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一)

 宝妞 2022-05-1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曾任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国家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推出的首位名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1995年8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应邀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观摩和讲学数百场,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出版《于永正“小学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和国家教育部组编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于永正与五重教学》等教育专著。

于永正老师于2017年12月8日逝世,享年77岁。谨以此经典语文课堂实录致敬于永正老师。

图片

01

《祖父的园子》课堂教学实录(一)

于永正:我自豪地说,我是山东人,山东莱阳人,生在莱阳,长在莱阳,长大了背叛了莱阳,到了江苏去了,好在还没出中国。亲爱的同学们,让你们久等了。我姓于,叫于永正,山东莱阳人,我们是老乡,欢迎我吗?

学生:欢迎。

于永正:好,谢谢!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您好!

于永正:同学们好!请坐!我提个建议,今后说话、问候越自然越好。“老师您好——!”不要这样,“老师您好”,或者“老师好”就行,越简洁越好。“老师好。”我说,“同学们好。”“老师,好——!”那就不自然了,同意我的意见吗?

学生:同意。

于永正:起立!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于永正:请坐!慢慢来,不要着急。今天我们一起学篇课文,题目是——读《祖父的园子》。

学生:《祖父的园子》。

于永正:不自然,《祖父的园子》,读。

学生:《祖父的园子》。

于永正:这个“的”要读得轻,《祖父的园子》。

学生:《祖父的园子》。

于永正:正确。你们读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什么问题啊?有没有问题要提的?我看谁会思考?请讲!

学生:在祖父的园子里发生了什么事?

于永正:这个大概你知道,只要读一遍课文就知道了。我说得对吗?

学生:对。

于永正:因此这个问题可以不提,同意吗?好,请坐。提有价值的问题,你读没读懂的问题,你没读懂的问题,没学懂,还有问题。没有啦?真的啊?读懂了的问题不要说。请。

学生:祖父会在园子里干什么?

于永正:你知道吗?

学生:不知道。

于永正:真不知道?不对,骗我的。好,请坐下,这个问题要不要提?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了?一看就知道了,是不是啊?想难我的,想叫我回答是吧?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同意吗?有什么问题,不懂的问题?

学生:萧红是谁?

于永正:萧红是谁,这有简介,我们的课文有简介。老师们,苏教版教材是一类课本,有简介,后面有学习的要求,一看就懂了,好吗?这个问题也不要提。说。

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祖父的园子?

于永正:这个倒是一个问题啊,你思考了吗?思考了没有?应该思考了。没思考没有关系,那么这两节课我们就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两节课结束以后,你记着如果我忘了,你站起来说,于老师这个问题我思考好了。好吗?其他的同学也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他没思考好,帮助他一块解决。那么我要提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们不是学习过了吗?那我提个最简单的问题。现在读给我听,读。(课件出示“倭瓜”)

学生:倭瓜。

于永正:什么叫倭瓜?请你告诉我。如果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

学生:不知道。

于永正:真不知道吗?如果不知道就猜,说不定就猜对了。记住我的话,今后考试,先思考,如果这个问题不懂,我就硬猜。猜不准乱写,胡乱写,说不定你写对了。如果一个字不写,零分,如果你万一写对,写对一半就有分。猜一猜。

学生:应该就是一种瓜。

于永正:没错,万能的正确答案!应该是一种瓜,就是一种瓜,但是这样答没有分。不管怎么样,还要猜。谁要猜?不猜了?不敢猜?看来——,我一说“看来”,你们又要猜了。

学生:我觉得可能是在园子里长的可以吃的瓜。

于永正:她加了一个词——“可以吃的”瓜,但是不可以生吃,不是黄瓜,还是没猜准。是不是想知道答案?

学生:长得比较矮。

于永正:那个“倭”可不是“矮”的意思啊。

学生:它们长在地上。

于永正:庄稼都长在地上,蔬菜都长在地上,没错。好啦,那于老师可提个要求啦,今后学习的时候,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一定要通过查字典,通过咨询别人把它搞清楚,这才叫真正的学习。否则就叫浮光掠影,那叫走马观花,那叫马大哈,不叫真正的学习。

于老师一查辞典就知道了,“倭瓜”就是南瓜,吃过吗?能不能生吃?所以你回答的问题不准确。能吃的瓜,但是不能生吃,煮熟了吃,知道了吧?辞典有,清清楚楚讲的,为什么不查辞典?好,通过今天这个“倭瓜”的“倭”的理解,希望你们知道学习应该怎么去学。

