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说《论语》:八佾篇(十五)

 素說 2022-05-25 发布于江苏
  一、原 文  

八佾第三

0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二、释 解  

先师年少之时便爱好礼乐,年轻时已颇有名声,人们都知道他的博学和对礼仪的精通。先师到太庙,对每件事都是认真询问并确认,给人以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有人就说:“谁说鄹邑大夫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去问一问。”先师听说这件事后,说:“我在太庙中看到的礼仪,已经和我当初所学的礼不一样了,因此,我求教问于别人,以辨别礼仪所依据的道义,以确保礼仪能够依据先王圣贤的仁德道义而行。这正是礼啊!”

  三、释 字  

孰(

《说文》:食饪也。从丮声。《易》曰:“孰饪。”殊六切。段注:,大孰也。可食之物大孰,则丮持食之。亯部曰:,孰也。”此会意。各本衍“声”字,非也。孰与谁双声,故一曰“谁也”。后人乃分别熟为生熟,孰为谁孰矣。曹宪曰:顾野王《玉篇》始有熟字。

《玉篇》:孰:示六切。《说文》云:“食饪也”,《尔雅》云:“谁也”。

汉字“孰()”从丮声。甲文像人向宗庙享堂献祭之形。丮为手持之象。李守奎在《字源》中认为:“从亯,从丮《说文》:',食饪也。从丮,声。’段玉裁等人早已指出'’不是声符。今考其字形源流,字本从'亯’,不从'’。'亯’、'亨’、'享’本是一字,所以秦、汉文字有从'亯’和从'享’的异体。……《说文》说'孰’的本义是'食任也’,也就是生熟的'熟’的本字,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字形和词例都无从证明。……1.'孰’字本不从'’,从'亯’;2.'亯’本像宗庙或陵墓上的享堂,从'亯’从'丮’,会'熟’义迂曲;3.'亨’或'享’是'亯’字篆文的隶定,在古书中多用为'烹煮’的'烹’,'烹’字是在'享’上加意符'火’而成的后起字;4.'孰’古书中或用为'熟饪’之'熟’,'熟’是在'孰’上加意符'火’而成的后起5.《说文》引《易》之'孰饪’,三体石经及传本皆作'亨饪’,'(孰)’与'亨(享)’异文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推测,'孰’本是'亯’的异体字,'孰’的生熟义当是在'亯’演变为'享’或'亨’并有了烹煮义之后,受其影响类化而成的。”本义已经难考,引申为食物煮熟之义,又引申为植物成熟、考虑成熟、缜密,仔细,周详等义。音近假为“”,表示谁、哪个、哪些、哪里、什么等义。

《说文》: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承旨切。𣆞,籀文是从古文正。 

《玉篇》:是:时纸切。是非也。《说文》曰:“直也。”

汉字“是”字从日正,初期字形构意不明。张舜䘗《约注》中按:“是字从止,与时字古文从㞢作旹同意。是与时双声,实即一语。经传中二字通用之处极多,不能悉数也。……然则汉人读二字尚无分耳。二字析言之,则仍有别。本书日部'时,四时也’,盖所指乃一年之季节也;是从日止,盖所指乃一日之早晚也。大抵初民计时,以日为候。日出为旦,日中为午,日西为昃,日冥为昏,如此之类,莫不依日出入以定早晚,日在此实时在此,斯乃是之本义。因引申为是非之是。《广雅·释言》:'是,此也。’亦引申义。今则引申义行而本义废矣。”本义不明,引申为此、这、斯等义,又引申为正确、对、认为正确、赞成、肯定等义。

  四、素 说  

前一章先师通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教导,让人们进一步体悟礼乐随时而化的顺天、应地、人和的至善流变,从而把握周礼的应时损益而周遍多彩的礼乐仁德之善。本章承接前章的教导,通过先师的“是礼也”的叙说,让人们体悟礼乐随世俗人情的损益流变,从而把握礼乐损益流变中的“择善而从,弃不善而避”的“郁郁乎文哉”之道。

先师年少之时便爱好礼乐,年轻时已颇有名声,人们都知道他的博学和对礼仪的精通。先师到太庙,对每件事都是认真询问并确认,给人以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有人就说:“谁说鄹邑大夫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去问一问。”先师听说这件事后,说:“我在太庙中看到的礼仪,已经和我当初所学的礼不一样了,因此,我求教问于别人,以辨别礼仪所依据的道义,以确保礼仪能够依据先王圣贤的仁德道义而行。这正是礼啊!”

本章需要注意的有二:一是“入太庙,每事问”并不是说孔子的“不耻下问”的虚心好学,也不是对不懂之事不装懂的坦诚求教,更不是谦虚谨慎的求证,而是承接前章,让人们体认“礼乐之监”的流变而把握“监”的要点。“监”就是对现行礼乐仪式礼典的追问考证的求是。这其中有孔子对“郁郁乎文哉”的周礼衰微没落的痛心,也有孔子对周礼复兴的期待和信心。因而本章是告诫人们,只有从礼乐文明的仁德信实之中择善避恶,才是真正传承“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刘逢禄《论语述何》说:“鲁自僖公僭禘于太庙,用四代之服器,其后大夫遂僭大礼。每事问者,不斥言其僭,若为勿知而问之。若曰此事昉于何时,其义何居耳。以示天子之事,鲁不当有也。或人习而不察,故正言以告之。”姚式川《论语体认》按:“……而本则所说,其实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即在孔子得入大庙助祭时的'每事问’,因而情况不同,显然为有所指而问。这就需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了。……因为在孔子看来,其中的一些礼器,都属僭礼,是不应当陈列在大庙中的。……也由于当时孔子年轻,初进大庙,既难于明言,又不便加以非议,因此,以貌若不知的态度,借'每事问’,委婉地期望人们能有所省悟。这不仅表现了孔子的自谦,也展示了孔子胸有城府、彬彬有礼的极高的学问、修养;而对大夫的僭礼行为却洞若观火,持深恶痛绝的态度。这样,也就更显示出孔子志不在小的抱负了。”二是需要注意“是礼也”是陈述句,并不是疑问句。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认为“是礼也”是对当时祭祀诸典均不合礼的反诘,前引姚式川《论语体认》从之。对此,高小方在《论语通解》中说:“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四“也邪通用例”则云:“按:此章乃孔子叹鲁祭之非礼也。鲁僭礼之国,太庙之中,牺牲服器之等,必有不如礼者。子入太庙,每事问,所以讽也。或人不谕,反有孰谓知礼之讥,故夫子曰:'是礼也?”也’读为'邪’,乃反诘之词,正见其非礼也。学者不达'也’'邪’通用之例,以反言为正言,而此章之意全失矣。“看似有理,实不可从。试想孔子为人,真有那么多”弯弯绕“吗?其实所谓”也,通邪”,乃是错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