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者,万物之奥

 人也昔兮 2022-05-24 发布于宁夏

道者,万物之奥

《道德经》六十二章这句经文说的是道对万物的深妙:

一方面,道化生化育万物,这是道对万物的化生之奥妙;一方面,道深藏于万物而不辞,这是道对万物的化育之微妙。

如此之道,在人世间却是: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道对于人,把人区分了两种:善人,道是他们的至宝;不善人,他们把道当成保护自己的工具。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美言,指有道德的言语,尊行,指尊贵的行为。

这两句话是说:人用美言在人多的地方宣扬道德;有德行的人与别的人有着很明显的区别。老子说这两句话,实际的意思是:道,在人世间,用美言宣扬,有所行以区别于别的人。这不是“万物之奥”的大道。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这句话是对上面两句话的进一步说明。如果一个真正守道行道,而不是用美言和尊行来表示自己有道的人,这个人哪里还有什么不善呢。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天子和三公位尊人重,有拱璧,先驷马,但不如坚守大道。

这是世人不能行道的作为。最后,老子又说: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古代尊道的人,守道行道,不是为了每天有所得,也不是为了有了什么罪可以得到免罚。

这是古今行道不同处。

2022-5-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