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疸是什么?病理性的黄疸的症状,中医视角的黄疸辨证分析

 岐黄孙生 2022-05-02 发布于贵州

黄疸又称“黄瘅”,是以眼睛(眼白)黄、周身皮肤发黄和小便黄赤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

以眼睛(眼白)黄为重要特征和主要诊断依据,一般先从目黄开始,继则遍及全身。

黄疸病在《黄帝内经》被称“黄疸”,以后历代医籍中有“黄瘅”、“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阳黄”、“阴黄”、“急黄”、“瘟黄”等名称。

一、病因病机

黄疸的发生,根本原因在脾胃,直接原因在于肝胆,由于胆汁不循常道,要么溢出于肌肤,或者上蒸清窍,或者下注膀胱,则发为黄疸。而肝胆疏泄不利的原因则常常因为脾胃运化失司,湿浊蕴聚,所以说黄疸病根在脾胃,源于肝胆。

(一)时邪疫毒,外感因素

  时邪疫毒、湿热外邪,蕴结于中焦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胆疏泄不及而外溢,则见小便身目发黄。

(二)饮食所伤,饮食因素   

  饮食不节,伤及脾胃,食物污染,嗜酒过度,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寒凉,或者饥饱无度,酗酒,劳倦太过,损伤脾胃,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随血溢于肌肤,发为目黄、肤黄、小便黄的黄疸病证

由于致病因素不同,个体体质的差异,表现为湿热和寒湿两个方面。

若因湿热所伤,或素体胃热偏盛,则湿从热化,湿热相交,由脾胃而熏蒸肝胆,胆热液泄,表现为阳黄证候。

若因寒湿伤人,或素体脾胃虚寒,则湿从寒化,寒湿郁滞中焦,致使中阳不振,脾气壅遏不运,胆汁为湿所用,表现为阴黄证。

(三)毒袭血伤

 药毒、蛇毒等侵袭血脉,伤血败血,使赤色血液损坏而变为浊暗之色,泛溢肌肤等处,而为黄疸。

(四)脾胃失运,内伤因素

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病久不复,以致脾胃运化失司,气血亏虚,血败而不华色,发为黄疸。

(五)血瘀,内伤因素

积聚、臌胀日久,或因蛊虫阻塞脉络,导致气血阻滞,形成血瘀,阻滞胆道,肝胆疏泄失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成为黄疸。

二、辨证要点

(一)辨黄疸性质

阳黄以湿、热、毒为主,其病程短、发病急,黄色鲜明,身热、口苦、胁痛,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阴黄以湿、寒、虚为主其病程长、发病缓,黄色晦暗,疲乏、纳少、腹胀,舌质淡胖,脉象沉细。

如果疫毒、热毒外侵,入于营血,则成急黄,身黄如金,发热昏迷,吐衄斑疹,属阳黄范畴。

如脾虚血亏,病程日久,则成虚黄面色萎黄,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属阴黄范畴。

(二)辨病势轻重

主要以色泽变化为标志。

黄疸颜色逐步加深者,病情加重;颜色逐步由深变浅者,则病情减轻。黄色鲜明,神清气爽为顺,病轻;黄色晦暗,烦躁不宁则为逆,病重。

(三)黄疸和萎黄病

黄疸主症为身黄、目(眼白)黄、小便黄,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而胆汁外溢。

现代医学有一种萎黄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钩虫性贫血),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与黄疸病类似,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肌肤失养。这种皮肤黄,小便黄,但是眼睛不黄的,不是黄疸病。

三、证治方药

(一)阳黄

1.湿热蕴蒸,热重于湿

(1)【主证】眼睛、皮肤发黄,鲜明如橘皮色鲜明,发热胁痛,口苦、口渴,恶心呕吐,心中懊侬( 胸膈间自觉有一种烧灼嘈杂感的症状),身倦无力,厌恶油腻,小便短少深黄或短赤,大便秘结,大便干结,或有腹胀,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2)【病因病机】湿热熏蒸,蕴结肝胆,困遏脾胃,胆汁溢泄肌肤而成。

(3)【治法】清热利湿,通利二便。

(4)【方剂】茵陈蒿汤(《伤寒论》)合栀子柏皮汤(《伤寒论》)加减。茵陈蒿(煎汤代水)30~90克,山栀10克,大黄10克,黄柏10克,车前子(包)10-15克,滑石(包)10~15克,甘草6克。

方义:茵陈蒿为清热利湿退黄的主药,山栀、黄柏清热,大黄通便泻热,车前子、滑石、甘草利小便。

2.湿热蕴蒸,湿重于热

(1)【主证】眼睛、皮肤发黄,但不如前者1鲜明,无发热或身热不扬(病人自己感觉发热,按摸病人肌肤,但是不是很热的一种症象),头重身困,胸脘痞闷,呕恶,厌油腻,腹胀便溏,苔厚腻或淡黄,脉濡数或濡缓。

