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心脏瓣膜选择中国共识

 zhzdragon 2022-05-05 发布于山东

每年,接受心脏手术换瓣的患者不少,比如在我国每年就进行约6万例心脏瓣膜手术,但是尽管这样极大地改善了患者远期预后,但人工心脏瓣膜尚不完美,如何更好个性化选择更适合患者的人工瓣膜?

近日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病外科学组发布的《心脏瓣膜外科人工瓣膜选择中国专家共识》给出了指引。

共识指出,如果患者无法持续进行瓣膜置换术后高质量的抗凝治疗,使用生物瓣膜是合理的,包括抗凝禁忌证或高风险、患者自身依从性差、生活方式或个人意愿等原因。

但最主要因素是患者的个人意愿、年龄、预期寿命、抗凝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合并症及其未来再次手术的风险。

外科换瓣手术:60~65岁是分界线

对于年龄小于60岁且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在接受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且无抗凝禁忌证或高风险时,建议使用机械瓣膜。

年龄60~65岁接受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且无抗凝禁忌证或高风险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个人意愿选择机械瓣膜或者生物瓣膜。

而一旦超过65岁,需要接受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就建议使用生物瓣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70岁为界

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总体上以70岁为分界线。

共识建议,外科手术极高危,或中、高危且年龄≥70岁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合理的(Ⅰ,A)。

外科手术低危(STS评分<4%)且年龄≥70岁的患者,TAVR是合理的(Ⅱa,A)。

年龄60~70岁的患者,由心脏团队根据外科手术风险及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Ⅱa,B)。

在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 版)中,外科手术中、低危且年龄≥ 70岁和60~69岁患者经过临床综合评估认为更适合行 TAVR 手术者,为相对适应证。

共识还称,国内患者在依据年龄选择瓣膜种类时,年龄门槛应略低于欧洲指南。

50~65岁需要接受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中,使用哪种类型的瓣膜仍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临床上需要临床医师结合瓣膜耐久性,出血与栓塞风险与患者共商决策。

对于未来可能妊娠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妊娠相关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置入机械瓣后的抗凝治疗风险和生物瓣耐用性差的问题。

图片

来源

[1]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瓣膜病外科学组. 心脏瓣膜外科人工瓣膜选择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2, 38: 138-145.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2021 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 12-22.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2.01.003.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