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遇到空难时,航空公司为啥愿赔偿上百亿,也不让乘客跳伞逃生?

 喵妹说说 2022-03-11

看过电影《中国机长》的朋友,肯定会被张涵予饰演的机长角色所震撼。在飞机驾驶舱挡风玻璃脱落之际,机长顶着重重困难,完成了安全备降,所有人员相安无事。其实,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这是根据真实事例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改编的。现实生活中机长刘传健,的确在艰难的高空驾驶环境中,成功完成了备降。

其实,历史上的空难事故有很多,但并非每一次都能得到平安解决。那么,既然飞机遇难时早晚都要坠毁,让乘客跳伞逃生,不是更能增加生还几率吗?其实,航空公司并非不懂这样的处置措施。

比如说大型轮船在航行时,会带上救生艇和救生衣。如果船只沉没,船上的乘客可以穿着救生衣和救生艇等待救援。但是让飞机上的乘客跳伞,是航空公司绝对不会做的事情,你知道原因吗?

首先,跳伞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虽然很多景区都增设了跳伞体验,但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这些跳伞体验,不仅事先要由工作人员交代各种安全事项,跳伞时还会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陪同,并不会让游客单独体验。

这说明了跳伞具有一定的危险,没有专业人员的陪同,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而飞机遇到空难时,乘客们一定是焦急无助的,在这样的情绪下让他们跳伞,很可能因为情绪失误而影响操控,导致生还的可能性为零。

其次,机组人员在上岗时,都会经过严格的考核与培训。飞机在驾驶中遇到故障时,机组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抚乘客的情绪,防止乘客在极度恐慌之下,做出什么危险的举动。如果贸然让乘客跳伞降落,是机组人员对乘客不负责任的表现,会让他人对航空公司的品牌信誉产生严重怀疑。因此,不让乘客跳伞,其实也是航空公司严格要求的。

很多人不知道,如果遇到空难,航空公司是一定要给家属巨额赔偿金的,一般整个客机,赔款都高达几十亿到上百亿。因此,航空公司比任何人都要在意乘客的安全问题,他们的方案,一定是最利于乘客的安全的。

虽然跳伞这个方法听起来很有效,但是高空环境中的危险,其实比遇难飞机还要可怕。稀薄的空气和高压环境,会严重影响跳伞者的身心状态。也许在未来,飞机的各种安全措施会得到提升,乘客们无须再担心这个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