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读论语.八佾08绘事后素

 柠檬树下的思考 2022-03-14

0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孔门中文学水平比较高的,这里他找孔子问了一个关于《诗经》的问题,在《卫风.硕人》中的一段描写庄姜美貌的,整段话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们看,这整段话写的很简洁,但是表现出来的形象却很绚丽,所以子夏用了“素衣绚兮”,并接着为“何为也”,这是为什么(用很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这么么绚丽的图案)呢?

孔子告诉他说绘事后素”,就跟中国的仕女画,一张白纸上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令人无数遐想的美女,那这美丽的意境源自于哪里呢?就是背景的“留白”,这是美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独到的技巧,在书法中,素有“计白当黑”一说,意指有墨的地方是字,无墨的地方也是字。以墨书写的字,留下明确的所指;以空白书写的“字”则使人感受到更为深远的意蕴。当然如今这种“留白”的艺术表现方式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艺术领域,现代简约主义的“Less is more”思想不也是“绘事后素”吗?

不过子夏将孔子的话延伸到了个人修养和社会文化方面,任何优美的文字、书画艺术表现都是依托于干净、纯洁的背景,而「礼」是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是礼后的内在情操,那这种情操是什么?子夏没说,孔子没说,不过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应该是完美的答案,他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只有将内在的善和外在的礼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风,才会达到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所以曾子在《大学》中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