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吃粉地图

 百合仔 2022-04-28

粉之江湖,强手如林。中国人吃粉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吃粉爱好者,行万里路,几乎尝遍大江南北的粉条,故作此文。

吃粉在南方较盛,北方虽有,不过更喜好面食。粉的品种、吃法很多,无法尽举,只能有一说一,将吃过的风味一一列出,在我眼中,各有特色,不分高下。

先定义一下“吃粉”的概念,本文所吃的粉,即米粉,包含米粉的“亲兄弟”米线,“堂兄弟”粿条、河粉、饵丝,“表兄弟”红薯粉、绿豆粉,至于“远房亲戚”如广西的卷筒粉、潮汕的肠粉、西北的米皮子等,则不在此列。

文章图片1

米粉历史悠久,一说是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食品。另一说法是秦始皇占领桂林的时候,为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用米磨成粉状并做成面条的形状而产生。

米线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一本古烹饪书《食次》中[1]。《食次》原书不存,多出现在其他古籍的引用中,如《齐民要术》谓“粲”之制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孔之竹勺,粉浆流出为细线,再入锅中,以膏油煮熟,即为米线。“粲”本意为精米,引申义为“精制餐食”,因此尊称米线为“粲”。[1]《食次》一说即为《隋书》所记《食馔次第法》,其作者不详,约为南北朝或更早的著作。

米粉、米线、饵丝、粿条等等,原料大体相似,工艺有差别,但大同小异。好这一口的老饕们,是能够在形状、色泽、香气、口感、滋味上区分的。详细的分辨,在此不表。

简而言之:

米线的大米纯度较高,口感水灵筋道,宜泡宜烫;云南一带的米线为米线,其余地方的“米线”为“米粉”。

米粉中除了大米之外,会添加红薯粉、土豆粉等原料,所占比例甚多,口感柔绵圆滑,宜煮食;

粿条大米纯度较高,蒸制而成,口感厚实滑嫩,久煮易断;

河粉会添加一定比例淀粉或木薯粉,也是蒸制而成,口感柔韧弹爽,耐煮耐炒;

饵丝是由饵块演变出来的,饵块切丝便做成了饵丝,饵块经历过冲捣揉制的过程,所以口感更软糯弹牙,久煮易坨。

至于红薯粉、绿豆粉,因为主料不同,所以味道和口感更是大大不同了。

世间粉条千万万,望各位老饕观赏之余,能助我查漏补缺,待日后前往,将此图完整。

湖 南

长沙米粉

吃圆吃扁在湖南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过对于博爱的老饕来说,从来不做选择题。在长沙,扁粉更受欢迎一些,一锅锅的“煨码”(即煨制的浇头)整装待发,但是那排列整齐的大圆碗,碗底那一勺猪油,让你觉得,这很湖南

文章图片2

长沙·炒码粉

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一碗炒码粉会让你觉得等待是值得的。现炒的“码”,锅气十足,新鲜的爆炒腰花辣椒炒肉豆角焖肉,让米粉增色不少。

