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23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3-10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这一条我们先顺文演绎,说说字面意思,然后再讲讲两种证候的对比。

病家得太阳病已经十多天了,这时候应该由表证逐渐变为里证了,因此称为“过经”,也就是已经经过表证的阶段了,这时候病家表现出来的情况是胃脘部不舒服,觉得那个位置堵塞,并且还老想呕吐,同时胸膛觉得疼痛,大便是不成形的,肚子还微微有些胀满,同时还有心烦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些病症之前,病家经过了比较严重的吐、泻的误治,那么这时候就要采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了,如果没有这些表现,那就不能用调胃承气汤。

病家表现出来的病症有想要呕吐、胸膛疼、大便不成形,这不属于柴胡汤证,因为呕吐,所以知道之前是经过比较严重的吐、泻的误治。

猛地一看这条没有头绪,原文也是絮絮叨叨的,实际是分享了两个情况:一是调胃承气汤的辨证,一是调胃承气汤跟柴胡汤的辨别。

得太阳病十多天了,按照常理而言会变成了里证,也就是阳明病,接诊的医生或者是病家自己就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就认为是里证了,所以就使用了非常剧烈的吐、泻治疗,使用这种方法之后,病家就有了新的病症:因为极吐,所以胃气上逆,因此就出现了胃脘部堵塞、想要呕吐,胃气上逆之后气机瘀滞在胸中,因此会有胸中痛、心烦;因为极下,所以大便不成形,中气受损,所以腹微满。

此时可以使用小剂量的调胃承气汤,把上逆的胃气收降下来,此时虽然有大便不成形,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胃气收降下来之后,中气充足了,大便不成形的情况也会好转,临床上碰到这种情况摸脉的话,脉象一般是有力不虚的。

仲师紧跟着又说了一句“若不尔者,不可与”,也就是病家极吐极下之后,可能出现的病症非常多,没有前面说的“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这些情况,那就不可以使用调味承气汤,如果出现了手脚逆冷、腹部胀满、呕吐、腹泻特别严重、脉沉弱无力,那就得考虑用四逆汤了。我们在临床上治疗始终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跟着仲师又比较了一下调胃承气汤跟柴胡汤。柴胡汤证的话也会出现呕、胸中痛、大便不成形的情况,但是柴胡出现的呕是“喜呕”,也就是病家喜欢呕吐,呕完之后,病症是减轻的,这是因为通过呕可以把少阳郁滞的气机通开,因此病症就减轻了;而本条调味承气汤的这个呕是因为胃脘部确实有东西阻碍,越呕病症越严重。这就是两个方证的对比,因此仲师就说“以呕故知极吐下也”——因为这种呕吐,所以确定这是极吐下而导致的调胃承气汤证。因此,在临床上我们碰到呕就要分析一下,是“心烦喜呕”的柴胡汤证,还是“心下温温欲吐”的调胃承气汤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