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自清:不想研究翻译的诗人不是好散文家

 译品译味 2022-04-27


翻译学习书单
和【
翻译必备手册

朱自清(1898—1948)是耳熟能详的散文家,《匆匆》《背影》《荷塘月色》……一篇篇真挚清隽的散文串起我们学生时代的记忆;他是白话文新诗的代表诗人,用诗歌传递了对光明和未来的憧憬。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对翻译研究也很有心得。

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并出版处女诗集。同年,他加入译名论战,在《新中国》杂志发表长篇论文《论译名》,对当时的争议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历史性总结。

文中,朱自清探讨译名与文化输入、译名对国家科技的推动作用、译名的五种方法等多个议题,并对音译和义译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朱自清总体倾向于义译,认为义译是「译名的正法」,是「造新词的唯一方法」。

他认为音译后的名词会让一般读者莫名其妙,方言发音不同,也无法准确用字。而音译词具有的「不滥」和「持久」这两个优点,义译词也有。

虽然朱自清积极倡导义译,但并不排斥音译和借用。

在统一译名这一问题上,朱自清认为这不仅需要译名的准确性,还需要依靠政府审定、学会审定、学者鼓吹、约定俗成这四种社会力量。

他的论述使译名研究更加全面、辩证。至此,这场关于译名研究的大论战暂时告一段落。

朱自清在诗歌翻译方面也略有涉猎。

他翻译诗歌。虽数量不多,但也能反映出他不拘一格的探求、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语言表达。

他也研究译诗理论。1947年,他写出《译诗》一文,简要而全面地总结了我国译诗的历史,同时阐述了自己的若干观点,认为诗歌可不可以或值不值得译,「要看那保存的部分是否能够增复用来翻译的语言」。

今天的小百科就到这里啦。关于朱自清研究翻译的人生另一面,你有怎样的看法?欢迎留下你的评论!

让我们下周五再相聚「翻译小百科」栏目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