文章图片3

常德·津市牛肉粉

很多城市都有常德米粉的招牌,遗憾的是,我没去过常德,只能在长沙吃一碗津市牛肉粉。这粉上挂着的星星点点辣椒灰,浓香弹牙的牛肉,一辣解千愁。

文章图片4

长沙·猪油拌粉

有点符合清代美食家袁枚的“素菜荤油”的理念,猪油加清酱拌雪白的米粉,比较朴实纯净的香。配个猪筒骨,那就最佳了。

文章图片5

衡阳·鱼粉

鱼鲜则汤鲜,这是连粉汤都值得喝下去的一碗。

鱼杂通常用作拌粉,那鱼籽鱼肠滋味浓郁,加酸豆角、葱花、辣椒、酱汁拌之,飘香弥久。

文章图片6

郴州·杀猪粉

据说最好吃的杀猪粉在郴州,以前的农户杀猪,以新鲜的猪肉、猪血、猪杂做成粉的配料,加一勺灵魂的猪油,这份丰富无人能拒。

文章图片7

湖南号称“米粉之乡”,各个地市都有拿手的米粉,邵阳的宝庆米粉、湘西的保靖米粉、湘潭米粉、永州卤粉等等,已列入寻味计划。

云 南

昆明·过桥米线

论仪式感,昆明的过桥米线当属第一。阵仗大,配料多,滚烫的一大碗鲜汤端上,米粉如过桥般从小碗下到大碗,放入各类配菜烫熟。仪式感满满,滋味亦是满满。

文章图片8

昆明·鸡汤米线

翠湖边上荷鲜居,鸡汤米线,汤虽清淡但透着鲜甜,鸡肉细嫩,偶有软骨口感更佳,米线细滑,吃完后微汗,正适合去翠湖边吹吹风。

文章图片9

昆明·肠旺·鳝鱼·叶子

汪曾祺在《米线和饵块》中曾写道,一九八六年重回昆明,发现焖鸡米线、鳝鱼米线、叶子米线都没了,到处都是卖肠旺米线的。肠旺米线之前昆明是没有的,大概是贵州传过来的。肠是猪肠子,旺是猪血,再加上脆哨,很贵州风味。

现在,鳝鱼米线、叶子(猪皮)米线还是能吃得到的,老传统不能丢。

文章图片10

昆明·瓦罐米线

瓦罐米线,汤汁浸得更透,更入味。

文章图片11

昆明·小锅米线

昆明的小锅米线据说是从玉溪传过来的,小锅煮的米线把各种味道约束在锅内,据说特别香。有猎奇心理的可以试试小锅臭豆腐米线,这臭豆腐跟别的地方的臭豆腐又不一样,灰白色,不油炸,直接炖煮,闻着有点发酵味,吃起来挺香。

文章图片12

昆明·干拌饵丝

饵丝口感软糯弹牙,干拌会清爽点,跟米线的柔滑相比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文章图片13

大理·米线·饵丝

下关的龙尾小吃,灶上几口锅咕噜咕噜煮着米线和饵丝,灶台旁摆满了各种卤鸡腿、鸡爪、猪皮、豆腐。飘着红油的米线让人看得食欲大开,虽然红得张牙舞爪,但是并不算太辣。饵丝更糯一点,少了几分素净。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红河·炒米线

香格里拉的一家红河风味的馆子,炒的米线酸酸辣辣的,均匀地挂着汤汁,很开胃,云南的炒粉,喜欢放西红柿,微酸微甜。

文章图片16

云龙·炒米线

在云龙县靠近诺邓村的地方,一家夜宵摊的炒米线让人难忘,各种香料放得很足,白菜、西红柿切成碎丁,香葱切段,辣椒煸干,还给撒上芝麻,我都不知道是啥炒法,姑且称之为一顿乱炒,但是非常可口。

文章图片17

丙中洛·肉沫米线

无他,仅仅因为这碗米粉在丙中洛,丙察察路线的起点。交通不畅,但是这碗米线抚慰人心。

文章图片18

四 川

南充米粉

南充人就有早餐吃米粉的习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粉馆。南充米粉品种繁多,主要有牛肉、牛肚、羊肉、羊杂、鸡丝、鸡杂、肥肠、三鲜等。南充人把“吃碗粉”叫作“喝碗粉”,这一个“喝”字,诠释了米粉的鲜香美味。你只要仔细看,每家粉店都有一口大锅煲着骨头汤呢。

吃粉的时候记得要配上当地的油干,这小吃出了南充我是再也没见到过了。

文章图片19

阆中·保宁米粉

保宁米粉,白嫩透亮,入口比较柔和,肥肠的浇头比较开胃。

文章图片20

成都·肥肠粉

成都的肥肠粉用的都是红薯粉,除了肥肠可以试试冒节子,一种打了结的猪小肠,据说成都双流区白家镇的肥肠粉最好吃,我专门跑过去试了试,味道和市区的不一样,从好吃的角度来看,只能说各有所好吧。

