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厨来把关】你能改变未来吗?

 译品译味 2022-04-27
大厨来把关小编
审校猿,资深翻译大厨
今天审校猿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极有意思的逻辑陷阱。

原文语境: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大都是过去不合理的消费方式造成的。所以,我们才需要通过宣传教育,通过实际的案例(对环境治理的案例),让人们看到中国的改变和希望。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未来。大家携手来做,世界就不一样了。
 
原文: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未来

初译:We believe everyone can change the future


审校猿有话要说了:我们只能 change 现在,怎么可能 change 还不存在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深度理解问题。中文可以说“改变未来”,英文则需要把真正的逻辑捕捉出来:We believe everyone can contribute to a better future.

再去看这句英文,是不是发现其实中文的“改变未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从英文逻辑倒回去能看明白中文的逻辑,那么译者就应反思汉英翻译时怎么脱去中文的外衣,怎么转换成英文的逻辑。

此外,这个案例还证明了语境是多么重要。审校猿曾对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没有交代语境,结果学生说:“这里的改变未来不等于英文的 change the future,译文可不可以是 we decide who we are tomorrow?”

学生自动把语境放在自己身上了,于是变成:we decide who we are tomorrow。传统翻译教学就是这样拿出一个个脱离语境的例句来跟学生讨论翻译,效果差强人意。一个了解语境的译者怎么想都不会过于脱离原文背景。

下面再来看看提到“未来”的另一个句子。

原文:我们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才会让未来更好呢

初译:What should we do to ensure a better future?

这句就译得比较合理,为什么?因为原文没有陷阱。现在学生译者的翻译基本上是“听天由命”,译文好坏取决于原文是否有陷阱。这里因为原文出现了“让未来更好”,译者就想到了“a better future”,如果上一个例子能想到“a better future”,译者就能跳出陷阱。但大多数情况下,译者怎么都想不到,因为原文没有出现“让未来更好”的词语。

这两个案例再次证明,译者需要培养一种“审视意识”。译者有时候可能不知道怎么处理一个信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比如之前某期“大厨来把关”里提到过的 dial again,以及这里的 better future,但是译者至少要“审视”下自己的 version 是否合理。有了这样的“审视意识”,训练效果就会显现。
 

翻译如做菜,煎炒炸煮、油盐酱醋
样样有学问,处处需琢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