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第24讲【公孙丑章句上】(1)

 启明书院_元默 2022-03-09

承前启后,明德亲民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 | 涣朴老师

内容简要:

公孙丑是孟子的高徒,他跟随了孟子很多年。

有一次,孟子在齐国得到了国君的赏识,被封了官职。

 公孙丑问曰:“父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夫子,现在你在齐国做了官,以前管仲和晏子立下来的功劳,应该要轮到你来建立了。

可能以后别人提起齐国就会讲齐桓公的时候有管仲,齐景公的时候有晏子,到了现在齐宣王的时候就有您孟子了,你们三个会相提并论。

公孙丑本来是想让老师开心一下,可是孟子何许人也?他很会借助机会教育一下学生。

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孟子说,公孙丑,你果然是齐国人,只知道管仲和晏子。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你可曾听过曾参,曾参的儿子曾西,曾经有人问他:你的父亲和子路哪一个更加有贤德一点?

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曾西听到别人这么问他,马上正色回答道,你这是什么话?子路先贤是我父亲非常敬重的人。

因为子路和曾子虽然同为孔子的学生,但是子路比曾子大了有30岁左右,所以实际上子路和曾子的父亲是同一个辈份的。

因为曾子的父亲也跟孔子学习,曾子对子路是很尊敬的。子路确实在孔子的学生当中,学问也学得很好,并且是从一个莽夫学成一个谦谦君子,胸中有韬略,是很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别人又问曾西,你父亲和管仲比起来谁更有贤德一点?

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尔何曾比予于是!’

曾西说,你怎么能够拿我的父亲跟管仲相提并论,管仲这个人有贤德吗?他在国相的位置四十多年,齐桓公对他言听计从,可是他为齐国到底创下什么样的功业?

春秋五霸的第一霸是一个虚名,齐国到底得到了怎样的提升?

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齐桓公还没有去世,他的儿子就已经为了争夺王位,打得你死我活,最后连自己的老父亲去世都不知道,齐桓公的尸体在皇宫放了70多天,等到臭味熏到大家,才想起来齐桓公是不是死了,结果整个尸体都已经腐烂了。

除了春秋五霸名声之外,在齐桓公之后的将近100年齐国是非常混乱的。

所以曾西说,管仲在国相的位置上这么久,国君对他这么信任,但是他所取得的功业是很小的,你怎么能够拿管仲来跟我父亲比?

我父亲是宗圣,他写的书可以标榜后世,让后人都找到一条至善之路。曾西说这个话的时候,是非常有底气的。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孟子跟公孙丑说,曾西不愿意让管仲和自己的父亲去做对比,难道你觉得我愿意和管仲去做对比吗?我当然也不愿意了。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公孙丑听完,他虽然能够理解一点点,但不能完全明白。他说:老师,管仲让齐国称霸,晏子让齐国国君扬名诸侯。

虽然他们的身后做得不怎么样,可是他们在自己当时也做得很好了,难道还不够吗?意思是老师你也太挑剔了吧。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孟子说,真不是我挑剔,以齐国当时的实力要称王易如反掌。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 王不足法与?”

公孙丑说,老师您这么讲,弟子就真的很疑惑了,周文王的德行算高了,可是他也没有能够统一天下,还是在他百年之后有武王周公才统一了天下。

按照您这么讲的话,文王的功业也不大,难道文王的行为也不足以取法吗?

文王何可当也?由汤于至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孟子说,文王当时处于什么样子的历史背景,齐国又处于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这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你得把他们放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够加以比较。

好比同样跑100米,一个人在平地上跑,一个人在上坡路上跑,他们的成绩不能放在同一个水平去比,平地上跑的10秒,可能和上坡路上跑的15秒差不多。

从商汤到武丁之间,有作为的贤德之君只有六七个,天底下的人奉殷商为正朔已经很久了,所以民心是归殷的,时间一长就不太容易改变。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武丁治理国家是非常娴熟的,他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 、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而商纣王距离武丁的时间并不算太久,那些旧的风俗好的政策也都还存在。

就像一辆马车,它的各个部位都很好,马也很好,老马识途。这时候就算驾车的是个新手,也能让这个车继续往前开。

况且当时又有微子、比干、箕子这些贤德之人在辅佐,一个好汉三个帮,商纣王上面祖辈留下来的基础那么好,身边有一大群的贤德之人相辅佐,他当然高枕无忧。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所以文王当时想去撼动他还是很难的,叫气数未尽,时机并不成熟,所以等到后来慢慢的他失去民心了。

而周朝这边又慢慢的让大家都产生信心了,这此消彼长之间攻守之势才发生了转变。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

所以孟子说,文王当时不能够取得天下,不是文王的德行不够,而是时机未到,人的能力再强,强不过时运,天时不到,没办法。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者也,而齐有其地矣;

但是齐国就不一样了,齐国的地盘有千里之大,文王当时只有50里的地盘,所以时机不一样,基础也不一样。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孟子说,现在天下的那些诸侯王,一个一个残暴血性,而周天子实际上已经很没有影响力了。

这个时候天下时局混乱,礼崩乐坏,以齐国的国富民强,地方又大,你要想去称王,要做一个王者,那是很容易的。

因为百姓都盼望着一个王者出现,盼望着有一个人可以拯救他们出水火。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所以孟子说,饥饿的人会想到要食物,口渴的人,想到要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渴望仁政,这就是一个吸引力法则。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我们说筑巢引凤,你把自己的地盘,把自己的政策先弄好,慢慢的人就过来了,而且会一下子吸引很多人过来。

能否聚人才,是考量一个国家为政的重要指标。

孟子说,这样一对比,你就不觉得文王不好了,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管仲、晏子的功绩小,他们假如用仁政用礼制,完全可以称王于天下。

因为在齐桓公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现像秦楚这样的超级大国,所以不像战国七雄的时候,这些国家通过吞并已经成了很多超级大国,想再去抗衡是比较难的。

所以后来才有秦朝用的合纵连横这些方法,把他们各个击破,用很多的计谋。

孟子的分析是正确的,他最后讲的核心是:管仲用的还是一些怎样富国强兵的方法,没有用一个王者之心保天下的做法,你成为了五霸,但是留下很多的后遗症,也失去了一个称王最好的机会。

所以孟子借着跟他的学生讲,你不可以跟管仲相提并论这个契机,来阐述了一下王政和霸政基础的不一样。

我们从中也能够大概的去揣摩一下孟子所阐述的这种天时、仁爱之心,王政、霸政等等之间的区别,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点。

经典原文:

公孙丑问曰:“父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于至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 、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涣朴老师

返朴归真 

涣若冰释

矢志知行合一

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

最本真的生命力量!

主讲系列课程:

传统文化与家道建设(并实施)

儒家仁政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并实施)

END

国学精华,欢迎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