肥肠粉汤汁偏麻辣,一碗吃下来,嘴唇像被电过一般。一定得配个锅盔,正确的打开方式。

文章图片21

宜宾·筠连水粉

水粉看起来晶莹透亮的,有点像红薯粉,具体是什么材质我也没太搞清楚。牛杂的风味比较独特,有点风干的意思。

文章图片22

肥肠粉·羊肉粉·牛筋粉·牛腩粉

在四川各地吃的粉味道多有类似,红油浓郁的汤底,白嫩鲜滑的米粉,无论是肥肠、还是牛肉、牛筋、牛杂,都煮得很入味。羊肉粉看起来汤清多了,可能是为了鲜吧。

这四碗粉分别是在泸州吃的肥肠粉,自贡吃的羊肉粉,成都吃的牛筋粉,南江吃的牛腩粉。

四川的绵阳米粉是名气极大,一直慕名,然而走过四川近四分之三的地级市单位,却唯独缺了绵阳的足迹。

文章图片23

巴中·炒米粉

四川的炒米粉跟云南又不同,辣椒放得多,炒起来挂汁少,干干爽爽,最销魂的是我叫厨子将卤猪鼻拱切片同炒之,香。

文章图片24

贵 州

贵阳·素粉·带皮牛肉粉

老贵阳味的素粉最好要用酸粉,酸粉是粉的一个品种,比米线粗,米的浓度和密度也高于一般米粉,味道微酸,本地人很喜欢吃。大街小巷推着摊子的素粉就很好吃了,端着个碗,站在路边分分钟就嗦掉了,没人给我拍照,无图。

汤汁浓郁,大块的带皮黄牛肉作浇头的米粉,红红的很诱人,白嫩的粉米香味十足。

贵阳的花溪牛肉粉是当地一道名小吃,到了贵阳,可以去花溪地区试试。

文章图片25

遵义·羊肉粉

贵州多产山地羊,各地市、自治州都有羊肉粉,属遵义最为知名。遵义人特别爱吃羊肉粉。尤其在冬季,吃一碗滚烫的羊肉粉,浑身暖和。当地有一习俗:每逢冬至,这天吃了羊肉粉,整个冬天都不怕冷。

恰逢冬至,我人在凯里,未去遵义,只有吃一碗凯里的羊肉粉解解馋。

文章图片26

重 庆

重庆·酸辣粉

在好吃街吃一碗“好又来”酸辣粉,无堂食,大家都是买一碗,站在路边,坐在石凳上,快速的嗦完。好吃吗?又来一碗。

文章图片27

重庆米粉

重庆小面的风头太盛了,街头巷尾,面馆到处都是,光芒遮住了米粉。

在重庆有小面的地方,就有米粉如影随形。重庆的米粉,色泽白亮,很透明,同小面一般粗细,口感比较绵滑。

文章图片28

广 西

广西也是吃粉大省,曾有人访遍广西14个市以及数个乡镇,做成一幅《广西米粉图鉴》,56碗米粉,只有走遍了,才能吃得全。

广西的粉圈有三巨头——“常青树”桂林卤菜粉“新晋网红”柳州螺蛳粉“待出圈”的南宁老友粉。这三碗粉吃下去,只能说是掀开广西米粉界的一角。

桂林·卤菜粉

桂林米粉现在大多指的是卤菜粉,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香脆的锅烧。其米粉爽滑,再淋上一勺精华的卤水,吃过的都不会忘记的。

唐鲁孙曾在《马肉米粉忆桂林》中曾提到过马肉米粉,据说桂林采用的是当地的一种土马,又称菜马,躯干矮小,可又跟川马不同。这种菜马肉香鲜细嫩,跟一般带酸味的马肉不同。也不知道现在还能吃得到正宗的桂林马肉米粉不。

文章图片29

柳州·螺蛳粉

在方便粉面的领域,螺蛳粉是新晋网红。但是如果跑到柳州吃一碗当地的螺蛳粉,可能对方便食品再也提不起兴趣了。螺蛳粉汤底浓郁,酸笋味颇重,但是酸辣开胃,里面加的木耳脆嫩,花生香脆,腐竹饱吸汤汁,香软入味,炸过煨过的鸭掌、猪脚,让螺蛳粉更是增添了不少的滋味。

文章图片30

南宁·老友粉

老友粉都是猛火快炒的浇头,镬气十足,豆豉、酸笋、辣椒酱的搭配,就着粉,吃起来胃暖暖的。老友粉最初版本是老友面,据说当地人现在喜欢加伊面。

文章图片31

南宁·现炒生料粉

现炒生料,顾名思义,就是摆在桌上的生料任选,现场炒制。炒法有两种,爆炒和老友炒。炒好的浇头上桌,可以配粥也可以拌入鲜粉之中。鲜粉要拌匀,最好每根粉条都挂着汤汁,闻起来带着一丝鲜酸,吃起来别提有多棒了。

