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关于“生气”伤肝的论述

 江夏心学 2022-03-16

2022-3-16摘于360馆 智慧洲豪平台《黄帝外经:顺应春天,向阳而生,养心护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逆,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喜怒不节,则伤脏。”


都是在说,情绪失常失和、过激 、过度,终会转化为致病因素,导致种种疾病。

这里的养心,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心脏,还包括人的情绪、心境的控制。中医认为春季主木,肝火旺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脾气大容易发火。


人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


我国医学界也有人曾调查过40O名肝癌患者,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发脾气,经常生气。生气大怒时,肝脏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减缓,从而加重肝排毒净化的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