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世纶教授六经辨治男科病经验

 小柴胡汤 2022-04-22

胡希恕经方医学

男科病从六经论治理论依据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明确提出男科病(证)采用经方论治的不多,只有狐惑、失精、房室伤、阴狐疝等几种。但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乃“为百病立法”,通治诸病。正如《伤寒论》序中言:“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其实,与男科有关的“小便不利”,张仲景已示人从六经论治。如从太阳论治见于《伤寒论》第71条(五苓散方证);从阳明论治见于《伤寒论》第223条(猪苓汤方证)、《伤寒论》第236条(茵陈蒿汤方证);从少阳论治见于《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证);从太阴论治见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第13条(栝蒌瞿麦丸方证);从少阴论治见于《伤寒论》316条(真武汤方证);从厥阴论治见于《伤寒论》147条(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的辨证论治定义概括为“是于患病人体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就是说,张仲景把常见病(急慢性病、外感内伤等)发病后的症状进行归纳总结,归为六类证即为六经病,即是说,人患病后,不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不论是外感、杂病,其症状反应为六类证,临床上据患者症状先辨明六经证,再进一步辨明具体方证,有是证,用是方而治愈疾病。如冯老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常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论治,分别用五苓散、猪苓汤、柴胡桂枝汤、肾着汤、真武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疗效显著

男科病经方辨治特点

男科病经方治疗的特点是非辨病论治,也非专方论治,而是方证对应论治,即根据症状反应进行辨证,用八纲分析症状,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

1.析八纲、定六经

胡希恕先生明确指出,六经是“基于八纲的说明,则所谓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则所谓的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故无论在表、里、半表半里的病位上,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这样三个病位,两种病情,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由此可见,六经来自八纲,六经辨证首先要从分析八纲入手,辨清病情,再辨清病位,即可辨明六经。

冯老师认为,就男科病而言,有表现为一经病者,如肾着汤方证,证属太阴。但属单一的六经病比较少见,常常是二经或三经合并为多见,如男科常用的五苓散方证,为外邪内饮、饮停化热,因成太阳太阴阳明合并证

2.方证对应

胡希恕先生曾说:“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方证是否辨得正确”。冯老师认为,辨方证不同于一般的辨证,它是一种对应性很强的辨证方法,不仅指方药与证的对应,还体现在方药用量、煎服法的对应。如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与麻黄附子汤方证、小半夏汤方证和生姜半夏汤方证、桂枝汤方证与桂枝加桂汤方证,每组中两方药味虽然相同,但其中有些药物剂量不一,故主治有别,应当细细体会。

3.结合病因分析

张仲景之辨证论治,重在辨八纲、六经,但也重视气血、瘀血、痰饮、水湿等致病因素的辨治。如《金匮要略》中《痉湿喝病》、《腹满寒疝宿食病》、《痰饮咳嗽病》、《水气病》、《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等篇章就湿、宿食、痰饮、水气、瘀血等进行专门论述,就是一个很好的示例。就男科疾病而论,很多是由于久坐、饮食不节、熬夜、性生活不节(洁)以及精神因素等诱因导致气血逆乱、痰湿瘀阻、精气耗伤而致病。

因此,冯老师治疗男科疾病,不但进行六经分析,而且进行病因分析以及相应的药证分析。只有这样,方证相应,才真正落到实处。如临证常用的津血阴液虚而水湿热盛之猪苓汤方证、血虚水盛的当归芍药散方证、里虚寒湿下注之肾着汤方证等等均是考虑到了这些致病因素

验案举隅
1.慢性前列腺炎
患者某,男,28岁。2011年7月12日初诊。
主诉尿频伴腰痛3个月。经当地医院检查,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HP),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服用抗生素等西药,疗效不满意。刻下:尿频,白天近20次,夜尿6-7次,余沥不尽,腰痛下坠,小腹坠胀,口干不明显,汗少,大便稀,舌淡,苔白,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断:精浊,证属寒湿内滞兼有瘀血。本案辨六经属太阴病,辨方证属肾着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血余炭、桑螵蛸方证。处方:

炙甘草6g,干姜15g,苍术15g,茯苓15g,赤小豆15g,当归10g,血余炭10g,桑螵蛸10g。7剂。

7月20日复诊:尿频减轻,白天10余次,夜间3-4次,腰痛、下腹坠胀明显好转,尚有余沥不尽,大便稍硬,口中和,纳可,舌淡,苔白,脉细;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白细胞(+/HP)。拟上方加益智仁10g,7剂。

7月28日三诊:尿频进一步减轻,白天6-7次,夜间1-2次,腰痛、腹坠已不明显,小便余沥好转,大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细。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白细胞(1-3/HP)。拟上方7剂继服,巩固疗效。

按:本病即《金匮要略》之“肾着之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曰:“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甘姜苓术汤主之”。其中“小便自利”并非指小便正常,“犹曰'不禁’”(《类聚方广义》)。这里应包括“尿频”。故冯老师每遇尿频、遗尿、尿不尽、尿不畅等,如属寒湿内滞者,多予甘姜苓术汤治疗。如有腰重坠胀感者,更为合适。本方由甘草干姜汤加味而成。甘草干姜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具有温补中阳的作用,乃治疗“上虚不能制下”所致“遗尿,小便数”之祖方。“苓术并用,故反治小便自利”。本案另加赤小豆当归散利水活血;血余炭、桑螵蛸消瘀缩尿。全方共奏温化寒湿、活血祛瘀、温肾缩尿之功。方证相应,故取效明显。

2.早泄
患者某,男,31岁。2011年7月12日初诊。
早泄半年余,伴心慌、肢冷。曾服用抗抑郁药及中成药等均未见明显疗效。刻下:早泄,房事不到1min,抽动不到10次,甚至临门即射,心慌,下肢冷,善太息,口干,汗出多,大便溏,日行1次,舌暗,苔白,脉细弦数。西医诊断:早泄。中医诊断:早泄,证属津伤浮阳不敛。本案辨六经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辨方证属二加龙骨汤加苍术、茯苓、生薏苡仁方证。处方:

桂枝10g,白芍10g,白薇12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苍术15g,川附片15g,生姜3片,大枣4枚,炙甘草6g,茯苓12g,生薏苡仁18g。7剂。

7月20日复诊:性功能改善,房事可坚持2-3min,心慌减轻,上周遗精2次,汗出多,尤其晚上汗出多,胃脘胀痛,怕冷,口中和,舌暗,苔白,脉细。原方川附片加量至20g,另加金樱子10g,7剂。

7月28日三诊:心慌气短消失,精神好转,性生活进一步改善,时间可达5-6min,余症消失。舌淡,苔白腻,脉弦细。上方7剂,巩固治疗。

按:二加龙骨汤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名曰二加龙骨汤”。冯老师常用本方加桂枝治疗男性病。先生在《解读张仲景医学》一书提到:“失精、梦交,多由情欲妄动,神志不宁,因生梦幻所致。其病也基于汗出津伤、荣卫不和。龙牡之用,不只为固精,还重在敛神定志而止胸腹动悸,合用桂枝汤调荣卫和气血,本方是该证的正治。《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名曰二加龙骨汤’,是该证的变治,用此二方适证加减,确有奇效”。早泄、遗精均为津伤浮阳不敛所致,故治理相通。本案另加苍术、茯苓、生薏苡仁为去太阴寒湿。二诊加重川附片,重在温阳,另加金樱子固精。方证相对,故疗效卓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