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解析九味羌活汤

 岐黄之舟 2022-04-04

如果说一个人感冒了,比如说怕冷发烧,而且还不出汗,甚则还有点咳喘,我们把它叫做外感风寒表实证,病位在太阳经,这时候可以用仲景先生的麻黄汤。

如果说一个人有点发烧怕冷,但是身上有汗,干呕且鼻鸣,由于他出汗了,我们把它叫做太阳中风证,这时候可以用桂枝汤。

假如说一个人不仅仅怕冷发烧,而且头也疼,全身骨节也疼,浑身感觉到酸困不舒服,还有点口渴。在这种情况下,麻黄汤和桂枝汤就不再适用。

这种症状就不仅仅是风邪、寒邪所引起的了,在病因上讲还有湿邪。湿性粘滞,湿性不爽,湿为阴邪,易伤阳气。这时候患者所感受到的外邪,我们把它叫做风寒湿邪。加上患者还有点口渴,说明津液被伤,又有热邪作祟。整体的证候就叫做外感风寒湿邪、邪热内蕴证。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分析病机和病因所导致的症状。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它首先侵犯的是人的肌表,由于寒主收引,寒性凝滞,腠理闭合就会出现恶寒、无汗,卫阳之气被郁遏在肌表当中,则表现出发热的现象。

《内经》上有言: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湿为阴邪,与寒邪交错在一起,便导致经脉不通和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则会头身疼痛。浑身肢节酸困。

对于这些症状,当然要发汗祛湿,发表解汗祛风寒之邪,用燥湿的药物祛除湿邪,然后再兼清内热。为什么九味羌活汤能够治疗这些症状,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九味羌活汤出自张元素《此事难知》,方如其名所言,一共有九味药,并且君药是羌活。这里为什么要选羌活为君药呢,因为羌活这味药物气味芳香,辛温发散的力量雄壮,入太阳经,它是治疗太阳经风寒湿邪的要药,可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羌活的性质虽然非常猛烈,但一定得有佐使它的药物。比如说方子里面用了防风,防风这味药物属于风药,在中医的观点里认为风能胜湿,它具有祛风胜湿,能够辅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

同时还用了苍术这一味药物,苍术入太阴经,它可燥湿健脾,辛温散寒,辅佐羌活发散寒邪、湿邪。

方子中用到了细辛,它入少阴经,可以通过祛顽痰、寒湿而止痛,助君臣二药散风寒,通表达里而宣痹。紧接着又用到了川芎,在归经上讲,它既归少阳经又归厥阴经,可以行气血、除头身疼痛,是治疗头痛的要药,更兼有活血之功效。另外方子中加入了白芷这味药物,它入阳明经,既可散风寒又可止疼痛。

细辛、川芎、白芷三药合用散风寒、宣湿痹、行气血、除头身疼痛。

以上所用到的药物都是辛温的,是为了祛除在表的风寒湿邪。但由于患者本身就有内热,所以我们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对它进行佐制。

下面在这个方子中用到了黄芩和生地,黄芩入肺经,清气分之热;生地入血脉,清血分之热。这两味药物不仅针对邪热内蕴而配伍,更关键的是制约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等辛温药物的燥烈之性。

按照《内经》的标准,君一臣二佐五,制之中也,此方为中等方。在此之上,再加上甘草,用以调和诸药的寒、热,散、收之性。

九味羌活汤这个方子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并用,内外兼治,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辛温升散、发散表邪,黄芩、生地寒凉清热,治疗内有邪热。

整体做到了汗而不峻,用寒凉的药制约、缓和辛温药的发汗之性,既可发汗又不至于耗伤正气。又寒而不滞,用辛温的药发散寒湿之邪和寒凉药的凝滞之性,避免寒湿加重病情。

羌活入太阳经,苍术入太阴经,细辛入少阴经,川芎入少阳经、厥阴经,白芷入阳明经,这一个方子药备六经。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在六经之间传变。通治四时,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邪气侵犯不同,需灵活变通,随证加减。

明白了这个方子的配伍特点,在临床使用时可以辩证灵活加减。肢节酸困疼痛严重,在九味羌活汤基础上加独活、威灵仙。若肢节酸困疼痛不严重和湿气不重,可以在九味羌活汤中去掉苍术。

九味羌活汤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