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梳理汗症2——融合

 中医知识圈 2022-03-01
梳理汗证1——立论

如果你深入理解了六经,就可以用六经的框架去思考汗症。梳理后的思路就变成了——六经都有可能出汗。比如,太阳阳气被伤,则会太阳阳虚出汗,用桂枝汤。如果阳虚重,加益气的黄芪,再重加大热的附子。当你这么思考的时候,这些知识就联系起来了。这三个方子再不是零散的状态了,而是存放在“六经—太阳—阳虚”的储备点内的,成为了随时准备临床取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存放的有结构、有联系,临床遇见了相应的情况,就能想得起来。而在脑中零散存放的知识,临床中想不起来。用零散知识建立应答反应的难度极大,因为每一次应答连接都是一对一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建立一次,大量的建立连接,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这种连接,如果不常用,很容易遗忘。而理论框架内的知识彼此联系,临床中应答连接上任何一点,其他的点都能推演出来。于是在建立应答连接上所花的精力就会少很多。所以咱们常说——积累零散知识开始简单,越积累越难;建立框架开始困难,越来越容易。由此得出学习的普遍规律——简单的路越走越难,困难的路越走越简单。

太阳证除了伤阳出汗以外,也能出现太阳热证的出汗。于是学完六经治太阳汗症的方法后,还得再学点温病治汗症的方法。仍然可以用六经的框架解释温病的方法,这样就完成了六经对温病的融合。比如,温病常用桑叶、薄荷、苏叶解表,用六经框架思考就是解太阳。因为你知道太阳的功能就是主表,寒邪可以影响其功能,热邪也可以影响。当太阳被热邪干扰,或闭郁、或过度疏泄,治疗的关键都是散热。由此按六经解构,这三个药就属于太阳证药。当你再遇到太阳热邪的时候,就不必恪守《伤寒论》中麻黄配石膏的用法了。于是在这种点滴的积累中,实际上就是在完善自己的治法体系、理论体系,同时也完成了伤寒和温病的整合。构建体系的核心是理论体系,即对生理和病理的解释方法。

大家的起家学问各有不同,理解问题的角度也各有不同,在整体观中都能有所借鉴。我个人看来最重要的还是方法论,那些纯知识点书上都有。咱们缺的不是这些知识,而是整合这些知识的方法论。

梳理完太阳汗症,再梳理阳明、少阳和三阴的汗症。《伤寒论》上有的梳理完,再梳理《伤寒论》中没有的。这样梳理,显然六经的功能又复习了一遍。这些知识大家自己查,咱们重点讲思路。掌握思路是关键,必须反复练,别无他法。就像理论上你已经知道如何打出完美的一拳,但是真的能打出来和理论之间差的就是反复练习。

汗症用六经梳理一遍,会发现几乎所有经都有可能导致出汗。于是就引出了一个现代人的学习思维——概率。“概率”一词,古人是不用的。但临床中,有些证确实表现为症状的时候,是有一定概率的。比如,桂枝汤证大概率不会出现身疼痛。但临床中我就见过此证有身疼痛的情况。用六经思路怎么解这个问题呢?显然方证肯定不是祖师爷最想表达的东西,只是方证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好理解。其高概率的对应性最容易让后人直接使用。祖师爷写书不可能把所有症状都写出来,只能选择把高概率的症状列举出来。所以《伤寒论》的症状常常可以直接对应方子,于是方证诞生了。但这显然不是祖师爷最想表达的东西,否则《伤寒论》就太浅了。

再比如,所有学医人都会看到:尿黄代表热,尿清代表寒,苔黄代表热,苔白代表寒······这些症状的对应性就是低概率的。如果用这些对应,就无法建立方证学说。因为概率低,照着对应就容易错。

桂枝汤证见到身疼痛,按照方证的思路肯定是,先用桂枝汤解表,再用新加汤解身疼痛。如果能对六经深入思考,显然此证是可以一起解的。这就是概率的对应。桂枝汤证出现身疼痛的概率的是非常小的。而麻黄汤出现身疼痛的概率很大。利用这种高概率的症状组合是可以简单的对出方子的。这就是方证的本质。你理解了这个本质,自然能把自己临床中发现的症状组合,收集进来,同样也能对出方子。这就是你自己创造的方证。实际上方证一代一代的前辈,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拓展着方证的运用。所以学问的积累,一代一代都不容易。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前辈,为后世积累下来的学问,不要轻易的贴标签,认为它不好用遇到问题,多从自己驾驭能力上找原因,才有可能进步。

比如,方证的思维看脏腑学说,就不好用。因为脏腑学说讲了大量低概率的情况,目的是为了说理。直接对应方子,肯定不好用。

方证尚且如此,更何况现在的临床,好多是用方子直接对应西医的病,概率岂不是更低。这条路肯定不好走。但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方子能对应上。比如青蒿素治疟疾。但是在更大的范围里直接对应,是不可能的。

《伤寒论》中祖师爷也讲了一些低概率的症状规律。比如,“或······”这种语境,就是低概率的症状。用这些症状对方证,就不好用。典型的例子是,小柴胡汤证方后的那些“或······”。比如,遇见小便利,或小便不利,怎么能想到小柴胡汤证呢?但是如果出现了小柴胡汤证前面的那些主证规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同时再伴有“小便利或不利”、“大便利或不利”、“咳或不咳”,就可用小柴胡汤治。哪怕是忽略后面这些症状,看到前面那些症状,也可用小柴胡汤。这种思路就是所谓“抓主证”的思路。不用理解次证,找到能对应方子的症状,就用小柴胡汤,这就是方证。但是如果这个小便利或不利,是因为以前有轻微的太阴、少阴病,又得了外感少阳证。本来里的功能就不足,外感又影响了里气,造成了小便利或不利。此时再用小柴胡汤,效果就不一定了,有可能解,有可能不解。

症状能解——是因为少阳解,身体又回到了勉强支持功能的状态。表现在症状上,看似治好了。

症状不解——如果外感使得三阴的功能更虚,随着少阴一解,老毛病彻底展现出来了。表现在症状上,没治好。

这就是方证不灵的时候,也是学习方证势必要经历的困惑。为什么同样是对主证,有的好了,有的没好?这个困惑用方证思路,是理解不了的。此时介于人脑的惯性思维,一定得再提醒大家不要得出一个结论——方证不好用。而是要试着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对方证的驾驭出问题了。这才是整体观中医最想要传达的意思。

咱们中医治病,永远是以偏治偏,见寒用热,见热用寒,见淤用通,通的太过再使其稳定。方法都是偏的,就容易把思想带“偏”。以偏治偏,用什么驾驭“偏”呢?驾驭“偏”的就是“中”。这是反人性的,因为人性就是不断偏颇的。所以自古以来中医真正的大家,哪个朝代都很少。即便如此,咱们至少知道了方向在哪,可以照着“中”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调整。注意还不能因为努力,积累太多的疲劳,否则又偏了。由此,咱们也能理解,过去、包括现在、乃至未来为何会有那么多中医流派之争。其实流派之间的相互批判会造成什么结果呢?最大的结果是给咱们后人带来学习的困难。基于这个原因,咱们选择了学术融合之路。咱们的心态是——诸位前辈别吵了,至少到咱们这,诸位前辈不用吵了。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想想同学审核校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