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拔出萝卜带出泥”谈《金匮》“风湿俱去”

 医文杂谈 2022-05-08 发布于河南省

首先在宋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收录了“痉湿暍病脉证治”篇,《金匮要略》中更全面一些。

图片

痉湿暍

在“痉湿暍”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这段话到底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先试着翻译一下:人体感受了风湿之邪,风邪与湿邪郁阻交争于体表,阻碍了荣卫之气正常的敷布,导致遍身疼痛,又加上这时候又是阴雨不止的天气,医生说可以用发汗的办法(来治疗),但是发汗后病却没有好,为什么呢?

回答是:发汗,不得其法,不注意调摄,使身体大汗出,出大汗,但是呢?仅仅是把“风邪”除去了,而“湿气”还在,因此病没有被治愈,需要注意:治这种病需要发汗的,要让身体遍身微微出汗,全身微似有汗,这样的话,风和湿就都除去了。

然后我尽量用生活中的话来试着讲解一下:为什么出大汗的时候,风邪除去了,而湿邪还在呢?

两个原因:第一,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主动,属阳;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着而趋下,偏静。二者一阳一阴,一动一静,故发大汗,为太过,风为阳,很快被赶跑,就像“拔出萝卜”一样,干净利落;而湿呢,其性黏腻,如黏土一般,容易拖泥带水;因此,治疗的时候,需要“拔出萝卜”,还需要连带的“带出泥”,那就只有,微微缓缓的发汗,让身体微似有汗,这样,既能“拔出萝卜”,还能够尽可能的“多带泥”,如此才可以使“风湿俱去”。

图片

带的泥少——但风气去,湿气在

图片

带的泥多:风湿俱去也

第二:注意条文中还有一个语境“值天阴雨不止”,说明当时环境也是湿重的,发汗太过,腠理容易空虚,正气容易被耗损,那么就容易出现,荣卫之气不能固守的情况,如贼去而城空,那“阴雨不止”之环境下的湿邪、风邪、寒邪,容易乘虚而入,反倒得不偿失。

图片

贼去而城空:则外邪易于趁虚而入

所以我们看,《伤寒杂病论》语境中的发汗,都是“取微似汗”、“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原因就在于此。需要我们引起充分的重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