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坑酸菜”的问题,需要换个角度看

 吃货奶奶 2022-03-20

一棵小小酸菜,经历了最不平凡的一年……

前有9.9元就包邮的酸菜,在直播间卖了几单以后就被人盯上,直接被索赔1000元,意思很明显就是属于三无产品,让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很是受伤……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酸菜又上热搜了,“土坑酸菜”成为多家知名企业的供应来源,“土坑酸菜”被爆出的各种问题不具体赘述,但明显可能集中在卫生这个点上,即是否标准化!

其实我们反过来想一个问题,就像我们从网络中看到的那样,因为“土坑酸菜”被爆后对其行业都带来沉重的打击,有人就质问:几十年几百年都这样,怎么就错了呢?

是啊,几十年几百年都是这样的工艺,怎么突然间就不行了呢?

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土坑酸菜”的存在,从其制备工艺到食用的整个环节,存在于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中,它本身并没有错,吃了这么多年也没出啥问题,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

酸菜,本质上是食品,食品是讲究卫生的,农村老话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当这种区域性的制备方法以一种大范围的公众性食品出现时,就该讲究一个标准化,就该进行改良,就该注重卫生品质。

315晚会爆料的目的,不是打击土坑酸菜这种特定区域的传统工艺,而是引起我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深思,如果能想到土坑酸菜没问题,就更应该想到这一点。

只能说“土坑酸菜”这种制备工艺,没有注意到走出去时如何更好地适应的问题。

土坑制法不是唯一制作酸菜的方法,酸菜也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食品,天南海北的制作方法同样也千差万别。

我比较常见的都是用缸或者类似于缸的大容器,把白菜用温开水烫好以后,再捋顺规整好一棵一棵的放进容器中,接下来会用石头或者其他重物压住,有的为了保持酸菜的酸度,是需要放入一定比例的醋来进行控制的。

我们老家是河北承德市,据我的经验判断,我们这里酸菜的制备工艺可能和东北地区类似,就是用大缸、白菜、石头和水,没有其他任何原料。

方法就是把白菜表层不太好的部分都去掉,漏出的全是干净的叶子和白菜帮,然后放入大锅烧好的水中进行烫制,烫到什么程度呢?用筷子直接一插用一点力气就能穿起,但又不是熟透的状态,可以理解为5分熟的状态。

接着就是把烫好的酸菜码放进大缸中,码放完成以后就开始加凉水,凉水的量要正好没过所有的酸菜,然后再用洗干净的大片石(30-50斤)压住,整个制作过程就算完成了,基本上半个月以后就成了酸菜了。

但整个过程还要注意两个问题,酸菜缸特别怕温度不稳定,尤其是怕突然变热,变热以后酸菜就容易变质腐烂,酸菜缸的味道儿就特别难闻,这个时候的酸菜可能就没法吃了,所以还是要在稳定的相对低温的环境中保存。

其次酸菜的腌制,其实是一个发酵的过程,又因为发酵过程的存在,所以酸菜缸里的水就会产生白色的浮沫,这些浮沫要不定期的清除出去,反正它是最好不要吃的。

再到正式吃腌好的酸菜时,一般切酸菜前会用水洗一下,切好以后再过水用手攥成团挤干水分,这个目的一是减轻一下酸菜的酸度,二是洗掉一些不干净的杂志。

整个制备过程,绝对不会用脚甚至有其他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明显产生,甚至比很多其他食物制作还要卫生一些。

那我们再想想,这样的制作工艺如果大规模的洗商品属性售卖去行不行?或许还真不一定行,其是否能达到一种允许的标准是打着大大的问号的!

因此,土坑酸菜这种区域性的传统手艺存在有着它的合理性,但它面向市场的过程真的任重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