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仲不修身正己,却被孔子评为仁者,原来担当是第一位的

 新用户3536Meiv 2022-03-19
管仲不修身正己,却被孔子评为仁者,原来担当是第一位的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 [1-2] 。中国古代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

一、 孔子评价管仲,首先在为人处事方面,是个人物,但是器量小。

先看管仲的器量小,这我们可以读《史记》可以感受到。

根据太史公的记载,

“管仲: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敬也。吾尝为鲍叔诛事而更穷,鲍叔不以我为愚,知军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所谓管鲍之交,自古被当作男人间交情的典范传为美谈;但问题是,在这种交情中,鲍叔牙固然属于难能可贵之列,管仲恐怕就迹近无赖ー一凭什么你就这么吃定鲍叔牙了?在现实生活中,估计没有人愿意交管仲这样的朋友,所以,孔子一针见血地评价:

“管仲之器小哉”,但是是个人物——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读音pián yì)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宪问》)

有人请孔子评论管仲,孔子说:真是个人物啊!他拥夺了伯氏“骈”这个有着三百户人口的采邑,害得伯氏生活贫困,居然到死也没说过管仲的坏话。

“人也”!这是一个人物啊,

从常理而论,一个家族由贫入富易、由贵入贱难,从“骈邑三百”跌落到饭疏食”,这里面有多少不堪忍受之劣变,有多少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这家人,却对管仲“没齿,无怨言”。由此可知,无论这背后又发生了怎样不为人知的事情,管仲都是一个沉甸甸的人物。

管仲是个人物,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二、孔子评价管仲,管仲算是个仁者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カ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读,而莫之知也。(《宪问》)

管仲不修身正己,却被孔子评为仁者,原来担当是第一位的

子路说:桓公与其兄公子纠争位获胜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自杀殉主,同为公子纠师傅的管仲却不肯以身殉主,子路问孔子:这样的人谈不上“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领导诸侯之间的同盟,消弭了战祸,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仁”!这就是“仁”!

子贡问道:管仲非仁者也?管仲恐怕算不上“仁者”吧?

不仅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肯殉主,而且还违背了忠臣不事二主之古训,做了桓公的大臣。

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举匡定天下的大局,老百姓到今天还蒙受着他的恩泽。如果没有管仲,华夏民族就会灭亡,我今天的样子)就是披散着头发、穿着衣襟开在左边的衣服了。他怎么可以像庸夫愚妇那样恪守着居家过日子的小节小信,辅佐的主子被杀了,就逃到山沟沟里自杀殉主,这样的话,他后来那些挽狂澜于既倒的历史伟业也就不存在,不为人所知了。

孔子居然以“仁”称许管仲,这让众弟子瞠目结舌。所以子贡回应以“管仲非仁者与”。但是孔子坚定地认为,管仲在华夏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恩泽绵延华夏子孙者无穷,功莫大焉与“平天下”者齐,当然担得起这个“仁”字

三、管仲的“仁”,与他“人也”“器小“不相称

那究竟是谁?博施于民而能济从,就是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雍也》)

子贡问:假如有一个人,其恩泽惠及天下老百姓、扶危济困于民众,这个人怎么样?担得起“仁”字吗?孔子说:何止是“仁”,那一定是“圣”了!(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而言,大概连尧舜都有所不足

“仁”的归宿和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天下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而且,这个目标不可穷尽,好日子还有待更好,脱贫攻坚、扶危济困更是永无松解之时,连传说中的“圣人”尧舜也没有做得很好呵。那么,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修己于今受其赐”当然担得起“仁”。

四、管仲虽然是个仁者,但是,这个管仲虽“仁”,却不能像他那样“人也”,也不能像他那样“器小”。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矣”。今天我们超越管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让天下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是要放在我们心灵首要的位置。

“修己”不是目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才是目的,管仲之不“修己”固然可鄙,但是他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就足以担得起这个“仁”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