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快闪鳝鱼面

 老王的糊涂闲话 2022-03-28

周三接到老友的邀约,他正在制作的电视剧中需要一位北京口音的角色与男主角搭戏。我正好有空,立刻购票前往南京。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六点一刻发车去了现场,是南京市中心的美食街,我扮演的小店老板,铺面斜对面是狮子楼,拐弯不远就是南京的清真老字号,以“美人肝”出名的“马祥兴”。

准备开工

我是卖山楂的小老板

在准备拍摄的时候,和工作人员聊天,被他们发现其实我也是“老剧组”哈哈!现在电视剧都已经使用和电影拍摄一样的摄影机和镜头了,数字化十五年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

拍摄开始,原来主角是张一山,他是主角,按照剧情来我的小店买山楂小吃,对白不多,全景拍完拍近景,正反打,工作人员都很专业,群众演员也很敬业,没有围着明星要合影要签名的,效率很高,很快拍完这一场戏。

听到导演一喊“过”,随即副导演招呼转场。早已守在一边的服装助理和录音助理立刻冲上来,将我身上的围裙、套袖,隐藏麦克风迅速扒下,留下一句“老师辛苦啦!”即刻消失不见。

工作结束,即刻放松,马上去找好吃的,补上没来得及吃的早饭。剧组派车将我送回驻地,我稍事收拾,便出门前往不远处的“鳝鱼王”面馆。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家风评不错的小店。

骑一辆共享单车,经过一座弥散着浓烈五香粉味儿的市场,转过一个路口,就发现了面馆的招牌,停车入内,一位老师傅坐在店堂里的小板凳上,正在划鳝鱼,心中大喜。鳝鱼北方基本上看不到,但在江浙沪的小菜场里,鳝鱼属于必备水产,一个大澡盆里养着活鳝鱼,都把头伸出水面透气,初见甚是惊人。有人购买,摊主立刻用一把牙刷柄磨制的刀将鳝鱼划成客人要求的鳝丝或宽条,这家人晚上就能吃上响油鳝丝或是红烧鳝鱼了。

划鳝鱼的师傅

现场划鳝鱼

这家“鳝鱼王”面馆,有三款面供选择:金陵鳝鱼面、宝应鳝鱼面、生敲鳝鱼面。做法略有不同,金陵鳝鱼面是将鳝鱼条炸过后再入面汤;宝应鳝鱼面是将鳝鱼汆烫而成;生敲鳝鱼面是将鳝鱼活杀去骨后,用木棒在背部依次敲击,使其脊骨脱开,肉质松散,然后入锅油炸后再炖煮。

菜单高悬,简单明了

我点了金陵鳝鱼面,又加了宝应鳝鱼面浇头,心想再加生敲浇头,心想还是算了,吃不了浪费,留着点儿念想,下次还来吃吧。

扫码付钱后,老板娘冲边上一摆头道:“小菜自己拿。”哦!原来勺和筷子是自取,边上有两大盒子咸菜、辣椒,还有切的极细的姜丝,我拿了一个小碟子,每样取了一点儿,发现竟然还有大蒜供客人自取,好吧,老实不客气地抓了三粒带皮蒜瓣儿,回到座位上边等面来边剥蒜。

这时以及近十一点,陆续有客人上门,发现大家都是熟门熟路地拿咸菜、拿蒜,铺开一张餐巾纸,剥蒜!哈哈!大乐!原来“吃面不吃蒜,味道减一半”的信仰,不分南北。

面来了!金陵鳝鱼面是先炸后煮,香而入味,汤面浮着一层黄油,想必是菜籽油炝锅。宝应鳝鱼浇头是汆烫的,弹牙爽滑。面条是典型的南方面,略生,想必北方人不太习惯。面汤很鲜,不咸,所以小咸菜的搭配显得很必要。面碗里有一只荷包蛋,筷子一夹,蛋黄涌出,啊哈,溏心荷包蛋!

金陵鳝鱼面

宝应鳝鱼浇头

咸菜、姜丝和蒜

慢慢吃,头上出汗,身心俱畅。这时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听他们毫不犹疑地点单就知道是老邻居老顾客。店里一只胖胖的柯基犬大概是觉得人多了,慢慢地扭着屁股走出店外,晒太阳去了。我拿起外套准备出门。此时进来一位穿着冲锋衣戴棒球帽的老先生,要打包一碗面,并拿出了自带的餐盒,一边说道:“你们那个屌盒子不行,汤都洒了。我带了饭盒。”

哈哈!虎踞龙盘,秦淮粉黛。

南京,盼下次快些再见!

感谢亚楠小姐、晓峰兄、宇跃兄!

盼江湖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