(2)【病因病机】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而溢泄肌肤,致生黄疸。

(3)【治法】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4)【方剂】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加减。茵陈蒿30克,藿香10克, 苡仁15~30克,白蔻仁3~6克,石菖蒲10克,连翘10克,黄芩10~15克,滑石(包)15~30克,甘草6克。

方义:藿香、白仁、石菖蒲芳香化浊,茵陈蒿、连翘、黄芩、滑石、甘草利湿清热退黄, 仁健脾利湿。

3.热毒炽盛

(1)【主证】发病迅速,黄疸急骤加深,身目呈深黄色或者金黄色,高热口渴,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腹胀胁痛,小便深黄甚至不通。或鼻衄(鼻出血)、齿衄(牙出血)、呕血、便血、身发斑疹,或嗜睡昏迷,出现腹水,舌红绛,苔黄褐干燥,脉弦数或细数。

(2)【病因病机】热毒疫邪入侵,深入营血,内陷心包,属于急黄重证。

(3)【治法】清热解毒,清营凉血。

(4)【方剂】千金犀角散(《备急千金要方》)合清营汤(《温病条辨》)加减。水牛角30克,黄连10克,山栀10克,大黄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      丹皮10克,赤芍10克,茵陈蒿30克。

方义:水牛角代替犀角清营凉血,黄连、山栀、大黄、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地、玄参、丹皮、赤芍凉血养阴清热,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

4.胆道阻滞

(1)【主证】黄疸出现较快,右胁疼痛剧烈,常放散疼痛到肩背,或有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纳呆恶心,腹胀,大便色淡灰白,小便短少黄赤,舌红苔黄厚,脉弦数。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2)【病因病机】热邪蕴郁胆腑,胆失通降,肝失疏泄,胆汁溢泄肌肤而成黄疸。

(3)【治法】利胆清热,疏肝退黄。

(4)【方剂】大柴胡汤(《伤寒论》)加减。柴胡15克,黄芩15克,法半夏10克,赤白芍各15克,大黄10克,枳实10克,茵陈蒿15-30克,甘草6克。

方义:茵陈蒿、大黄利胆清热,柴胡、半夏、黄芩和解退热,柴胡、枳实、赤白芍、甘草疏肝理气。

(二)阴黄

1.寒湿阻遏

(1)【主证】眼睛皮肤发黄,晦暗如烟熏色,神疲乏力,畏寒肢凉,食少纳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闷腹胀,四肢困重,形寒肢冷,小便不利,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2)【病因病机】寒湿中阻,脾阳不振,升降失司,清浊相干(相互影响),肝胆失于疏泄。

(3)【治法】温阳健脾,散寒除湿。

(4)【方剂】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合茵陈四苓散(《医学传灯》)加减。茵陈蒿15~20克,白术15克,淡附子10克,干姜6克,肉桂3~6克,党参10~15克,甘草6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

方义:附子、肉桂、干姜温阳散寒,茯苓、白术、党参、甘草健脾益气,茵陈蒿、泽泻、猪苓、茯苓利湿退黄。

2.脾虚血亏

(1)【主证】面目、肌肤发黄而无光泽,身倦,神疲乏力,心悸(主观上感受到心脏跳动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气短,失眠,食少纳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头晕,爪甲不荣( 灰暗,缺乏光泽),大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

(2)【病因病机】脾气不足,气血亏损,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目肌肤淡黄,晦暗不泽。

(3)【治法】健脾益气养血。

(4)【方剂】归芍六君子汤(经验方)加减。:党参10~15克,黄芪10~15克,茯苓15克,白术10~15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方义:方用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半夏、陈皮和胃调中。

3.淤血停积

(1)【主证】眼睛皮肤发黄晦黯,面色青紫黯滞或者黧黑,胁下有积块,疼痛不舒服,皮肤可见紫红色蛛纹丝缕,或小腹胀痛而小便反利,或有低热,大便黑,舌青紫或有紫色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2)【病因病机】久病入络,肝气郁滞故胁痛,肝血瘀阻而致积。

(3)【治法】活血化瘀,理气疏肝。

(4)【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柴胡10克,赤白芍各10~15克,枳壳6~10克,甘草6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当归10~15克,川芎6~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川棟子10~15克,泽兰10~15克,水红花子10克,茵陈蒿15~20克。

方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白芍、丹参、泽兰、水红花子活血化瘀,柴胡、枳壳、川棟子郁金理气疏肝,茵陈蒿退黄。

四、黄疸病 鉴别分析

(一)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

两者虽同为湿滞中焦,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但湿热发黄属阳黄,其色鲜明如橘皮,寒湿发黄属阴黄,其色晦暗如烟熏;湿热发黄病程较短,寒湿发黄病程较长;湿热发黄舌苔黄腻,寒湿发黄舌苔白腻;湿热发黄脉滑数或弦数,寒湿发黄脉沉迟或濡细。根据发黄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两者显著不同,比较容易鉴别。

(二)热毒发黄与湿热发黄:

