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瓦米·拉玛谈:生命的层次

 西一里2l6sluho 2022-05-15

西方科学的进展迫使我们缓慢却很确定地接近一个观点。我们逐渐发现,不可能只研究生理(physical)而不去觉察非物质现象(或称「能量」)。我们藉由开始研究生理学,来终结对解剖学的研究;我们藉由开始研究器官之间的整合,来终结生理学,而这层次的生物作用总是跟能量有关。

牛顿物理学家只对机械动作有兴趣,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去了解:一个身体的移动如何与另一个身体相关联,或如何受其影响。然而,到了20世纪,电磁学变得极为重要,例如对核能的研究。越来越多科学家开始问:“物质与能量之间有何关系?能量到底是什么?假如我们看不见能量,且它又是非物质的,那么探讨能量是不是不科学?”

很明显的,能量至关重要,它促成我们移动,它让灯泡发亮,就在一个世纪以前,我们完美的内燃机燃烧煤炭来产生蒸汽并推动活塞,而现今的机器变得更加精细,促使能量藉由通过最精细的集体电路来实现电子奇迹,我们该如何去了解这个现象呢?

文章图片1

爱因斯坦抓住这个问题,并开创了出:E=mc²,用这个答案来定义出能量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他又陈述能量与物质之间具有可互换性,物质可以被转换成能量。它最戏剧性的应用,就是原子弹爆炸摧毁日本的整座城市。爱因斯坦的方程式也陈述能量可以被转换成物质,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转换流程是双向流动的。

气(prana)

在梵文中,涉及能量的功能层次被称为「气」(prana),几世纪前的高深冥想修习者发现:不止身体与「气」有关,「气」还与较高层次的心念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凭直觉确认了心念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我们体验到无比的活力与清晰的思绪,有时候又经历到「心灵枯竭」,缺乏心理能量。各种心理学派已经将这种现象制定出更精细的描述用词,例如弗洛伊德就称它为「力比多」(libido,表示一种性力、性原欲,即性本能的一种内在的、原发的动能、力量)。

文章图片2

按照古老的瑜伽经典「奥义书」的描述,人类生命的存在可分为多个相互连接且有连续性的实质存在层次,包括:身体(肉身层或食物层),气身层(能量层)、意身层、识身层及乐身层,这些不同层次的存在层层堆积。

假如心念希望影响身体,它就去改变能量或生命能量「气」的流动来完成。假如身体想改变心念,也会藉由改变能量流的方式来完成,进而依序对心念产生影响。

「气」被视为身体细胞与心念层次之间的重要链接,我们之所以称「气」为生命关键要素的原因,在于能量是生命与活力的基础。当人在死亡之际,生命能量「气」涣散,虽然躯体犹存,但「气」已经走了。

在这里,我们回归到谈「呼吸」一事,因为呼吸是「气」的载具。当某人死了,生命能量离开他的身体,我们就说这个人「断气了」;当某人增加心理能量、提升创造力时,我们就说这个人「得到了灵感」(inspire,在英文中也有「吸气」之意),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我们便已直觉地承认了灵感、呼气和能量,对生命及创造力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3

但是,这项有关人类存在的关键领域,却在西方对人类的研究中缺席。等我们停下来思考它,会发现这是一个奇妙的情景,因为如果说呼吸确实会影响身心两方面,则呼吸的节奏及速度不仅会反映一个人的生理状况,也必然对于创造出该状况有所帮助;呼吸也是一个人的情绪与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因为我们可以从呼吸来判断一个人的情绪与心理状态。瑜伽士有时仅是单纯地藉由观察对方的呼吸品质就能“读取”对方的心理状态。

我们经常面对如此显而易见的资讯,却总是会忽视它。某些简单明了的讯息持续不断的发生,就像在免费赠送出我们身心状态的秘密一样,却没有人注意到。人类最迷人的资讯被揭露广播,却没有人愿意接收。

我们的思绪经常很忙碌,就如同在脑袋里面玩弄古玩一样。我们将思绪视为最亲密的宝藏,这无疑是因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几乎都压倒性的与外在的物质世界有关,而思绪就是让我们有意识地处理自身经验,并与外在世界互动的手段。

文章图片4

然而,假如我们开始去觉察「气」并研究它,会发现它就像身体和心念一样复杂,例如,有不同特质的「气」及不同的能量流动模式。这些不同能量在质与量上的差异都很大。

在奥义书里,能量层被描述为:身体内的第二层身体,称为「气身层」。它的形状依循着肉体的外形。当我们相互注视时,要是能看穿彼此的身体,便能感知到精微、充满能量的气身。

不只是生化物质在体内的腺体、血管及呼吸通道之中被推移,能量状态的改变也同时发生,能量在一处被消耗掉,又在另一处产生或被储存,从这一点流动到那另一点,因此我们才称之为「能量流」。假如我们可以退后一步,去看看这些持续移动的景象,就能制造出整体能量的波动图。即使我们大部分人没能力做到这一点,仍然可以理解这些能量流动现象正在不断地发生了。

