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落雨如诗

 南浦溪文摘 2022-05-16

图片


文 / 危砖黄

(此文最初发表于2015年5月12日《福州晚报》副刊《兰花圃》)

    下雨了,在福州,且呆看,且呆想。

    看到吗?烟雨中有个身影,从郊野走进坊巷。他是一位唐朝诗人,名叫杜荀鹤,他旅居福州的时候,深切地感到福州通往外界的旅途的艰难,同时又掩饰不住对福州秋雨秋色的喜爱,于是吟咏道: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闽中秋思》

    在福州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福州作为一个东南海滨城市,雨水充沛,四季花木茂盛,基本上不会像北方那样出现冰雪封冻的天气。诚如晚唐诗人韩偓在他的《登南台僧寺》(有版本题作《登南神光寺塔院》或《南台怀古》)诗中所写: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每到寒食清明时节,福州雨水特别多。蔡襄,北宋一代名臣,大书法家,曾经两度出任福州太守(知州),他在《寒食西湖观竞渡》中写道:

    山前雨气晓才收,水际风光翠欲流。

    蔡襄做福州太守的时候,福州现在的新民路以西、北大路南段东侧、福州第三中学校址一带是一片官家园林,人称“州西园”。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官方会开西园让市民观赏游玩,时间大约一个月。蔡襄曾亲自参加开园仪式,并写下《开西园》一诗:

    风日朝来好,园林雨后清。

    鱼游知水暖,蝶戏觉春晴。

    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

    游观聊自适,不用管弦迎。

    诗中流露出这位地方行政长官在雨后与市民同游园林的一种自适心情,其意境不亚于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两句,更是为蔡诗平添了活泼泼的人气。图片

    唐宋八大家之一、《道山亭记》的作者曾巩,也曾出任福州太守,他的《福州城南》是一首描写春雨春景的名诗,可谓脍炙人口: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这首诗宛如一幅春末郊外景色的速写,笔调轻快流畅,一气呵成。曾巩还有一首《西楼》,也是写雨的: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西楼》写的是海边的雨,是宋诗中不多见的一幅海边风暴图,写得气势磅礴。曾巩在很多地方做过官,但其中靠海的地方只有两处,一是福州,一是宁波(明州),其他任上是不大可能特意住到海边去的。福州诗人、诗评家陈衍认为,这首《西楼》所写,“的是吾乡天气”(《石遗室诗话》卷二十六)。

    福州古称冶城,北宋诗人、同样做过福州太守的闽北建阳人陈轩有一首直接以《冶城》为题的诗: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这是吟咏福州古城的一首名作,传诵甚广。云烟或雾气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的山水画,讲究写意,讲究虚实结合。“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这是典型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图片

    在宋代,很多名人来福州做过太守(知州),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也是其中的一位。辛弃疾写有一批吟咏闽都风光的词作,其中吟咏福州西湖的两首《贺新郎》最为有名,而且,它们都通过雨来烘托福州景色之美,别开生面: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自是三山颜色好,更著雨婚烟嫁。料未必龙眠能画。

        ——《贺新郎》(碧海成桑野)

    有意思的是,800年后,福建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易经专家、古文专家黄寿祺,在1962年的某一天,写下一首诗《久未至西湖,偶忆辛稼轩游西湖词“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之句,因而有作》:

    风雨晴烟罔不宜,稼轩丽句耐人思。

    莫嫌湖比杭州小,恰似西施未嫁时。

    夏日的福州,午后常见雷阵雨,往往连续多日,称“三晡雨”。元代诗人赵文昌有一首《咏福州》,不但写到福州“城绕青山市绕河”的地理特点,而且写出了“三晡雨”的天气特点:

    城绕青山市绕河,市声南北际山阿。

    云来云去三晡雨,霜后霜前两熟禾。

    南亩农人报丰稔,西皋老子亦婆娑。

    肩舆到处皆名刹,时与高人醉踏歌。

    福州自古内河纵横,沟汊遍布全城,又与大江海潮相通,在雨水充沛的春夏季节,不但空气湿冷,河里还会出现水涨鱼跃的景观。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任职福州时写过一首《闽中苦雨》,真切地写出了福州内河纵横、雨过水涨的情景:

    病客如僧懒,多寒拥毳裘。

    三山一夜雨,四月满城秋。

    海瘴连云起,江潮入市流。

    钓竿如在手,便可上渔舟。

    这首《闽中苦雨》,堪称雨季福州的风情画。虽然题为“苦雨”,但苦中有诗意,写到最后,苦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诗人不由自主地向往这个地方的一种特别的情趣:钓竿如在手,便可上渔舟。让人舒眉一笑。

    三山一夜雨,四月满城秋。对此,清代杭世骏《榕城诗话》云:“未至闽中,不知此诗之妙。”

    福州的雨,如诗般洒落;福州的诗,浸润了雨水。

    雨,下吧,在福州,可呆听,可呆享。

图片


福州有多美,诗文告诉你;福州诗文有多美,砖头告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