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积食,给你一套健脾食疗方案

 生生健康管理 2022-05-25 发布于广东
近段时间,不少妈妈反馈自家娃有点不对劲儿。

以前吃得好的,突然口腔有异味了;

以前拉得好的,突然屁又多又臭了;

以前睡得好的,晚上开始闹腾了……


怎么回事呢?儿科大夫表示:入夏后,暑湿气盛,脾胃受累,加上喂养不当孩子很容易积食。

图片


01

积食的本质是

食物和脾胃的「较量」


老话说「想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这「三分饥」防的就是积食。

但积食≠吃得多,它是食物和脾胃功能的「较量」

①有的积食,是孩子脾胃功能尚可,单纯地吃多了,堵在胃肠道了。

比如孩子吃鸡腿,一下吃了3个,接下来不想吃别的了,有时甚至会往上呕酸水。

有的积食,是孩子脾胃功能较差,就算吃得不多,也照样会积食。

到了这一步的,往往还会出现大便稀或干,肚子总是鼓鼓的,情绪不好,晚上哭闹,甚至咳嗽,湿疹。


如果在积食开始的时候,家长养护得当,就医调治及时,就可以避免脾虚积食和许多症状。

图片



02

积食后的第一步

不要急着投喂消食药


一些有养生经验的家长,观察到孩子消化不好的时候,第一反应问大夫:能吃点什么?可以吃山楂丸吗?可以吃保和丸吗?

而大夫听到这个「思路」,可能会头疼。

第一、脾胃已经停摆了,你再给它塞点药物,它更无法利用。

第二、若孩子的脾胃总是被这些消导的药物刺激,便会形成一种「惰性」,若不给吃消食药,胃口就不好了。依赖性上升,小孩子脾胃的主动性丧失。

所以,我们建议,积食后第一步:少吃

《伤寒论》中提到:「损谷则愈」。

少吃是让脾胃休息,让它自己主动恢复运化功能,而非被动的通过药来逼它运化。

就好像你今天因为工作已经很累了,那么你需要的只是好好休息,就可以重新活力满满,这比咖啡、红牛有效。

图片



少吃的原则是:品种减少、数量减少。

高蛋白食物消化需要 4-8 个小时左右,主食和蔬菜消化需要 2 个小时左右。

因此,不管积食是什么程度,当天尤其晚餐,避免吃难消化的高蛋白食物,比如肉、蛋、奶、海鲜。

主食可以喝点白粥、米油、面汤,配菜可以吃白萝卜、红萝卜、白菜
月龄大的孩子还需禁零食和寒凉:蛋糕、巧克力、薯片、饼干;香蕉、西瓜、梨、甜瓜、冰淇淋等。

月龄小的孩子不需要忌奶,如果是母乳喂养,建议妈妈晚上吃素,减轻脾胃的负担,更有利于白天营养的吸收;如果是奶粉喂养,建议减一勺,再根据小孩身体反馈自行调整。

这样控制饮食1~2天。同时,家长可以配合做两件事

 水正常喝,可以喝点助消化的水。北京医馆闫小青大夫推荐给家长一个食疗方。

萝卜菜根水

把白萝卜和香菜根,凉水下锅,大火煮开,改小火煮10min,给孩子当水喝,每日可以喝到300ml左右。

图片
图片

白萝卜是「蔬中最有利者」,它富含的芥子油,能够促进胃肠蠕动。

香菜根有很好的消食下气、醒脾开胃、增进食欲、降逆气、止呕吐的功效。


② 做做小儿推拿,掐揉四缝穴。这个穴位有健脾胃、消除积食、刺激食欲。

图片

位置:手的指关节有两排,靠近指头的是远端指关节,靠近掌心的是近端指关节,四缝穴就在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共8个穴位。

手法:8个穴位一起按压每次10-20次。大夫可能在这个穴位点刺放血,挤出白色透明液体。家长不需要这么专业的操作,指甲按压即可,亦或者用牙签,牙签两个头,一个头平钝,一个头尖锐,可以根据孩子的耐受能力选择钝头或者尖头。


03

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找大夫?

普通的积食多是急症,只要一消,可能第二天就好了。
这以下几类情况,说明脾胃已经有点吃坏了,可能还有实邪,需要专业大夫的辨证干预

①常积食
初次积食的孩子后,脾胃没有恢复好,无论吃多吃少,经常消化不良的孩子。

②爱生病
脾胃虚弱,免疫力下降,开始咳嗽了,或者发烧了,或者晚上不睡觉哭闹了,或者扁桃体红肿……积食化火,会带来了很多问题。

③不长个
脾胃虚弱,营养吸收不足,个头不长了,孩子瘦瘦的黄黄的。
图片
因为脾胃进入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就不是今天补,明天就好的,它要一点一点地调养。

能接受汤药的孩子,就喝汤药,不能接受汤药的孩子,也可以选择小儿推拿,都是疗效好方式。


04

孩子脾胃弱易积食

家长要这么做


当孩子脾胃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家长要固护脾胃,预防频繁积食。

反馈式喂养


1. 根据孩子的消化能力

有的家长比较有文化,搜罗古今中外的育儿资料,听取专家建议,参考权威食谱,按照品种和数量定时、定量地喂养,结果发现孩子不如预期长得好。

我们建议喂养的第一考量是吃了这个东西能不能消化吸收掉。

观察孩子吃多吃少、吃了什么之后,大便好不好?睡眠好不好?精神好不好?舌苔有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不要根据什么标准来给孩子喂养,要看孩子身体的反馈,做出相应调整。

如果孩子按照你的喂养方式吃了一段时间,不仅长得慢,还隔三差五生病,那么你要调整。如果孩子长得快长得壮,就可以继续。

图片

2. 尊重脾胃本来的规律

小儿天生脾胃多虚,给孩子日常的食物,尽量温软,易消化,有营养。

建议尽量避免吃对脾胃不太友好的食物,比如:

生冷:水果、冷饮、冰淇淋
 油腻:排骨、炸鸡、红烧肉
 滋腻:奶油、蛋糕、巧克力
 零食:薯片、海苔、饼干

开淤积的运动


永远不要忽视运动的作用,尤其对于积食的孩子。

运动可使全身流通,开淤积,起到流通三焦的作用。

而且脾主四肢,运动也能够反哺脾胃。

建议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至少让孩子户外活动 0.5 - 1 h

图片

熟而久的推拿


日常里,家长不懂辨证、不懂用药、不懂复杂手法都没关系,只需把一两个手法熟练、持久使用,也可以起到强健体质的效果。

比如摩腹 捏脊组合,家长可以在饭后、睡前给孩子操作。

①捏脊

图片

手法:以两手中指,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脊柱旁皮肤,从孩子尾椎骨,沿脊柱往上“爬行”,直到大椎穴处。中间遇到孩子有明显瘀滞或者大穴附近,比如肺俞,肾俞,脾俞,可以适当提捏一下,以增强脏腑刺激。

②摩腹

图片

手法:家长的手掌要挨着孩子的腹部肌肤,以肚脐为中点,顺时针抚触3~5分钟,再逆时针抚触3~5分钟摩腹时力度要极轻,速度要极慢,让孩子感觉非常舒服和放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