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壁超声观察的意义

 昵称64996952 2022-02-26

        血管壁超声观察的临床意义


(图为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说明动脉斑块的有无)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三层,即内膜、中膜和外膜,高频二维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血管壁的层次结构。声像图上,内膜和外膜均为强回声光带,内外膜之间的低回声暗带为中膜的图像。正常情况下,内膜最薄,光滑平整;外膜稍厚,边缘欠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很清晰;中膜低回声带稍宽,不同的血管壁该层的宽度差别很大。血管壁的运动情况也是重要的观察指标,正常动脉血管壁随心动周期呈规则搏动,弹性良好,动脉硬化时,壁的层次结构消失,呈现不规则增厚,内膜面上凹凸不平,形成大小不等、形态不一斑块回声,根据其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将其回声类型分为以下3型∶①低回声斑块;②等回声斑块;③强回声斑块,伴有许多钙化,产生后方声影。管腔因此而变窄,动脉壁的搏动幅度降低,运动僵硬。

           IMT系指颈动脉内膜管腔面与外膜分界面之间的距离。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