内在能量流是如此精巧地错综复杂,一些专家花费一生在探索它。在瑜伽的传统古籍中,有整部书都在谈论此议题,这些古籍描述「气」有五大形态,每一种形态都各司其职。对于气身层的剖析极为复杂,其中包括名为「气脉」(nadis)的能量通路,而精微的生命能量就在气脉中流动。

文章图片5

接下来的问题,我们的「气身」如何进行能量调节?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答案,就能开发某些能力来有意识地控制它。瑜伽士声称,在控制能量流动方面,有许多变数会对能量控制模式产生影响。例如,当我们收缩手臂的肌肉时,全身的能量流都会改变来适应这个新状态。其中「呼吸」这项功能对于能量流有着最集中、最关键的影响。

呼吸带入氧气以供给燃料并交换能量。其速度,节奏,线路及深度,都会对身体能量的产生方式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这又决定能量是否以规律频繁,或是短暂爆发,或以长且和缓的波动方式,来建立为身心充电的脉动模式,如果我们可以画出波动曲线,就可以描绘出某人在某一特定当下的充电输入频率和振幅。

呼吸时时刻刻都支持着身体的运作,塑造能量流动模式。假如我们能抓住这个重点,可以理解呼吸的能量充电效应,对于支持身体不同部位的新陈代谢流程的重要性,就能开始理解身体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呼吸所创造,又是如何依赖呼吸流程。伴随每一次呼吸,能量就以波浪形态流经身体,持续不断地塑造并重组能量模式,构成「气身」。

文章图片6

假如我们才能够这个观点看生理学,会开始了解身体(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主要的关注对象)对内在基础能量场而言,实际上是次要的。能量的流动,创造,支持及维持了整个身体组成的运作。倘若能量模式大幅改变,身体也会随之变化。假设能量模式的变动剧烈,身体可能会被彻底转变地更好或更坏。

人的身体会改变,但通常仅是微小的改变。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其能量模式已经定型并自我支撑,因为呼吸习惯通常深植于人的生理系统中,且具有自主的动能。

然而,当每个人坐下来并有意地关注在呼吸上时,他们逐渐开始注意到身体功能的改变,在某些状况下,甚至会改变身体的外貌。当人们经历对能量流动有重大影响的生命体验时,相同的情况也会发生。一次震惊、受伤或某种创伤的经历,可能造成身体的改变,例如,体重减轻,肤色改变或脸型与外形的改变。

文章图片7

如果因为能量模式的变动,而造成身体某种部位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则这个部位终将会生病,甚至死亡,也可能造成生理机能退化或产生恶性肿瘤。某种疾病会开始变得明显,是因为细胞组织若缺少了能量的供应而变的无法正常运作。

换一个角度来说,假如某人的左腿被截肢,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之后,他可能感觉左腿仍然存在。有医学报道指出,某些病人那被截断的肢体仍然能够感觉到疼痛的现象;病人可能感觉腿部不舒服或是放错位置,因为腿断处的能量结构模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来重组。某些动物就有能力让断肢重组,这似乎就是根基于坚持让能量流到已经被截断的身体部位所造成的。生理组织围绕着隐藏在其背后的能量场而结晶重生。

在一片树叶掉落之后,其能量模式仍然会完整地维持一段期间,这个现象已经被克里安摄影术(Kirlian photography)所证实。若此种能量模式可以被维持的时间够长,很可能掉落的叶子就会再长回去。事实上,某些植物的确有这种再生的能量。若少了支持在其周围的能量场,细胞又如何知道要从何处长起?

文章图片8

相同的原理,很明显地发生在动物世界:一颗受精卵在经过滋养后,长成一个完整的动物或婴儿。我们倾向于将这个现象简单地解释为:是因为细胞分裂、再分裂,最终开始区隔出不同的器官。但是问题是:它如何做到?某些细胞如何知道它应该变成脑神经元、肌肉或是骨骼?指引该细胞的资讯想必是隐藏在染色体内。然而,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结构。瑜伽的理论声称:答案就在于每一个细胞周遭都预先存在的能量场,是能量场让细胞塑造成形。

假如「气」能够产生物质层面的现象,那么我们接下来该怀疑的是:是什么东西在控制「气身」?

根据奥义书的说法,「气身层」(pranayama kosha)是受到人类存在更深、更基本的「意身层」(manomaya kosha)所主宰。这层心念领域比「气身层」更精微,更难以辨认、观察与衡量。然而,你、我每个人都能体验出当下我们的心念正在行使其职责。

当我们考虑到这些瑜伽概念,便会发现人类似乎以某种方式链接了身体与心念之间的神秘间隙。这些观念和我们平常的想法不太和谐,却又是真实存在的。为了要了解这个矛盾,我们必须更深入地探讨瑜伽士和西方人之间,对宇宙与人类的观点差异。

下一篇,关于宇宙的气息,与人的呼吸气息,以及瑜伽士为何如此重视「呼吸之学」。

源自:《调息:呼吸的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