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又缺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以“小人物,大品质”为主题,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其中蕴含的博大感情,从而陶冶他们自己的情操。 《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阿长,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偏重情感;《老王》叙写了作者与车夫的交往,表现出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关怀,偏重品行;《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偏重人生目标;《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偏重人生经验。 除了上述3篇课内文章外,还引入另外两篇文章:《穷人》、《一件小事》(鲁迅),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讨论,充分认识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深深打上了社会生活的烙印,也造就了重情、重义、善良、向上、乐观、谦逊的宝贵品质。 (一)单元编排横向看整体联系 本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从整体编排上互相关联、循序渐进、相辅相成 1、从单元之间看联系 单元 | 学习重点 | 第一单元 | 1、人文主题:感受杰出人物非凡气质,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2、阅读方法:⑴ 通览全篇、了解大意,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品味其含义和表达妙处;⑵ 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 第二单元 | 1、人文主题:阅读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阅读方法:⑴ 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引导学生沉浸在作品氛围中,调动其体验与想象;⑵ 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⑶ 学习批注,记下点滴体会。 | 第三单元 | 1、人文主题:阅读“小人物”的故事,了解、理解其平凡与弱点。感受其身上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学生向善、务实、求美; 2、阅读方法:⑴ 注重熟读精思,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⑵ 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指出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 第四单元 | 1、人文主题:阅读展现中华美德的课文,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阅读方法:⑴ 学习略读,观其大略,粗知大意;⑵ 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 第五单元 | 1、人文主题:阅读描写花草树木、山川溪泉的作品,感悟其渗透的情感与哲理; 2、阅读方法:⑴ 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景状物,寄寓情思,抒发感悟;⑵ 运用比较阅读方法,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 第六单元 | 1、人文主题:阅读探险与科幻题材的文章,激发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 2、阅读方法:⑴ 学习浏览:扫视文段,提取主要信息;⑵阅读相关资料,加深理解。 |
从六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来看,第一、二、三、四具有相关性与连续性,从写作方法上看,第一、四单元,重在略读,第二、三单元强调精读;第五单元与第六单元,分别属于不同的内容,阅读方法也不同。 教学安排上,应该将1-4单元进行更大范围的安排,第5单元、第6单元,分别进行教学设计。 六次写作训练:1、写出人物的精神;2、学习抒情;3、抓住细节;4、怎样选材;5、文从字顺;6、语言简明,都强调写作方法,适合精心设计,突破1-3点,不必面面俱到。 2. 从单元内部看联系 课例 | 预习提示与思考探索 | 《阿长与山海经》 | 1、预习提示:阿长有怎样的魅力,学生读书、感受。 2、思考探索:⑴ 写了阿长哪些事,详些什么,略写什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⑵ “写作时的回忆”和“童年的感受”两种不同角度下,作者对阿长印象、情感、态度的变化;⑶ 感悟重点语句的含义; 3、积累拓展:课外阅读绘图版《山海经》。 | 《老王》 | 1、预习提示:作者眼里,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在老王眼里,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2、思考探索:⑴ 结合课文内容,谈整体感受:穷苦、命运、平等、尊重、同情、人道关怀;⑵ 重复出现词句的作用:钱。⑶ 重点段落的品读:老王来送香油鸡蛋;⑷ 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积累拓展: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如何理解? | 《台阶》 | 1、预习提示:(无) 2、阅读提示:⑴如何看待“父亲”形象?如何理解小说的主题;⑵ 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 《卖油翁》 | 1、预习提示:⑴ 读课文,看注解,画出不懂的语句;⑵ 画出描写人物行为、动作的词语 2、思考探索:⑴ 复述课文;⑵ 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3、积累拓展:⑴ 重点文言实词;⑵ 辩证思考:高超的箭法真的等同于往葫芦里灌油?。 |
从“预习提示”与“思考探索”可以看出三个共同点:1、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掌握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详略、细节、叙述的角度;如何理解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主旨;2、重点语句、重复出现语句、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3、对人物形象、重要事件的辩证思考。 (二)单元编排,横向看整体联系,教材编排纵向看内在逻辑(暂略) 基于统编教材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的编排思路和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单元教学要求实现在强化整体性的同时凸显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关 注单元的前沿后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建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四篇文章中的三篇是文学大师的作品,涵义深厚,但文字相对浅易,学生阅读难度不大;但透过平常的文字,体味其背后的深切情感与悲悯情怀,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关键语句,感受其意蕴。 对“小人物”的优点与缺点的归纳与概括,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理解底层“小人物”身上都打上了当时社会生活、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等的烙印,是时代的产物,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