预习的怎么样?下边于老师想请你们看一看,课后要求写的7个字。看大屏幕,苏教版的教材,凡是要求我们写的字都是书法家写的,不是电脑的。这7个字是书法家刘有林写的,和你们书上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我的是红色的,因为你们的是复印的,红色变成黑色的了。好好观察,这些字不全是生字,好多都是学过的字,但是要求写,观察一下,会写肯定的,能不能写得规范,不好说。好,看好了吗?拿出田字格本来,听写几个字。请你站起来,推荐四位书法家,咱们班的小书法家,写字好的,两个男同学,两个女同学。

学生:王瓻辞(音)

于永正:被推荐的同学赶快到前面去,迅速地啊。你们到黑板上听写,动作要快。再推荐。

学生:汪雨卓(音)

于永正:快。第三,再推荐两个男同学。

学生:王天任(音)

于永正:快。

学生:张正岩(音)

于永正:好,请。其他同学做好听写的准备,你们拉开距离,不要互相看,拉开距离,懂吗?但是如果万一不会写,可以互相看,你们也是的,万一不会写看书,万一不会写可以看啊。

第一个字“帽”,“草帽”的“帽”,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帽子”的“帽”。注意坐姿,头抬起,不但要写得正确,而且要写得规范,入楷书字帖。第二个字“韭菜”的“韭”,“韭菜”的“韭”,“韭菜”的“韭”。第三个字“抛”,远远地就“抛”给祖父,把那个谷穗“抛”,“抛”过去,当然是提手旁了。

嗯,好了吗?写好的同学请回。请回!看黑板,这个“帽”错了,这个“帽”对了,这个“帽”对了,这个“帽”对了,这四个“帽”写得比较好的,入楷书字帖的,比较好的,是这个,这个也可以。“帽”,大家看大屏幕,怎么写?注意看,请老师也注意看,这是什么?念什么?

学生:日。

于永正:不念“日”,如果写“日”就错了。

学生:曰。

于永正:也不念“曰”,写“曰”也错了。注意观察,这两横,怎么样?两边谁都不靠,注意了吗?抬起右手,跟我写“帽”。“巾”字旁,不要写太长,这个竖要写长,上边不是“日”,上宽下窄,这两横谁都不靠到,这两横谁都不靠。那这个字念什么呢?念“mào”,最早我们古人写“帽子”的“帽”就是这样写的,是一个象形字。(边讲解边板画)看,这是帽沿,这两个是保护耳朵的,最早的“帽”是这么写的,明白?

还有一个字,《少年王冕》,我们有一篇课文叫《少年王冕》。王冕的“冕”上边,抬起右手写,预备起。上宽下窄,两横谁都不靠,下面是一个“免”字,“冕”就是“帽”,上面不是“日”,也不是“曰”。卫冕冠军,咱们山东有一个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刚在巴黎得了世界冠军,叫李晓霞,是李晓霞吗?刚获得冠军。她是卫冕冠军,为什么说是卫冕冠军呢?上次是冠军,这次还是冠军,叫卫冕冠军,卫冕成功。

从今以后,“帽”字不要写错。再看“韭”,这个韭菜不好,得整容。看我(于老师用手轻轻抹去写得不够规范的部分——给字“整容”),好看了吗?人胖了不好看,字胖了也难看。第二,第二竖要高于第一竖,同学们,整容以后好看吗?规范与不规范之间,只是一点之差,因此仔细地观察,每个字到底是怎么写的。

郭沫若为什么说写好字可以使人细心,道理就在这里。看大屏幕,“韭菜”的“韭”,第二竖比第一竖要怎么样啊?高一点,字要写得瘦一点。这个“韭”稍微好一点,但是这个地方太长了,往上去一下。好看不好看?这叫紧凑,字要写得紧凑。整容,是不是好一点?

这个“韭”也胖了,这四个“抛”于老师都不满意,抬起右手,跟我写“抛”,这个字要写得紧凑,不然的话就很宽,很难看。好,上去,第一个竖撇不要高于提手旁这个竖勾,略低于它,横折勾要插进去,穿插进去,这样一来这个字就不分家,就紧凑。好,横折勾再起笔,这个竖,不要超过这个竖,书法家刘有林这个,最后这个竖撇写得不规范,书法家也有写得不规范的时候。

好,拿起笔来,把三个字各写一遍,动作要快,一看,二写,先看字帖,字帖的字怎么写的,看好了再写。照着字帖写,才能写好字,谁离开了字帖都写不好字,因为写字不是想当然的。写对的比较容易,写规范的很难,因此要照着字帖写。你叫什么名字?大声说。

学生:王晓函(音)

于永正:我很欣赏你的字,很欣赏你现在写的字,不是开始写的字。叫什么名字?

