,膝下承欢簇拥忙的景象。这种带着特别意味的食物,不仅每家每户都有独特的风味,更重要的是,它能承载万家万户的团聚之欢,因此也有了特别的情意。

记忆里,我包饺子是和奶奶学的,她特别爱干净,每次做面食都会百般清理自己的双手,还提醒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人都注意卫生。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应用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一点不假,爷爷擀皮,奶奶包馅,这是他们应对生活百般滋味的常态。爷爷只要洗了手,就不再碰其他的东西了,围着面板转的时候,谨慎程度不亚于做外科手术的主刀大夫。奶奶包饺子很快,左手拿皮,右手捏馅,左边捏三下,右边捏三下,攥在手里一压边儿,一个元宝似的小饺子就诞生了。

姥姥家包饺子也有特点,不像奶奶习惯自己揪剂子,姥姥有一套切剂子的妙招,又快又均匀,小剂子滚上薄面粉,不用揉团就能轻松按成圆圆的面饼。后来我们一家三口在家自己包饺子时,也是和长辈们学习,男女搭配,有条不紊。爸爸和面总是习惯性地和得很软,他说奶奶家的面皮总是很硬,容易存放可是不好擀,现在轮到他掌握主导权了,他非得把面和得软软的才舒服。等面和馅都准备妥当了,我和妈妈就开始包饺子,爸爸擀皮,他干活很细,也很慢,常常供不上我俩的速度,于是我有时候就从一线退下来,帮他按面饼,妈妈说我霍霍面,可爸爸却夸我按得好,帮他省了不少力气。爸爸刚开始擀饺子皮时发挥不稳定,有时候圆,有时候方,有时候还是个三角形,可无论什么形状,到妈妈手里都会出落成饱满的元宝饺子,这让我和爸爸都觉得神奇。

今年,虽然大家为了照顾宝宝都很忙碌,分工也很明晰,可我还是尽量凑齐了从前的阵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帮爸爸按面饼,帮妈妈包馅儿,不光是为了迎合过节的气氛,更是为了给这份美食多一些亲情的味道。或许外面的饺子有龙虾馅儿,有老汤煮,有天南海北的厨子精益求精的烹煮,可没有了一家人参与其中的热忱和欢笑,也缺少了饺子最浓情的味道。

我也吃过外面的饺子,也和外人一起包过饺子,尽管那些饺子依然出自我手,可煮出来也不是家里的味道。后来我想,很难再遇见和我家一样珍视饺子的人了,每一个步骤都格外仔细,每一次停顿都带着期许,面板上揉搓按压仿佛经营着一片宽阔且肥沃的土地,等待四季骤然收获的心情,顺着饺子的纹路流淌着,汇聚成生命这条茫茫大河。

有人说,生活是柴米油盐的琐碎小事,可我却将这些小事视为快乐的源泉,我不觉得那些急匆匆将饺子下锅的家庭会收获怎样额外的利益,我只知道精心对待每一次菜肴的制作,都会获得当下的满足与惬意。正如我们对待饺子的这份精心与爱护,就像对待家庭一样真心实意地付出,捏紧每一个裂口,温暖每一颗心灵,才能在饺子出锅时使一家人紧紧相依。这就是我最向往的美食,最难以割舍的舌尖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