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解读 ||:《山水画的意境》学生看着“头昏脑胀” ?小小一招让学生“神思清明”

 小妖20 2022-03-26

今天在班上上了《山水画的意境》这篇文章,上完之后,让学生立马拆解本单元其他文章,学生笑称,这是“一课三读”。

有所感悟,所以写这篇文章。

《山水画的意境》是文艺评论性的文章,观点性很强,旁征博引,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理解起来有难度。

ps:文艺评论文属于特殊议论文,它既  有普通议论文的论说性,又有文艺评论文的艺术性。

思想性很强的文章,主要是议论文,因为充满思辨性,有些甚至有哲学意味,所以,学生读来,常常觉得“头昏脑胀”。

事实上,之前我对议论文的教学,也充满困惑。学生理解困难,上课很容易便了无生趣。有一年上《敬业与乐业》,忽然上出了味道,感受到了议论文层层阐述,论述严密的逻辑之美。当时写了文章,如何写好议论文(上)如何写好议论文(下)

于是,学生上完《敬业与乐业》就学会了如何写陈述观点类的文章。

言归正传,我如何上《山水画的意境》这篇文章。

图片

  第一步:解决“生僻概念”  

文章中出现了两个概念,一个“意境”,一个“意匠”。

首先让学生迅速地找到原文中,关于“意境”和“意匠”的解释。

原文如下: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后面都有举例论证,这个我们后面再讲。

说白点,意境,就是作者画画,或者写诗,描绘景物的时候,所传递出来的情感。比如,明明诗人就画了春天的鸟儿在枝头歌唱,作为观者,我不仅看到了“草树木,鸟儿歌唱”这个“景”,还看到了大自然的灵动和生机,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这就是这幅画所传递出来的“意境”

“意匠”是加工手段,什么意思呢?你又想要描绘的景,想要抒发的情,需要加工手段,才能落实。你有了食材,知道自己要烹饪出怎样的美味,但是还需要烹饪的技术。

也就是说,意匠是手段,意境是目的;意匠是具体的,意境是抽象的;意匠是实施过程,意境是结果呈现。

图片

  第一步:抓关键句,理清文章之“立骨”  

“立骨”这个说法,是我在知网上一篇论文看到的,我觉得很好,借来课上用。

文章预习里,讲到本文的特点,是:层层阐述、思路清晰。事实上,优秀的议论性文章都有这个特点,我们就来看看,文章如何展现出严谨的逻辑之美,完整的结构层次之美。

文章的关键句很好抓,学生立马就能找出来: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下来,讲了什么是意境;写景是为了写情,中国古诗往往有好的意境。

也就是“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这一层的总起。

意境是什么——是什么。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有意境——为什么。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从“是什么”“为什么”,走向“怎么办”。

也就是文章的思路很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怎么办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第一点,深刻认识对象,第二点,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第三点,是文章最后,意匠。

如何获得意境?你深刻认识了对象(景),你对描写对象有深刻的感情(情),景和情的结合就是意境,也就是,你要描绘什么,你要表达什么,已了然无心,这个时候,还缺啥?缺“意匠”,加工手段,画画如何布局,写诗如何构思,这就是加工手段,是意匠。没有意匠,你的景,你的情,无法展现,也就是原文写的: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现在我们来看,文本的梳理:

是什么:意境的概念

为什么: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怎么办:

1. 深刻认识对象——长期、全面、深入的观察。

2. 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3. 意匠。

这个,就叫文章的“立骨”,当我们抓出来这些关键句,文章的思路、骨架、主干就出来了。

图片


  第三步:观其阐述,理解文章之“丰姿”  

“立骨”出来了,作者如何阐述呢?

同学们可以在每一层的后面,找到举例。

是什么:意境的概念(举例:画花、画鸟)

为什么: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举例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毛主席诗句)

怎么办:

1. 深刻认识对象——长期、全面、深入的观察。(举例::齐白石画虾)

2. 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举例:画、诗;正反论证)

3. 意匠。(举例:齐白石画画、李白写诗)

大家很快就能发现,每一个小观点后面,都有举例论证,或者正反论证,用诗词、绘画等例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读者更好理解。

如果说,左边“树木”颜色的字体,是文章的“立骨”,右边用绿色枝叶的颜色,就是文章的“丰姿”。

这些例子、素材,都是为了阐述每一层的观点服务的。

当一篇文章有了“立骨”,就像一棵树,有了主干;当一篇文章有了“丰姿”,就像一棵树有了丰姿。立骨丰姿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完整的大树。

图片

  总结  

第一步,如果文章中,有难以理解的“生僻概念”,先找出来,读一读。

第二步,抓关键句,找文章的“立骨”,理清文章思路。

第三步,看阐述,找文章的“丰姿”。

之后,就是读论证方式,作者举的这些例子,来更好的理解文章每一层的观点。你学会了吗?

-End-

转载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