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第580篇】只要走进校园,就会腿肚子打颤。

 心理师小鱼儿 2022-02-18


据报道,山东某高校期末考试一道试题是:

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考题一披露,网友直呼“神题”。这摆明了是要考生互相揭发检举。

出题者辩解说,这是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60度绩效考核”中的“同事互相评价”。但是出这样的题,未免把经念歪了。

学生翘课多少,自由学校纪律管束;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考试成绩评定。我不赞成学生之间暗地里互相“揭发”。这种不确定性,会使人处于恐惧和焦虑的状态中。

由此,想到一段往事。

2008年,我做班主任的那一年,班级有个学生叫阿杰。聪明伶俐,却也非常的调皮。

应该属于少年早慧的那一种。会背若干首古诗,课堂上,我只要随便说出哪一首诗的上半句,他是能够接出下半句的唯一学生。我非常看好他。

但是第一年做班主任,一点经验也没有。遇到智商高却又特别顽劣的小孩,我是一筹莫展。上课乱动,课间打闹,操场追逐,仿佛永远有使不完的精力。

任课老师只要提起他都会头疼,隔三差五我就会收到各种举报。于是,我决定整治他。试过若干种办法,都不见效果。黔驴之穷,想到当时流行的班级日志。

于是,邀请值日班干,将阿杰同学从进入班级以来,每天在班级日志上的光荣事迹,全部按照日期整理好,足足搜罗了11页纸关于阿杰扰乱班级纪律的材料。

然后将整理好的材料,利用一个家校活动日,单独留下阿杰的父亲,将练习簿交给他。这件事之后,阿杰表现出奇的好。我还曾经洋洋得意过。

初二的时候,阿杰不在我的班级,后来听说他的父亲因为阿杰不听话,有一晚喝多了酒,出了意外,四十岁不到就走了。阿杰那年初三,很快辍学。据说还染了黄头发,做了小混混。

我至今还记得与他父亲见过的最后一面。那时,我已经不做班主任,在校园里遇到阿杰父亲,聊起阿杰,其父显得非常痛心,对阿杰的教育也是无能为力。四十不到就双鬓斑白。

倘若当初,我们能够对阿杰宽容些,或许阿杰的命运会发生改变。

但我们都太急于求成。老师自然更加喜欢乖巧听话不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当然更喜欢自己的小孩比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

十年了,阿杰现在是什么样我已经无从知道。只知道当初和他同桌的某小孩已经读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而且还有了女友。

前段时间,班级出现因同学举报违纪行为,被举报的小孩最后不肯来读书的事情。我很难过。要知道那个孩子,和我感情不错。已经有一段时间待在家里,我和她聊天,她终于许诺来上课。

上课没几天,就出现了被学生举报违纪的事。然后,满怀愤怒的小孩再也不来了。我很无语。自从十年前发生阿杰的事情,我就再也没有允许学生揭发检举过任何一个孩子。

几个月前,足球班发生过一件事。

有学生在上学路上大声喧哗违犯校纪。班主任责令班长举报。班长死活不说,最后好像班主任批评了班长。班长很受委屈。正好是我的语文课。

我安慰了班长。足球班的学生,一定要向我讨个说法。

我只好实话实说,假如是我,我也不会出卖你们。但我不出卖,并不代表我就默许你们的违纪行为。相反的,那几个违纪的学生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而不应该让班长替你们背黑锅。

后来,有一次发生了在校园商店买零食的违纪事件。年级主任来班级调查。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承担责任。年级主任只好喊走了他看到的那名学生。

我于是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做了一个课前心理辅导。几个学生听完之后,就主动去找年级主任承认了错误。事情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我以为他们会吃一堑长一智,但这帮小子,远远不是这样。

又一次我上课,发现他们几个在搜索盐城市教育局的电话号码。我很奇怪,这群小孩到底想要干嘛?一开始还沉住气,统一口径都不肯说。

后来一个孩子与我关系不错,悄悄告诉我想要打举报电话。我一听,忍不住笑了。多大的事,犯得着要打举报电话。好像是损坏公物要他们赔偿的事。

我请他们告知班主任,具体事情写个材料就好,学校绝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学生。

我敲着戒尺,反复强调:

遇事要冷静,不要动辄就举报。你们是要做大事的人,切不可在小事上计较。不要把精力浪费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有点时间还不如切磋切磋怎样踢好中国的足球。

比起常规班级的学生,足球班的孩子更显得单纯而不世故。他们绝不会出现互相揭发检举的事情。遇到事,能够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这也是我一直喜欢他们的原因。

因材施教,宽容地善待每一名学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恪守的教学准则。假如学校为了所谓的纪律维护,不计后果地培养出喜欢揭发举报的孩子。这样的结果很可怕。

我记得前几年,学校前领导经常在会上说:我知道哪些老师喜欢在背后议论人,说领导坏话,你在哪个办公室,说的哪些话,我都知道。

最后,搞得人人自危。以为每一个办公室都被安插了一个间谍。于是同事间互相怀疑互相打趣,好好的一个单位被搞得危机四伏。

一个年轻的老师和我说起,只要走进校园,就会腿肚子打颤。后来,这位年轻的老师考到苏南去了。我希望他在那里,能够如鱼得水,活得自在通透。

学校这样的单位,不应该是培养举报者的单位。

一个经常有人“打小报告”的班级,一个经常有人告密的单位,气氛一定紧张不安,同学间,师生间,同事间一定疏远而戒备。学生时代播下的不信任的种子,会影响他的一生。

告密成风的社会,是人人自危的社会。告密,使人与人之间失去基本信任,甚至互相侵害,冲击人们的价值判断,毁掉社会的道德基础。

不告密不揭发,与其是一种可贵品质,不如说一条道德底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