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梵大师惟净--聪明且不迷信的和尚

 新用户3536Meiv 2022-03-17

惟净是北宋译经大师,俗姓李,南唐后主李煜的侄子。他卓有才华,七岁就能诵法华经,十五岁就出家,通达瑜伽秘密教、五竺国梵语、真言秘印,深究维摩、般若心经......等等。这个人很有南唐李煜一家子的聪慧天性,确实才华超绝,不然朝廷也不会请他译经。

他任鸿胪寺少卿时,朝廷即将精减朝廷各机构的开支。他想,到时候大臣们一定会建议把译经给停下来,朝议时绝对逃不过,不如我事先向皇帝奏闻。

于是他就上朝向皇帝请求:“我们现在译经已经够多了,而且国家还扩建了那么大的译园,每到节日西域各国都要向我们进贡佛经,现在翻译的新旧佛经典籍已经有一万多卷了,堆满了好多房子,佛经已经够多了。何况鸿胪寺的设立只是浪费朝廷钱粮俸禄,养一伙不事生产的人而已。所以请求把译经工作作废算了!”

宋仁宗不知是计,开口就说道:“对佛的崇奉如此重要,怎能废止这个事?远方送来的财宝典籍都有异域文字和文化,你可不能图轻松想推脱这项工作,要给我继续做下去!”

没多久,果然中丞孔道辅要求废止译经,宋仁宗就取出惟净大师的奏表给他看,说人家自己主动要求撤除译经了,我没允许,这事儿你也别说了。于是译经事业得以延续。

景灵宫有工人锯木料,锯开后,里面有虫蛀形成的“文字”,老长的一排,看上去很像梵文。大家都觉得这可能是天降祥瑞,预兆吾皇和朝廷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官员们赶紧拿给仁宗皇帝看,仁宗看了个不明所以,就说拿给惟净翻译,他最懂梵语。

如是都知罗崇勋、译经润文使夏英公拿着皇帝圣旨到了译经院,特意下诏开堂导译,就是译一段佛经。惟净大师点燃天香,也就是非常芬芳的香柱主持翻译,思考了十来分钟,他才说:“这个不是五竺文字,不能翻译。”言下之意这是虫子乱咬一气的东西,哪是什么祥瑞文字?

听了这话,旁边的宦官恼羞成怒地说:“你可要深刻领悟领导意图,如果翻译成为吉祥的文字,会给你们好多好处!”夏英公也在旁边劝说,你就装模作样译出来吧,到时候人人有好处,岂不美哉?

惟净一点也不鸟他们,说:“我幸好还认得几个梵文,如果这一行东西真是梵文勉强可以译出来,倒也是我佛门的荣耀。可这虫子咬的纹路硬说成是祥瑞之文,恐怕以后真相暴露, 我们这些造假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两人和宦官没办法,只好回到皇宫向仁宗汇报,说那玩意啥也不是!

经鸿胪少卿、光梵大师惟净,江南李王从谦子也。通敏有先识,解五竺国梵语。庆历中,朝廷百度例务减省。净知言者必废译经,不若预奏乞罢之:“臣闻在国之初,大建译园,逐年圣节,西域进经,合今新旧何啻万轴,盈涵溢屋,佛语多矣。又况鸿胪之设,虚费禄廪,恩锡用给,率养尸素。欲乞罢废。”仁宗曰:“三圣崇奉,朕乌敢罢且又賝贡所籍名件,皆异域文字,非鸿胪安辨”因不允。未几,孔中丞道辅果乞废罢,上因出净疏示之方已。景祐中,景灵宫锯佣解木,木既分,中有虫镂文数十字,如梵书旁行(户郎反)之状,因进呈。仁宗遣都知罗崇勋、译经润文使夏英公竦诣传法院,特诏开堂导译,(每圣节译经,则谓之“开堂”)冀得祥异之语以忏国。独净焚天香导译,逾刻方曰:“五竺无此字,不通辨译。”左珰恚曰:“请大师且领圣意,若稍成文,译馆恩例不浅。”而英公亦以此意讽之。净曰:“某等幸若蠹文稍可笺辨,诚教门之殊光。恐异日彰谬妄之迹,虽万死何补”二官竟不能屈,遂与奏称非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