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木堡之变崩溃的开始,是一个被隐瞒的小疏忽

 思明居士 2022-04-06
文章图片1

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土木堡之战就是大明国力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历史的转折点,仁宣之治盛世余辉尚未远去,国力还在蒸蒸日上的王朝却突然遭遇惨败,不仅几十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连皇帝也被敌人俘虏,最后更是兵临城下。

眼看明朝就要步北宋后尘,幸而有于谦于少保挺身而出,救国于危难之中,使得明朝没有变成第二个南宋。

对于土木堡是失败的原因,当然王振这个人占了很大的因素,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做出许多匪夷所思的决定,让人都有点怀疑他是也先派来的卧底,明英宗朱祁镇的草率轻敌也是重要的原因,加上指挥混乱等等,就这样输掉了一场在所有人看来都不会输的战争。

文章图片2

早在明英宗御驾亲征之前,明军就已经在和也先对战的过程中频频失利,大同迎战的明军更是全军覆没,只有主将石亨一人孤身逃回,如此惨败的消息传回北京,引起了明英宗的强烈不满,决定御驾亲征给也先一点教训。

虽然大同守军作战失利,不过明朝花费大力气构建的九边重镇防御体系依旧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虽然无往不利,但是面对这个完备的防御体系,他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结果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这条固若金汤的防线出现了一个很小的纰漏!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个极小的失误,却正是这一点最终导致了整条战线的崩溃。

文章图片3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明英宗带领大军从京城出发,直向大同镇,准备找回场子。

文章图片4

大军先是到达另一个重镇宣府进行修整之后,才继续出发前往大同,宣府的位置对于京师十分重要,这里驻扎的也是战斗力不俗的精锐部队,而当时坐镇宣府的,正是号称正统第一良将的杨洪,他出身军旅,早年随着永乐北伐,表现勇猛,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之后在宣德时期更是自领一军,在边境巡逻作战,到了英宗时期,其威名朝中无人不知。

而在蒙古那边,杨洪的名号同样广为人知,作战勇猛让蒙古人印象深刻,甚至称其为“杨王”,在正统年间杨洪就成为了北疆第一名将。

在杨洪身居高位之后,杨洪的子侄们也开始进入军旅,在宣府镇各级担任要职,杨氏家族的势力牢牢把控着宣府镇,也在此刻到达了巅峰。

此刻皇帝御驾亲征,杨氏家族也不敢怠慢,上下整顿兵马准备粮草,为大军补给,估计杨洪他们还提议宣府军也派点人撑撑场子,但是朱祁镇表示不用不用,我带出来的都是精锐部队,宣府镇事关重大,你们还是好好守家,等着我凯旋归来的消息就行。

于是杨氏家族就目送大军远去了,然后准备把宣府守好就行。

但是朱祁镇带领的亲征大军其实根本就没有准备好,因为他迫不及待的想去干一架,所以不等粮草武器准备充足就出发了,在宣府虽然有补给,但是也只够大军吃两天的。

文章图片5

总之后来的事情嘛,一开始明军能打的,但是大雨倾盆,明英宗又听说也先已经埋伏好了,就准备撤兵,撤离的时候本来走紫荆关更快,但是一说是王振怕大军踩坏庄稼,所以绕远路,走居庸关回去。

到此时也没有任何问题,毕竟就算原路返回,路上也有宣府军接应。不过也先却没有退走,他尾随而来,先是扫清了大同镇周边的据点,也先又派出了一支偏师去袭击宣府镇,宣府大同防御完备,他们打不下来,但是周围那些小据点收拾还是很轻的。

也先的主力在追击明军的时候,他派出的2000偏师在阿刺知院和脱脱不欢的带领下已经直扑宣府了,在宣府北边有两个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叫做独石和马营,这是宣府的北大门,杨洪对这两个位置十分重视,甚至派出了自己的大儿子杨俊驻守马营镇。

文章图片6

结果瓦剌军来后,杨俊一触即溃,马营瞬间被易手,独石镇孤木难支,也很快落入了瓦剌人手里,瓦剌军等于抄了明军的后路,沿线的明军据点宣布陷落,宣府以北已然成为瓦剌人的天下。

然而此时,杨洪虽然到达了明英宗的身边,却隐瞒了瓦剌人已经攻下独石马营的事情,并且断绝了河水,朱祁镇根本就不知道后路要被人包了,依旧按照原计划撤退。

此时的怀来城和桑干河已经被瓦剌军占领,而明军这边朱勇、吴克忠两部所率领的后军与瓦剌主力交手,却最终全军覆没,明军几乎损失了所有的机动力量也就是骑兵。

之后明军面对已经被占据的怀柔城分不清虚实,不敢贸然进入,只能驻扎土木堡,而瓦剌人趁机切断水源,二十万明军缺水多日濒临崩溃,之后也先又假意撤军,在明军取水陷入混乱时发动进攻,最终全面崩溃。

而被给予厚望的杨洪却固守宣府不出,眼睁睁地看着大军全军覆没。

宣府历来被寄予厚望,更是兵强马壮,之后北京保卫战的时候杨洪更是率领两万精锐支援,但是在土木堡战役时,没有任何的支援。

虽然真正的原因还是明英宗的自大冒进导致战败的发生,杨洪的瞒报也在很大程度上让大军错误地估计了当前的形势,最终使得大军被南北夹击。

文章图片7

在也先俘虏了朱祁镇后,试图用朱祁镇叫开宣府的大门,不过杨洪置之不理,因为他知道,一旦瓦剌人进了宣府,那么他们在北方就有了立足的聚点,明朝再想将瓦剌赶出长城势必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之后的北京保卫战里,杨洪率两万精兵前往北京支援,等他到的时候瓦剌人刚好撤退,于是他和其它将领率兵一路追杀,抢回数万被掳走的百姓,斩获瓦剌首领48人,杀敌无数,也算是立了大功,所以他在土木堡之变中护驾不利闭门不出的举动也最终没有受到很严厉的处罚,甚至还获得了爵位。

不过最后,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上位后,开始清算朝臣,杨氏家族也在其中,杨洪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当年怯战最先逃走的杨俊还活着,于是杨俊被剥夺爵位投入狱中最后被杀,杨氏子孙也被流放。

文章图片8

杨洪头顶北疆第一名将,正统第一良将的名号,却在土木堡之战中表现平淡,这背后其实是明朝武将的断层,朱元璋对于功勋集团的大清洗其实带来最直观的表现有两个,第一是靖难时建文帝手中几乎无人可用,第二就是永乐时期他多次北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此刻已经没有大将能担此重任,领兵策马草原,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出马。

杨洪正是朱棣时期被提拔的,与此同时之后的明军将领大部分都是出身卫所,虽然不乏名将,但是相较于开国功勋那种率领十万大军远征草原的壮举,其素质可以说是腰斩也不过分。

杨氏家族镇守一方或许游刃有余,但面临大规模野战的时候还是暴露了自身能力不足的缺陷,这是明朝之后的武将的普遍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