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交往篇(三)满足别人需求

 管理进阶一天天 2022-04-28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了解,被别人关心,被别人重视,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被人正确理解,并被得到满足。我们内心深处始终渴求被了解,就像花朵需求阳光的照射一样。
    有多少家庭的破碎,朋友的误解就是由于彼此难以满足被了解的渴求而造成的。其实大部分人并真正了解彼此,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对方,比如我喜欢吃香蕉,我就以为你也喜欢,就给你买香蕉,其实对方喜欢草莓。一对老夫妻,相依为命,恩爱的生活了几十年。每次吃鱼时,老头儿总把鱼头夹给老太太,老太太总把鱼尾夹给老头儿。其实,老头儿喜欢吃鱼头,老太太喜欢吃鱼尾。他们就这样相互为对方做了几十年。直到有一天各自说出自己的爱好时,才知道美好的心意变成了终生的错误,但他们已经不能吃鱼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说的就是妈妈自己觉得冷,就要给孩子多穿衣服,而不知道小孩子阳气旺盛,不惧怕冷,而且违背了“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的教导。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家里没有人了解我”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是它所包含的意义,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这个原则没错,但是真正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了解对方所欲,并满足他,这样的交往才是最合适的。在这一点上,成功的销售人员一般做的比较好,他们会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以便从客户获得订单。失败的销售人员通常都不怎么用心客户需求,他们只是一味相信,他们的产品就是客户所需要的,他们从来不试着真正的去了解客户,然而这却是维系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所必备的,缺少了必须的了解,即使偶尔成功了,那怎么能获得回头客呢?
了解别人的需求,必须是经过相互沟通,而不是想当然的事。有时候需要以言语或行动表达出来,有时却需要心照不宣的默契,只需几句话也许就能打开别人心中的结。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般会有这种感觉,你给别人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
爱是给人所需,而非己所愿。我们在家庭里经常听到,多穿点衣服,别冻着;多吃点蔬菜,这个对身体好;抓紧去做作业,将来考好大学;我管你还不是为你好?以上话语更是家长常说的话,尤其是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爱,那是掏心掏肺,但是很多孩子并不领情,他们认为是家长想控制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会有自己的思路。放下控制,用孩子想要的方式爱她们,而非我认为对的方式要求她们,爱是给人所需,而非己所愿!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她自己!
给予他人所需要的有一句话叫“投其所好”。尤其是那些行贿人员,他们经常琢磨那些被行贿人员的喜好,然后从这方面作为突破口,很多腐败官员都是倒在了自己的爱好上,有人喜欢下棋,就有人给他送玉质的棋,象牙做的棋。有人喜欢钓鱼,就有人给送昂贵的钓鱼设备。有人喜欢古玩字画,就有人求他鉴赏古玩字画,找合适的机会,以低价卖给他,拉他下水。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的要数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了,他可谓是乾隆肚子里的蛔虫,在乾隆年间,一直受宠,直到乾隆去世,他用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上面说的当然都是反面教材,不是希望我们去利用别人的爱好去行贿,当然这种变态的“投其所好”,最终下场也不好,乾隆死了,和珅也跟着被抄家了。我们投其所好是给予别人需要的赞美、关心、安全感等等!使他人感觉到你的真诚、善意,这样大家的心理距离才会越来越近。
我们在生活中,大家一起聊天,有的人滔滔不绝,只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招致别人反感。如果你换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结果可能就会不一样了。建立最稳定可靠的关系,我们要先满足别人的需求而后达到自己的需求。我们要想建立良好的关系,就应该了解别人关心什么,而不是自己擅长什么,有时倾听比滔滔不绝的讲更有效果。有一天,戴尔·卡耐基去纽约参加一场重要的晚宴,在这场晚宴上,他碰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植物学家。戴尔·卡耐基从始至终都没有与植物学家说上几句话,只是全神贯注地听着,听这位知名的植物学家介绍有关外来植物和交配新品种的许多实验。然而等到晚宴结束以后,这位植物学家向主人极力称赞戴尔·卡耐基,说他是这场晚宴中“能鼓舞人”的一个人,更是一个“有趣的谈话高手”。其实戴尔·卡耐基几乎没怎么说话,只是让自己细心聆听,最后却博得了这位知名植物学家的好感。倾听的实质是放下倾听者的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说话者,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对方的喜欢与信任,从而走进对方的心灵。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不觉采用了这种给人所需的方法。比如钓鱼,我们是用鱼喜欢吃的食物,比如说蚯蚓作为鱼饵的,而不是用我们喜欢吃的肉作为鱼饵的,这就是利用了这种给别人所需的原理。
成功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你要是真心地对别人感兴趣,两个月内你就能比一个光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人两年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的确,在交往中,我们有所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只有付出和收获保持平衡时,交际的双方才最愉快。一个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才是最稳定可靠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交往中常常想到“给予”而不是“索取”。
如何做到满足他人需要呢?首先我们要多加观察、勤于记忆。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别人的喜好,倾听别人的谈话,并做到有所记录。最简单的例子,记住对方的名字。尤其是第一次见面,一般会做自我介绍,这时就要记住对方的名字,这是对对方起码的尊重,否则会比较尴尬的。
其次,真诚的关注他人的内心世界。人们面对一些选择和困境时,很需要他人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或是让自己走出心理冲突。这样一方面可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从他人的支持中获得安全感。所以,我们需要真诚地关注他人的内心世界,在他人心理困惑的时候,给予安慰。
最后,要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当属物质需求,所以,满足他人的物质需求是建立联系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但是在满足他人物质需求的时候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比如,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努力为别人的需要提供自己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