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内镜隧道技术专家共识解读

 昵称50910763 2022-04-27

DOI:10.3877/cma.j.issn.2095-7157.2022.01.012

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

Image

近几年,消化内镜隧道技术(DETT)飞速发展,国内外许多医院先后开展了DETT,我们进入了消化内镜治疗的新阶段-超级微创时代。然而,关于DETT的适应证、禁忌证、术中内镜操作等均缺少规范。为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共同制定了《消化内镜隧道技术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本文就《共识》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一、DETT感染的防治

为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共识》针对DETT感染的防治给出以下建议:(1)推荐术前30 min至术后48 h静脉应用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2)术前患者禁食48~72 h;(3)手术当日胃镜下应用无菌水冲洗清理食管及胃腔,确保食管内清洁,减少细菌数量;(4)术毕,尽量吸除食管腔及隧道腔内的液体,以金属夹完整封闭隧道入口。

二、DETT在黏膜层侧病变中的应用

ESTD一般适用于病变面积大于管腔1/3周且符合早癌及癌前病变内镜切除适应证的食管黏膜病变。由于胃和结直肠管腔不是直筒状,构建完整隧道十分困难,因此ESTD在此类病变中的应用较少。

三、DETT在固有肌层功能性疾病的应用

POEM通过在食管黏膜下层建立一条隧道,将食管下括约肌全层切开,可最大程度地缓解其压力,同时通过封闭保存完整的隧道黏膜起到良好的防止穿孔的作用。目前,POEM主要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的治疗。《共识》对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食管形态采用Ling分型。并且,在POEM治疗前对食管黏膜炎症进行了分级,在建立黏膜下隧道过程中对食管黏膜下层进行粘连度分级。这些分型及分级方法不仅有助于帮助操作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预测POEM的手术风险。

四、DETT在黏膜下肿瘤的应用

STER可以切除固有肌层肿瘤的同时,维持消化道管壁的完整性,减少胸腔继发性感染风险,避免消化道穿孔发生。《共识》指出,STER切除固有肌层来源肿物的适应证包括短径≤3.5 cm,经评估与周边无粗大血管包绕的固有肌层来源良性病变。但是,在贲门区域,由于解剖结构复杂,肿瘤形态多呈多脚形或生姜样,导致整块切除率较食管部位低。且贲门周围固有肌层肿物在黏膜下隧道内不易寻找,可进行术前亚甲蓝标记定位缩短寻找病变的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柴宁莉.消化内镜隧道技术专家共识解读[J/CD].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2022, 9(1): 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