文章图片32

博白切粉

雪白透亮的切粉,口感爽滑,米香味十足,上面的花生碎、葱末、芫荽末是点睛之笔。

文章图片33

柳州·融水粉

融水当地的一种鲜切粉,肉沫煮成糜状,加西红柿,泡椒,拌着吃,特别适口。

文章图片34

广 东

东莞·烧鹅濑粉

濑,激流之意。将米粉团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木槽中挤压,木孔中又韧又爽又滑的粉条挤出如激流,为濑粉。此粉条较粗,米香重,夹两块烧鹅置入粉中,即为烧鹅濑粉。

文章图片35

潮州·牛肉牛杂粿条

都知道潮汕地区喜食牛肉,以肉嫩、肉鲜为最,牛肉牛杂粿条都比较清淡,那一抹黄姜是点睛之笔。

文章图片36

汕尾·粿条汤

一大锅卤汁里煮着猪大肠、粉肠等各类猪杂,还有肉丸、鱼饼等各种再加工的小吃。各种配菜都很入味爽滑,雪白新鲜的粿条把肚子填了个饱。这种馆子多见于潮汕地区。

文章图片37

梅州·腌粉

梅州腌面是当地特色,到了梅州,同样可以吃到腌粉。梅州腌粉,颜色金黄,粉条比较细,味道爽口香滑,有着猪油和炸蒜的香味。所谓腌粉,应该是更入味的拌粉。

文章图片38

福 建

龙岩·清汤粉

清汤粉得以粗粗的龙岩米粉为主料,牛肉都是现炒的,口感很嫩,是一绝。汤底是骨汤,很鲜美。麻辣牛肉粉是我在龙岩吃到的惊艳之物,这牛肉切成条状,口感异常弹牙,咬起来有点沙沙的声音,微麻微辛,简直绝妙。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龙岩·长汀米粉

客家米粉在长汀县被称为粉干,粉条色泽白净,易煮快熟,久煮不烂,口味香滑爽口,具有原始的大米清香。

文章图片41

福州·捞化

“捞化”早期是叫捞“兴化粉”,兴化粉原产地莆田,微黄色,细如丝,一捞就熟,故俗称“捞兴化”,后顺口简称“捞化”。捞化一定要猪血化,里面会加些酱汁,有点像卤味,汤底更香醇。每张桌上都有一瓶虾油,说好听点是虾的香味,说难听点是臭鱼烂虾的味道。如果没法想象,你就想想第一次吃虾酱是什么感觉吧。一旦爱上了,就真的爱,一旦抗拒了,就难以接受。话说,捞化内脏腥味加上虾油的腥味,会综合出一种奇妙的味道,俗称福州味。

文章图片42

福州·炒兴化粉

兴化炒粉,重在口感,跟粉丝细度差不多,韧性好,口感略糙,有自己的风格。福州的朋友说,小时候家里经常炒兴化粉吃,会把火烧旺一点,这样锅底会有一层锅巴,铲起来吃,贼香。

文章图片43

厦门·冬鸭粉

冬鸭粉用的是透亮的粉丝,鸭架文火熬制的高汤,下入粉丝,加入了爽口的鸭胗,鲜嫩的鸭血,略清新的小吃。

文章图片44

漳州·豆花粉条

漳州的浇头总是眼花缭乱的,非常丰富,豆花里面放粉条,但是不管是粉还是面,在这里都是配角了。浇头才是主角,肉皮、肉筋、大肠、心管、软骨、猪肺、鸭血等等,品种之丰富,一顿岂能尽食之?

