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迷手机游戏和其他媒介交流,会导致语言能力的退化么?

 阳光语言 2022-04-28

这个问题分开看

首先,要承认语言能力是可以退化的。

其次,语言退化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手机或其他社交习惯的改变。

在网络上总能看到这类标题的文章,“父母光玩手机不陪孩子 孩子连话都不会说了”、“3岁儿童日均屏幕超2小时 过度或致语言能力下降”、“研究证明:婴幼儿玩手机或致语言功能发育迟缓”。

语言退化是怎么回事

人类学家认为,学习使用语言是我们的一种本能,而且语言能力是可能出现退化的,除了脑部或其他功能器官的意外损伤原因外,主要功能器官的停止使用或过低使用频率,都会因为减少对脑部语言思维刺激,出现整体语言能力的衰退,

比如长时间不说话,首先口腔内构音器官可能会退化,长时间不交流,也可能使语言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有所下降,我们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书写能力,记忆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语言逻辑思维甚至出现混乱。

手机游戏和其他社交方式是不是语言退化的罪魁祸首呢?我想我们应该从完整的角度看待问题。

语言环境是影响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处于全民手机的时代,不管大人小孩,对手机的依赖性超出了年龄和时间的限制,手机作为一种智能工具,带来巨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恐惧,尤其表现在幼儿教育方面。

那些被认为是手机或社交软件带来的影响?

视力问题:长时间使用手机或电脑,引起近视或其他视力异常。

身体发育问题:长时间用不正确姿势使用,导致脊椎弯曲,肌腱膜炎等。

语言沟通问题:缺少口语练习,缺乏语言交流能力。

性格发育问题:沉默寡言,兴趣单一,沟通能力差。

这些都是很多孩子通病,而病因却一概归到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身上。

一位国外的儿童教育学家是这样看待问题的。

对于当下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有三个恐惧。

一、屏幕是被动的,它会让我们的孩子,不愿意起来动一动。

二、在屏幕上玩游戏时浪费时间。孩子没法专注在教育上。

三、这些屏幕把我的孩子和现实世界隔离了。

不可否认,各种科技产品从理念到实践,确实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圈,每个孩子的周围都有无数个信息端口,他们能够看到、得到的各种信息是20年前无法相比的,对某些新的生活方式产生的依附性、认同感、参与度越来越强,对于这些,一个天性活泼好玩的小孩子又有多少能力去分辨选择呢?恐怕理性的拒绝都是一种奢望。

其实,科技本无罪,庸人自扰之,并不是所有的这些数字媒体都是有益的,恐惧的是那些给孩子们看的内容,更担心的是孩子无法拒绝。

网络既然不是法外之地,那么我们期待着那些内容应该呈现给孩子看呢,对于孩子的网络世界,我们又该如何监管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