两者同属阳黄,黄色鲜明。热毒发黄又称“急黄”、“瘟黄”,为感受时行疫疠而致,其病情较重,身目呈深黄色;湿热发黄,起病缓慢,黄疸逐渐加深,或有发热,或无热,口干口苦,心中懊侬,病在气分。

热毒发黄则必见高热,大渴欲饮,烦躁不安,或见神昏谵语,邪入营血,舌红绛,苔黄褐,可见鼻衄、齿衄、呕血、便血、身发癍疹等症。病重者迅速出现精神不振,昏迷。

(三)瘀血发黄与寒湿发黄:

两证同属阴黄,有起病缓慢,黄色晦暗、无泽等特点。但两者病机及临床表现不同。

瘀血发黄,病因常由肝郁气滞,日久成瘀;或因湿热黄疸迁延不愈,湿郁气机不利,瘀积肝胆,胆汁疏泄失职而发黄。

临床特点:黄疸晦暗,面色黧黑,皮肤有蛛纹丝缕或岀血癍,胁下有癥块疼痛等瘀血内阻的症状。

寒湿发黄则以形寒肢冷,困顿,纳呆,腹胀便溏,苔白腻,脉迟等寒湿内阻为特点。瘀血发黄病情比寒湿发黄更为顽固缠绵,不易速愈。

(四)脾虚血亏发黄:

本证由劳倦内伤或久病使脾胃虚弱,气血亏损,肝失所养,疏泄失职,胆汁外溢而发黄,又称“虚黄”。

辨证要点:全身皮肤发黄,其色黯然不泽,且伴头晕、心悸、失眠、肢倦乏力,食纳不佳,气短神疲,大便溏薄,小便色黄,舌质淡,脉细弱舌淡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脾虚血亏所发生的这种黄疸病,与肝胆没太大关系,这种黄疸的发生机理是:脾气虚弱,生化无力,统血无权,血液败伤于血管之内,血不华色而使目睛、皮肤、小便色泽变黄。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

一般来说,治疗黄疸病应以祛湿利小便为大法。但此型黄疸与湿邪无关,故不可用利尿法治疗,应为健脾温中,益气养血。

五、中成药和验方

(一)中成药:

1.鸡骨草冲剂、溪黄草冲剂。(适用于阳黄);

2.清开灵注射液、大黄蟅虫丸。(适用于急黄);

3.鳖甲煎丸、紫参保肝冲剂消炎利胆片。(适用于阴黄);

4. 安宫牛黄丸。(适用于急黄);

5.五灵丸。(适用于阴黄淤血停积)

6.垂盆草颗粒。(适用于阳黄)

7.十全大补丸、小建中颗粒、黄芪建中丸。(适用于阴黄脾虚血亏)


(二)验方

1.绵茵陈、金钱草、丹参、板蓝根、茯苓、薏苡仁各30g,郁金、柴胡、败酱草、甘草各10g。水煎服(适用于热重于湿型阳黄);

2.赤芍30~60g,大黄10~30g,绵茵陈、板蓝根各30g,泽兰、车前子各15g,郁金12g。水煎服(适用于热重于湿型阳黄)

3.茯苓15g,白术12g,泽泻15g,郁金12g,山楂18g,丹参15g,白背根、绵茵陈、鸡骨草、虎杖各30g。水煎服(适用于湿重于热型阳黄)

4.茵陈60g,栀子10g,大黄30g,郁金15g,连翘15g,枳壳15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金钱草30g,薏苡仁30g,黄芩10g,黄柏10g,牡丹皮10g,青黛3g(冲服)。水煎,2次分服,每日2剂(适用于急黄);

5.绵茵陈、党参、黄芪各30g,冬瓜皮、木通各15g,茯苓、当归各12g,熟附子、鸡内金、枸杞子、干姜、白术、泽泻各10g,石菖蒲6g。水煎服(适用于阴黄)。

(三)外治方

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六、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即新生儿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出现黄色的证候。因多与胎孕因素有关,所以也称之为“胎黄”或“胎痘”,属于血疸范畴。

其中属生理性的,多在数日内自行消退,精神状态亦佳,一般不需要治疗。属于病理性的,黄疸出现早,消退晚,或日益加深,并兼见其他症状。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由母亲平素蕴积湿热邪毒,传于胎儿。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温热内蕴,交蒸于内,透发于外,因而出现面目皮肤发黄之证。

如果热重于湿,则黄色鲜明;湿重于热,则黄色不甚鲜明,属于阳黄。

如是阳虚体质的患儿,或黄疸失治,迁延日久,正气不足,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湿邪从寒而化。

寒湿阻滞气机,也可发生黄疸。这种黄疸色泽晦黯,兼有神疲便溏等证,属于阴黄。

(一)阳黄

【主证】黄疸颜色鲜明,精神尚可,或有发热,小便深黄,大便秘结,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

(二)阴黄

【主证】黄疸颜色晦黯,精神不振、四肢欠温,大便灰白或溏,苔白腻。

【治法】温健脾湿。

本账号分享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随意试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