文章图片45

湖 北

武汉·牛杂粉

二十年前第一次到汉口吃的就是这一碗牛杂粉。找到之后发现还存在,居然有点小激动,那汤头还是熟悉的味道。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一口回忆。问了店员,这家店原来两层楼,现在收了旁边的铺子,扩建后店面更大。热气腾腾,冬日的温暖。生烫的腰子和牛肉非常的嫩,汤头还是原来的配方。

文章图片46

武汉·腰子粉

现炒的浇头,腰子很嫩,汤底略稠,可能加了点淀粉,比较丰富是那些配菜,如果在武汉生活过,那香肠绝对是经典的回忆。

文章图片47

襄阳·牛肉粉

襄阳牛肉面、牛杂面、牛油面是当地早餐的首选,特点是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两天不吃牛肉面,会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在襄阳,有面的地方就有粉,这个口味,几乎开遍了整个湖北。

文章图片48

荆州·黄家塘米粉

湖北是早餐的天堂,特别是到了荆州,当地的早餐可以吃半个月不重样的。这家米粉肥肠加牛肉是绝配,米粉洁白透亮,比较软嫩。

文章图片49

海 南

海口·海南粉

海南粉有干拌和粉汤两种,干拌的居多,粉很细,所以干拌入味,酱汁很浓,味道酸酸的,有点微甜,比较符合这边的口味。

文章图片50

后安粉汤

汤底用猪骨、粉肠、大肠、猪内脏等熬成的,粉皮白嫩晶莹,汤汁挺鲜的。上面的脆角挺脆,意外的好吃

文章图片51

陵水酸粉

原本抱有期待的,不过吃起来沙虫干干的,嚼起来像啃一根烂旧的粗灯芯。冰凉浓稠的酸汤呈糊状,粉条倒是挺细,不过蘸满了酸甜的汤汁,吃起来还带有几分海腥味。

我们扒拉几口,觉得强烈不适,就彻底宣告这次体验的失败了。我把这次失败归咎于选店的失误和食材的粗劣上,希望下次能找一家美味的酸粉来正名。我在该店还吃了抱罗粉,一言难尽。

文章图片52

河 南

开封·小鲲米线

开封的米线有自己的特点。这家小鲲米线算是当地特色,创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早是开在其他城市。后来在2001年才开回到开封。米线的浇头颇为丰富,有海带丝、豆腐丝、花生、青菜。主料就是鸡丁,切得不大不小,鸡胸肉,煮得比较结实。米线口感不错,但汤汁不是我钟爱的那种。

文章图片53

内蒙古

粉汤

内蒙古常见的风俗早餐。粉汤,将粉条、豆腐、海带丝、黄花菜等放大锅里熬煮。吃的时候撒点香菜、胡椒粉、辣椒面等,吃起来,胃是暖暖的,发点微汗,毛孔舒张,一天的心情都会好起来。

文章图片54

江 苏

南京·鸭血粉丝汤

鸭血粉丝汤以整鸭熬汤,嫩滑的鸭血、柔韧的鸭胗、爽弹的鸭肠、粉嫩的鸭肝、鸭汤鲜美无比,再配上透亮弹牙的粉丝,不愧是金陵名小吃。

文章图片55

安 徽

淮南·牛肉汤·羊肉汤

红汤,牛骨沉底,牛肉浮在汤面,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

羊肉汤味道厚重,比较浓郁,羊排肉粘在骨头上,肉质比较紧实。

将粉放在牛肉或羊肉汤的大锅里烫热烫熟,这样格外入味。因为粉直接放肉汤里烫,若喜欢喝鲜汤,建议早起,那样汤汁会更纯正些。待粉烫好,铺上浇头。牛肉羊肉加上,再加上豆腐丝,豆饼。豆饼可是这边的特色,圆圆的,硬币大小,很多淮南人在外地觉得牛肉汤不正宗,就是因为缺了这些小小的豆饼。舀上一勺辣子,撒上一把香菜,这哪扛得住啊,口水直流。

粉条就是薯粉,色泽白里透黄,这种粉条不容易入味,所以汤底口味越重,才能浸透。

文章图片56

其 他

江西也是一个吃粉大省,不过我只去过婺源。

提到江西米粉,最先想到南昌炒米粉。好友是江西的,每次回家,都会带一些干米粉过来。江西的粉,韧劲很足,在香味上,也很醇厚。

北方的一些地区,吃米粉的还是比较少,印象深刻的是,在银川打开美团外卖,几乎没有米粉的地盘。一方水土,一方饮食偏好。

虽为“国家吃粉地图”,还有很多地方没走到,有遗漏之处,并非遗憾,而是期待。

本应放出全国各地吃过的粉馆,无奈清单太长,有需要者可私我要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