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满养生|让孩子阳气充实、体质飞跃,就在这个夏天!

 牛妈古法育儿 2022-05-21 发布于北京



今天是小满节气,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如果在立夏时,我们还没感觉入夏,那么到了小满节气,就会觉得夏天真的来了。小满这个名字和农事有关,是说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逐渐成熟,麦穗饱满,麦香扑鼻,但尚未成熟,所以小满有“小得盈满”之意。

天地间的阳气至此已趋于壮大,人体的阳气也趋于充实,但一切还在进行中,离着“饱满”尚有一段距离,万物阳气此时正在飞快地滋长,就像一个血气方刚的二八青年。所以养阳、补阳、护阳仍是此时的养生主题。

无论我们正处于哪个年龄段,阳气都至关重要。对于孩子来说,阳气充实,就会很好地长个长大脑,体质也会增强;对于我们中年人,想要保持年轻态,阳气也是根本;对于老年人,阳气更是决定着晚年的身体状态和寿命。因此抓住这个夏天的每个阶段,随着节气特点来养生,真是太重要了。

02.

早点起床晒太阳

之前在立夏养生中我们讲了,夏季的作息要“夜卧早起”,晚一点睡觉,早一点起床,以适应夏日昼长夜短的特点,早起后最好能到户外活动,沐浴下阳光,接一下地气,因为小满时节,阳气已全部从地下升至地面,但还没升到高处,地表被阳气充满,是全年最适合接地气的时候,而此时的阳光温暖和煦,也还没有达到中午那种火热的程度,所以也是最佳的补阳时机。

02.

 吃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夏天养阳补阳的内调方法里,怎能缺少吃姜呢?尤其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讲,从立夏到三伏天这段时间经常吃一些姜,可以驱除内寒,温阳脾胃的阳气,而对于那些一到夏天就爱吃寒凉食物的人,多吃些姜也会化解一些寒凉之品对身体的伤害。

夏日吃姜最好选在早上,因为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夏天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比较方便的是泡姜枣茶,还可以做一罐醋泡姜,方法我们都在以前文章中介绍过。

相关阅读:

共饮神仙姜枣茶,排毒养生同见证
这款冬病夏治的家传养生小食  体质虚寒的人千万别错过

如果发现一吃这些温热的食物就上火,那很可能属于上热下寒或内寒外热的体质,这就需要一段时间的精心调养了,只有把身体的大格局理顺了,才能顺利补阳。

相关阅读:想抓住夏天好好养阳,这件事千万别忽视,否则……

03.

祛湿

到了小满,温度、湿度都会大大增加,北方还好,尤其是南方,所谓“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外界湿度一大,人体的湿气也会随之加大,脾胃功能就会受到困阻,不能正常生化气血,所以生活中避免湿气的侵袭非常重要。不要有汗的时候去洗澡,不要在头发未干的时候睡觉,不要居住在阴湿潮冷的环境中,不要涉水,阳光好的时候要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的清透干爽……。

此外如果身体湿气重,祛湿前要分清是湿热还是寒湿,因为这两种祛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寒湿:舌苔偏白,齿痕重,水滑,可能有长期便秘,或者大便前干后稀,经常湿疹,不能碰寒凉之物,吃了就肚子不舒服。

湿热:舌苔偏黄偏腻,口有异味,大便粘腻小便黄赤,白带多黄,异味重,体汗多,容易生红肿痤疮。

如果是寒湿,可以喝姜枣茶,也可艾灸肚脐、中脘、丰隆。

如果是湿热重,可以用薏米红豆煮水来喝,也可以用温胆汤泡脚,此方健脾祛湿清热化痰,适合湿热痰湿人群:

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将这些中药材熬水,火灾烧开后,文火再煮30分钟,滤掉药汁,随后将药汁分为二份,早中晚兑入温温水洗脚,温度不必太热了,水浸过脚面就可以,泡25分鐘上下为宜。(来自罗大伦博士《舌诊》一书)

04.