学生:昭阳小雪(音)

于永正:哦,四个字啊。我很欣赏你现在写的字。这三个字写得很好。尊姓大名?

学生:王瓻祥(音)

于永正:我很欣赏你现在写的这三个字。好,写好了吗?请坐好,把笔放下,亲爱的同学们,好好写字,因为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字是人的一张名片,当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课题的时候,就是给你们递上了一张名片,就是让你们看到了于老师的第二张脸。于老师的第一张脸很难看,第二张脸还能说得过去,看了不吓人,同意吗?不同意。那你为什么不同意?

学生:都好看。

于永正:都好看,老师们,这是我们的学生,可爱的学生。第一张脸很难看,纵横交错的皱纹,像蜘蛛网一样,怎么能好看呢?(诙谐的语气)

请大家打开书,请你们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好好地看,用眼睛好好地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请大家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认真地看,仔细地看,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在底下划一道横线,做个记号。我告诉你,祖父的园子里有好多好多的东西,有好多好多的。看细了,目光锐利,善于发现。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读书要善于做记号。

认真地走一遍,认真地走一趟。好,很好,划得很好。(生默读,圈画,老师巡视,俯身和学生小声交流)目光锐利。画到哪儿啦?把你看到的都做上记号,很好,看得很仔细。好唻,你看完啦?又走了一遍,好,请坐端正。这叫——读书,默默地读,静静地读。请你告诉我,当你再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注意听别人发言,别人说过的不要再重复,你先讲。

学生:看到了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于永正:一下子就看到了四种,把蜻蜓、蚂蚱写上去。你替他把蝴蝶,还有什么蜜蜂写上去。动作要快。你呢?

学生:我还看见了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

于永正:噢,那看得怪仔细,你看到草帽底下的什么?还有别的吗?

学生:还看到了草帽底下的祖父和我。

于永正:哦,看到人了,当你要写“我”的时候——

学生:加引号。

于永正:为什么?

学生:因为这里的“我”是作者,不是真正的自己。

于永正:不是你,也不是我,好,很聪明,把“祖父”和“我”写上去。你呢?

学生:我看到了鸟、草还有谷穗儿。

于永正:“小鸟、野草、谷穗儿”好呢,还是“谷子”好?

学生:谷子。

于永正:嗯,谷子,谷穗儿是谷子的一部分。请你,“野草、小鸟”写上,请你把“谷子”写上。还有呢?请!

学生:我看到了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于永正:哦,看到他们做的事,还有哪些事吗?

学生:我把……

于永正:他们除了铲地还做了哪些事呢?

学生:祖父把锄头……

于永正:光用一个词说那个事,什么事?铲地是一件事。

学生:割草。

于永正:割草,铲地和割草差不多。还看到做了别的事吗?你把“铲地”写上。

学生:还有摘花和拔草。

于永正:还干别的事了吗?“拔草”写上去。还看到他们做了什么事吗?请讲。

学生:浇水。

于永正:“浇水”写上去。好的,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祖父把“我”叫过去,告诉“我”谷子不是狗尾草。于永正:哦,这是一件事,是吧?那就暂时不写,还有别的东西吗?

学生:我看到了狗尾草。

于永正:狗尾草有吗?写上狗尾草,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太阳。

于永正:太阳哪儿都能看到,不写同意吗?好,请坐。

学生:我看到了玉米和倭瓜。

于永正:你把“玉米”写上,你替他把“倭瓜”写上。“玉米”“倭瓜”,写快一点。还有补充的吗?请。

学生:我还看到了黄瓜。

于永正:把黄瓜写上。

学生:我还看到了虫子。

于永正:“虫子”有没有?虫子?“虫子”没有吧,写上“虫子”。

学生:我还看到了水瓢。

于永正:哦,水瓢,东西都看到了,不写,暂时不写了。看得真仔细。

学生:我看到了作者她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了一个阴凉地方睡着了。

于永正:哦,“睡觉”,“睡觉”写上。哦,好厉害的眼睛啊!我看这些字谁写得好。我用红笔画圈的字谁写的站起来,黄瓜的“黄”,祖父的“祖”,“我”,还有“野草”“小鸟”,谁写的?书法家,你们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请坐,于老师很欣赏你们写的字。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