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热论》汇讲 | 第二条

 九劫涅槃 2022-05-14

第二条: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这一条紧接上条,阐述的是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并指出了温邪在表及其挟风挟湿的治疗

本条《温热经纬》注解甚明:“伤寒邪在太阳,必恶寒甚,其身热者,阳郁不伸之故,而邪未化热也。传至阳明,其邪化热,则不恶寒,始可用凉解之法。若有一分恶寒,仍当温散。盖以寒邪阴凝,故须麻桂猛剂。若温邪为阳,则宜轻散。倘重剂大汗,而伤津液,反化燥火,则难治矣。始初解表用辛凉,须避寒凝之品,恐遏其邪,反不易解也。或遇阴雨连绵,湿气感于皮毛,须解其表湿,使热外透易解。否则,湿闭其热而内侵,病必重矣。其挟内湿者,清热必兼渗化之法,不使湿热相搏,则易解也。”

程门雪常说叶天士为张仲景探骊的珠第一人,确实温病学家对于《伤寒论》有很深的见解,颇多难解条文可从温病著作中寻找答案,如小柴胡汤治疗热入血室,叶天士言“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并详言“如经水适来适断,邪将陷血室,少阳伤寒言之详悉,不必多赘。但数动与正伤寒不同,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参枣扶胃气,冲脉隶属阳明也,此与虚者为合治。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宗陶氏小柴胡汤,去参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再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蒲灰散治疗“厥而皮水者”,当读至叶氏“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论述则可豁然开朗。

回归本条,也是可以看出叶天士是深明伤寒郁阳化热之理的,故言“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并提出温病与伤寒的差异——“温邪则热变最速”。因为寒为阴邪,寒邪束表,常留恋于表而呈卫阳被郁的表寒证,必经“寒邪郁阳”——“阳郁化热”的过程逐渐转化为里热证;而温为阳邪,性属热,无需化热过程即表现为热证,其传变速度较快,可内传入里乃至逆传心包。吴又可在论述瘟疫发热时曾指出“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瘟疫论·上篇·急证急攻》。当然这里的温邪主要指“温热之邪”,如系湿热邪气则传变较慢。

温邪在表,法主辛凉,这本是人所共知的,但现今临床者往往一见发热或为炎症所蒙蔽,而乱投苦寒之品,这是违背“辛凉”的原则的。何廉臣指出“温热发汗,虽宜辛凉开达,而初起欲其发越,必须注重辛散,佐以轻清,庶免凉遏之弊”。

还需注意的是温邪伤人,有时兼夹他邪为患。因此,叶氏提出温邪夹风和夹湿的治法,他说:“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温热夹风即风热病邪,此病邪由风和热两种病因合成,为常见的温病病因,该邪气容易导致肺系病证,出现热、咳、喘,也可出现风邪攻上的鼻塞、流清涕,见风出清泪等证。温夹湿即为湿热病因,此邪由湿和热两病因合成,容易导致脾胃肠病证,出现纳呆、恶心、呕吐、胸脘痞满、舌苔腻等。在治法上,复合病因需要复合治法,如上面说的风热病因,针对风和热两种病因,就要选用祛风和清热两种治法,既能祛风又兼有清热作用的药物为首选,如条文中说的薄荷、牛蒡子即具备疏风泄热双重作用。复合病因湿热之邪,亦须祛湿与清热治法同用,既能祛湿又能清热的药物如滑石等,即有此特点。

目前临床上有些医生,见到发热、咽痛、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不考虑风之病邪,只用清热或用解毒之法,则风邪不除;见到发热、呕吐、苔黄腻、脉濡数等,若不考虑湿之病因,单用清热,则湿也不解。

温邪除了可兼风、兼湿外,尚可兼寒,这类情况主要见于伏气温病,如《通俗伤寒论》“风温伤寒”、“春温伤寒”即是。何廉臣言:“伏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而为内热外寒之证者,予治甚多,重则麻杏石甘汤加连翘、牛蒡、桑叶、丹皮,轻则桑菊饮加麻黄,惟麻黄用量极轻,二分至三分为止,但取其轻扬之性,疏肺透表。”在临床上这种感寒动温的现象也非常常见,不少素有内热,突受寒邪而发病者。

 【案例】杨某,女,32岁。20218月30日就诊。2天前出现鼻前长一米粒大小的疮疡,按之痛,就诊前晚又进食螃蟹,后出现咽痛,吞咽也有不适感,伴有咽干,口干稍苦;头痛,前额及两侧胀痛,有时呈跳痛,休息后仍无缓解,恶风寒,汗出多。二便平。脉细,寸偏浮;舌偏红,苔薄黄,咽偏红。

薄荷8g(后下),青连翘15g,炒栀子5g,桔梗10g,生甘草6g,枯黄芩10g,炒白芍15g,玄参15g,干葛15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羌活8g,柴胡10g,5剂。

服药至第2天时随访,服药当晚出现呕吐,头痛即大减,第二天吹风时仍有不适。尽剂后诸症痊愈。

 因此,临床上见到温病病证,复合病因尚需采取复合治法思想,不可不知。

除了考虑外受邪气的复合病因外,治疗外感病要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还需考虑在内有无邪气夹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盖无形质之邪,每惜有形质者以为依附,必须坚壁清野。”再如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指出:“凡伤寒用正治法,而其病不愈,或反加重者,必有所夹而致,或夹食、或夹痰、或夹饮、或夹血、或夹阴、或夹哮、或夹痞、或夹痛、或夹胀、或夹泻、或夹痢、或夹疝、或夹痨、或夹临经、或夹妊娠、或夹产后,必先辨明因证,刻意精别,用药庶无差误。”此说符合临床实际。治疗上“但清其火,不去其物,何以奏效,必视其附丽者为何物,而于清火诸方加入取消痰滞瘀积虫等药,效始能捷。若无所附丽之伏火,但为血郁所化者,自以清其络热宣其气机为第一要义”。如风寒挟食用厚朴七物汤、五积散,风热挟滞用薄槟散、凉膈散加减;伤寒夹饮用小青龙汤,湿温夹饮用香附旋覆花汤等。

又除考虑邪气外受或内有兼夹外,还需以正气为念,尚有体虚之人感温,治法又当别论。俗言“伤寒偏死下虚人,伤风亦有戴阳证”。叶氏于论中不乏此类论述,叫人兼顾正气,用药不可太过,如第四条“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第九条“如面色白者,需要顾其阳气…面色苍者,需要顾其津液”,后文还将提及。关于此种思辨,尚可参考前文 读书笔记 | 伤寒也有补法——读《张氏医通》有感

下附宋爱人《春温新绎》,权当举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上可知治疗外感病还需细察精详,首先应辨别所犯何邪,有无其他邪气相兼致病;其次还应辨别素体有无邪气作为内应狼狈为奸;最后还要考虑禀赋之虚实,正气是否充盛。如此诊断全面,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图片

《温热论》汇讲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