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商代至魏晋的书法墨迹中,窥探笔法的演变过程

 昵称69290948 2022-04-18

研究笔法的演变过程,首先应选择墨迹书法来研究,因为墨迹比铭文刻石更加真实可靠。

在浏览这篇文章之前,请大家先看看这篇文章——以简单易懂的物理学原理,揭秘古人书法论著中神秘的笔法,更有助于大家理解此文所说的“绞转”、“转笔”、“平动”等笔法概念。

商代墨迹

现已知最早的墨迹字迹在商代,从商代开始笔法就已经有了规则的形状,那个时候就有毛笔这一书写工具。下图是珍贵的甲骨文墨迹图片: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从图中可以看出其点画的形状是头尾细、中间粗,而且是渐变的粗细,这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这极有可能是:手持毛笔,以笔杆的某一点为圆心,手腕摆动后,即可形成这种点画,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3

摆动法最大的特征是起笔或者收笔的线条粗细是渐变的,即两头细的特点。

因为这种摆动的写法是最简单的运笔方法,不需要很好的控笔能力,就能写出这样平滑的线条。而平动加提按的写法是很考验功夫的,对于原始社会的古人,肯定会选择更加容易的摆动法。

战国竹简

仔细观察战国时期的墨迹——竹简,我们会发现这些墨迹与商代相比进步很多,人们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强。

文章图片4

战国盟书

文章图片5

信阳楚简

这些线条不再是商代墨迹那样简单的两头粗、中间细,而是粗细更加富有变化,粗细变化均匀,一般一个线条上会有两次由细到粗的变化,即有两次摆动的动作。

如下图所示,对于粗的笔画,体现出那时人们较强的匀速平动的控笔能力,但在细笔画上,仍然缺乏功力,还是需要更加简单的两次摆动法来书写。

文章图片6

另外一点,如下图所示,在转折处,出现了商代没有的绞转笔法,这种绞转是比较低级的,是摆动法的延伸,它只是在水平面上加了弧度,是更加复杂的摆动法,但比篆书的绞转简单多了。

文章图片7

秦简

在秦代,最为世人称赞的是秦篆,代表书家是李斯,秦始皇选择粗细均等的小篆作为官方书体,然而确不利益快速书写,不符合笔法发展的便捷性,因为要想做到《峄山碑》的“等线条”是非常困难的,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是非常困难的,李斯留下的《峄山碑》和《泰山刻石》是刻石,至于李斯原本的墨迹是不是严格的“等线条”,我们只能猜测了。

但秦简却给了我们一点启示,在民间,也许最流行的是秦简这样较为便捷的书体,这种书体更加实用,如下图的《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章图片8

《睡虎地秦墓竹简》

在秦简中,更加复杂的笔法开始萌芽,偶有体现出隶书的波磔和折笔。如上图所示:

文章图片9

在横画上,秦简偶尔会出现隶书的波磔(蚕头燕尾),这种波磔还比较简单,只是在笔势上有点像,即收笔突然向右上方出锋。

在折笔处,秦简不仅有战国简书那样圆转的折笔(也包含绞转的折笔),也有较为方的折笔,有的折笔甚至是提笔后再按笔的两次书写,这就是隶书诞生的笔法基础。

总之,秦简不需要从前那样的摆动法书写,人们对毛笔的控制能力得到了加强。

汉简

在汉代简书墨迹中,夸张了波磔之势,使隶书具有了动态美。如下图所示:(居延汉简)

文章图片10

居延汉简

文章图片11

居延汉简

如下图所示,汉简的波画更加夸张和肥硕,出现频率更高,折笔偶有像楷书一样的方折,这种笔法动作较甲骨文,已经很复杂了,笔法的发展到东汉,基本很成熟,各种笔法动作都有。

文章图片12

可是,为什么人们在日常书写中逐渐喜欢波画?为什么越来越加强波画?

因为波画有两大优势:

1、“S”型弧线摆动,符合手腕生理动作。

2、波浪造型,流美飘逸,富于变化。

文章图片13

“S”型弧线摆动是波画受人们喜爱的先决条件,这种波画的起点与终点的笔势是一致的,都是向右上方行笔。有一种回环往复的味道,书写起来非常舒服,何况,其形状与数学中的三角函数sin和中国太极图极其类似,具有一种哲学的美感。

波画的写法是一个简单的绞转笔法,是汉代笔法的极大进步,复杂的同时又符合手腕的运笔惯性,而且在视觉上不失优美,与小篆中笔直而粗细均匀的横画相比,这种波画则简单、快速、实用得多,而且富于变化,促使先民们不约而同的喜欢这种笔法。

文章图片14

这种飘逸的燕尾好看且实用,因此汉代的隶书都采用这种笔法,俗称“蚕头燕尾”。

魏晋墨迹

到了魏晋时期,墨迹书法很少能流传下来,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复存在,流传下来的为摹本,还算能真实的反应墨迹原貌,另外现存魏晋的真迹《伯远帖》和《平复帖》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其启示。

文章图片15

《平复帖》

西晋时期,陆机的墨迹真迹《平复帖》出现最早,这是一副章草作品,隶书意味浓厚,多为圆转的转笔而且,笔画连绵、连带大大增多,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连绵书写需要书写者能熟练驾驭毛笔,需要很高的运笔稳定性,同时,在行笔过程中会发生更多的笔法变化,比如在转折处会出现翻笔、绞转等。如下图所示:

文章图片16

其中翻笔还是较为圆厚的,而大量出现的绞转则具有浓厚的篆隶味道,没有侧锋的研媚感。

到了东晋时期,王羲之书法则在笔法上又进一步,将篆隶意味剔除干净,充分运用侧锋和方折的翻笔,将行草书笔法的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行草书。

早年的王羲之行草书还带有隶味,转折处多为圆转。如《姨母帖》:

文章图片17

《姨母帖》

王羲之晚年的《丧乱贴》是新体行草书,在笔法上多为侧锋,绞转、翻笔更加成熟,方笔也居多,与圆笔居多的篆隶截然不同。

文章图片18

《丧乱贴》

如下图所示,左边是具有篆隶意味的行书,右边是王羲之新体行书,二者在笔法上差别很大,左边以“圆”、“厚”为主,右边以“方”、“直”为主,其中笔法演变的重要因素就是侧锋用笔的熟练运用。

文章图片19

就此,到了王羲之,笔法的演变变得完备而成熟,由此可见王羲之的伟大之处,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成就了“书圣”之名。

至于后来笔法上的墨色变化和快慢变化,则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笔法的本质,因此不做讨论。

笔法演变总结

对于以上墨迹书法的分析,我们虽然很难确定笔法形成的各个时期,但我们可以得出在魏晋之前的笔法演变的大致过程:

1、笔法的演变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原来简单的摆动法到后来动作更多、提按更为丰富的翻笔、绞转等难度更大的笔法,是控笔能力的进步。

2、笔法的演变以便捷为宗旨。由于初期的文字笔画较多,书写较慢,人们为了更快的书写,绞转、翻笔、连绵草写等应运而生,转笔越来越趋于成熟,直到王羲之得以完备,连绵的笔画也让笔法变得更加复杂。

这两点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却相互关联。

复杂的笔法使便捷书写更容易实现,其中的关键在于人们对毛笔的驾驭能力,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对毛笔越来越来熟练,毛笔的制作工艺、材料等也越来越高级,书写复杂的笔法就越简单、越容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