食苦

"小满一候,苦菜秀",小满前后正是吃苦菜的季节。

苦菜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野菜,遍布全国,也是我国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夏季容易心火旺,而苦入心,所以大自然会在夏天出产一些带有苦味的食物,来给人们清泄心火,除了苦菜,还有苦瓜、苦菊、油麦菜、苦笋、芹菜、莲心等等。

从五运六气来看,今年夏天更容易出现心火旺、胃火旺的症状,所以如果出现睡眠质量差、心烦、焦躁、口舌生疮或糜烂、肿痛,小便赤黄、疼、涩,舌尖红等心火旺的症状,都可以把这些苦菜做成菜肴食用。

05.

闭目养神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学习或工作得头昏脑涨的时候,若能闭上眼睛,休息几分钟,再睁眼时即有一种清爽之感;有时候很累却睡不着,但只要一直闭着眼睛,也能达到一定的休息效果。

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此眼睛常常被认为是心灵的窗口,是人最传神的地方,只要闭上眼睛,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安养心神。所以闭目养神是中医里非常推崇的一个养生习惯,当然了,也很简单方便,我们每天抽空就可以做一做,比如工作间歇、午饭后,坐车时、听书听音乐时……。

尤其在遇到让人恼怒、心烦的事时,闭目养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化解之法,我们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双眼,这样一下子就能把神从烦乱的外境中抽离,“眼不见,心不烦”,同时用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揉按眼睑,使眼球感到胀、热,就会立刻觉得气息平稳、燥火降散。

而且当我们闭上眼睛的时候,就不会太执着于表面现象了,而有利于用心去观察,穿透现象看本质,并退一步从整体来看待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去转念,用另一种角度看待、处理问题,这样我们的智慧也会得到成长。

06.

看到生活中的“小得盈满”

在二十四个节气里,有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对应的,唯独小满没有大满对应,是单独的,为什么这么起名呢?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所在。大满有大圆满之意,但水漫则溢,月盈则亏,状态上是巅峰,但在势上已经开始下降了,所以小得盈满,才是最好的状态,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在生活中,真正能够滋养我们的往往不是功成名就这样的大事件,而是散落在时光中的许多“小得盈满”。之前看新闻,北京海淀一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出现了“诗意”两米线,在一条条隔离线上,不仅有“请您保持2米间距”的警示,下面还附有一首诗词,可以让人们在排队的这段空档期,欣赏一下美好的诗词。

据悉这是一位上高一的孩子的创意,他是用自己的压岁钱打印的,并和家人亲自贴在地上。多好的创意!但很多人却在下面评论说:海淀学生真是太卷了!为什么大家只看到了卷呢?静下心来欣赏一下不好吗?难道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考学、找工作、升职、加薪、买大房子、培养牛娃这些大事件吗?我相信这个孩子是真看到了诗词中的美,并享受这种美,也希望更多的人在烦乱的生活中有片刻的美的享受,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只把这些诗词看成考试资料。

其实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诗词,绝大部分也都是古人在繁琐劳累或不如意的工作生活之余,抽个时间登山临水,或者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用做诗做词的方法娱乐身心,从而创作出来的,可以说都是刻意寻找出来的“小得盈满”,而难就难在“刻意”上,很多人要么急着向前赶路,而忽视了周围风景,要么只顾着贪恋眼前美景,忘了要做的事、要付的责任,这两种对生活的态度都不可取,前者会让人身心疲惫,倍感焦虑,后者则玩物丧志,而最有智慧的就是在有目的的赶路之余,心里还存有一片留白,去欣赏路途上的风光,有兴致用很多“小得盈满”把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

所以每天生活即便再忙再累,也不能苟且,还是要经营起来,挤出点时间,养养花,种种菜,学道美食,看本好书,和孩子开发一个好玩的游戏,和父母、爱人、朋友走心地聊聊天……都能点燃我们的生活热情,养生重养心,这些能让我们散发出光和热的事情,不就是很好地养心吗?

近期导读:

小满前后这样推拿  让孩子免于“热症”,长好阳气
夏天这么吃红小豆,养心又除湿,但这类人不适合
想抓住夏天好好养阳,这件事千万别忽视,否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