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动的彩虹30 | 西方人的丝绸幻想

 吴越尽说 2022-04-24
 西方人的丝绸幻想

图片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地理隔绝,加之中华文明诸多的独创性,让一二千年前的中国成为西方人眼中的“异质文明”国家。而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丝绸,更是让西方世界惊叹不已。

于是,在古代的欧洲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神秘的东方古国生长一种非常神奇的羊毛树。这个神秘国家的居民常常从树的枝叶上采下非常细的“羊毛”,用这些羊毛织造出多彩灿烂的梦幻空间一一丝绸。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他创作的长诗《农事诗》中,描绘了一种“细羊毛”,说这是赛里斯人“用梳子”从树叶里“摘取”下来的。他在诗中写道:“说什么埃塞俄比亚的树上长着白色的绒毛,赛里斯人如何从树叶上梳理出柔软的羊绒?”

当时希腊人也同古罗马人一样,非常富有想象力,竟然凭空想象出中国生长着一种会长丝的“羊毛树”。公元四世纪时,希腊人又猜测说:“林中有羊,有人勤加灌溉,梳理出之,成精细丝线,半似羊毛纤维,半似粘质之丝。”

对于“老外”们一两千年前的奇思异想,英国国家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吴芳思在《丝绸之路2000年》中说:“罗马人对中国丝绸的起源的认知模糊不清,尽管在爱琴海有野蚕蛾,但地中海的学者们还是错误地认为'奥里斯人从树叶上采集的是多么薄的羊毛啊’。”

维吉尔曾在诗中写到了公元前1世纪的一次蚕丝丰收,诗中这样写道:“丝线从叶子上被梳理出来。”这样的观点比比皆是,并持续了好几个世纪。


图片


当历史进入到大普林尼(公元23一79年间)时,罗马人已经穿上了中国的丝绸服装,但他们对中国丝绸的来历依然是一头雾水,大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一书中生动地描述了赛里斯人和他们的织物:“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造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 你看,他们仍然认为是一种从树上采集来的羊毛类纤维。

乍一看,这种描述与丝绸似乎没有一丁点关系,给我们的感觉,这种“树上生出的毛”和“丝线”就是棉花。但是,维吉尔说的“细羊毛”其实就是蚕丝。

当时,希腊只有亚麻和羊毛,除王公贵族外,人们大都穿着粗糙的亚麻服装,看到如此精美华丽的中国丝织品时,只能凭空去编造出一些有关“赛里斯”神奇的、童话般的故事。


图片


其实,把中国的蚕丝当成棉花的,不仅仅是诗人维吉尔,古罗马作家、自然科学家普林尼于公元1世纪时在《博物志》中这样写道:

“我们首先遇到的居民被叫做'赛里丝人’,他们以从树林中的树叶上采集类似羊毛的丝状物而闻名。他们把带有这种白色物质的树叶放在水中浸泡后,再将其从树叶上梳理下来。”

不过,欧洲人后来还是弄清了中国的蚕丝不是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成书于公元1世纪末的《厄立里特利亚海航行记》中说:“赛里斯人用来纺布缝衣的丝不是从树皮中抽取的。赛里斯人国内有一种小动物,这种小动物比最大的金龟子还大两倍多。除此之外,它们酷似在树下结网的蜘蛛。赛里斯人把这种动物饲养在一个特制的地方,既避风又防寒。这些小动物的产品是异常纤细的丝,它们吐出丝以后就绕着脚缠卷......赛里斯人大部分丝都是从死虫的残骸中获取的。”

同样,希腊地理学家波金尼斯2000多年前说:“这虫的大小约二倍于甲虫那么大,它吐丝的现象就像在树下结网的蜘蛛相似,赛里斯人冬夏二季各建专门房舍畜养。虫所吐出的像蜘蛛的细丝,把足缠绕起来。先饲养四年,到第五年才用青芦饲养,青芦是这种虫最喜爱吃的食物。虫的寿命就只有五年,虫因吃青芦过量,血多身裂而死,体内即是丝。”

然而,此虫非彼虫!这种体内有丝的虫,显然不是蚕虫。

甚至于当历史步入唐朝后,塞维利亚学者伊希多尔还是在其《辞源学》中同时收入两种说法:一说是赛里斯采摘收集树叶上的丝,出售后以裁制衣服,这种丝可能是一种野蚕丝;另一说是,在赛里斯国内生出了一些小虫子,它们以自己的丝而缠树,而这些虫子在希腊文中应该称为“Bombyx”,这就是今天蚕蛾的拉丁学名。


图片


虽然,老外们的上述文字说得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在有关桑蚕和缫丝的表述上,却向事实迈出了一大步。因为,在此前,古罗马人一直固执地认为:“赛里斯人的故乡生产着大片茂密的森林,他们反复向这些树上的产品喷水,采取一 切措施使树皮变得柔软起来,他们由此而得到一些茸毛和混合液体,然后再从中梳理出很纤细和很柔软的丝线,织成一种网状物,这就是赛里斯丝绸。”

后来,西方人终于知道了中国丝绸是用蚕丝织成的,老外们也许正是因为被中国神奇丝绸 “炫”昏了头,不禁对中国文化顶礼膜拜,于是,那位被罗马哲人西塞罗誉为“历史之父” 的希罗多德在其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的《历史》书中说:“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


来源:《荆州文旅频道》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卫平 张 旗

2022-03-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