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必备 | 面神经解剖及功能检查

 潘生丁 2022-05-25 发布于广东

01
面神经的组成

面神经是混合性神经,但主要为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神经,其中尚混有感觉纤维(包括面部表情肌的本体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图1)。

图片

图1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的运动神经支配除提上睑肌以外的所有面部表情肌以及颊肌、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和镫骨肌等。面神经的运动神经核位于桥脑下部,接受来自大脑皮层面神经运动中枢的神经纤维。面神经运动中枢位于额叶中央前回下端。从中枢到运动神经核,有三条神经传导通路:
  • 交叉椎体束

  • 不交叉椎体束

  • 椎体外束

图片

图2 面神经的中枢支配


02
面神经的走形

从面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首先呈弓形绕过外展神经核(拐弯处称面神经内膝,internal geni),于桥脑下缘出脑干,向外并略向前越过桥小脑角,与前庭耳蜗神经及中间神经伴行,然后在蛛网膜下腔及硬脑膜延伸的部分包围中经内耳门入内耳道。蛛网膜下腔及硬脑膜的延伸部分可沿面神经伸达膝神经节附近。在内耳道内,面神经通常与中间神经融合,在内耳道底部通过横嵴上方前内侧的面神经管入口,进入面神经管。在面神经管内,面神经先向外并微向前,约在耳蜗与半规管之间进行,达上鼓室内壁时,向后向外作锐角拐弯,称膝部。膝部面神经轻微膨大,形成膝神经节。从鼓室内观察,膝神经节位于上鼓室前隐窝内,从其前到匙突约2cm。从膝部开始,面神经在鼓室内壁中向后并稍向下行走,在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抵达鼓窦入口内侧及底部,在锥隆起后方转而垂直向下并向外穿行于外耳道后壁的骨管中,最后在二腹肌嵴前方出茎突孔(图3)。

图片

图3 面神经的行程
03
面神经的分支

面神经入腮腺前先发出三小支,即茎突舌骨肌神经、二腹肌神经和耳后神经,分别支配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以及耳后肌和枕肌。面神经在腮腺内分为上、下两干,每干又分为若干支,互相吻合成丛,此即腮腺丛,再由丛发出面神经的五大终支,于腮腺前缘呈放射状离开腮腺,支配表情肌(图4)。

图片

图4 面神经分支

面神经的五终支自上而下依次为(图5):

(1)颞支:向前上方至颞部,支配耳前肌、耳上肌、额肌、皱眉肌和部分眼轮匝肌。

(2)颧支:在腮腺管上方前行,支配部分眼轮匝肌、颧肌和鼻肌等。

(3)颊支:在腮腺管下方前行,支配颊部和上、下唇的肌肉,如颧肌、笑肌、上唇方肌、犬齿肌、颊肌、口轮匝肌、三角肌和下唇方肌等。

(4)下颌缘支: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支配下唇方肌和颏肌等。

(5)颈支:于下颌角附近下降于颈部,支配颈阔肌等。

图片

图5 面神经运动支的类型
04
面神经的分段
 
1.运动神经核上段 
运动神经核上段(supranuclear segment)起自额叶中央前回下端的面神经皮层中枢,下达脑桥下部的面神经运动核。

2.运动神经核段 
运动神经核段(nuclear segment)面神经根在脑桥中离开面神经核后,绕过外展神经核至脑桥下缘穿出。

3.小脑脑桥角段 
小脑脑桥角段(cerebellopontine segment)面神经离开脑桥后,跨过小脑脑桥角,会同听神经抵达内耳门。此段虽不长,但可被迫扩展到5cm而不发生面瘫。

4.内耳道段 
内耳道段(internal auditory canal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门进入内耳道,偕同听神经到达内耳道底。

5.迷路段 
迷路段(labyrinthine segment)面神经由内耳道底的前上方进入面神经管,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神经节(genicu1ate ganglion)。此段最短,长2.25mm~3mm。

6.鼓室段
鼓室段(tympanic segment)又名水平段,自膝神经节起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此处骨管最薄,易遭病变侵蚀或手术损伤。亦可将此段分为鼓室段(自膝神经节到外半规管下方)。

7. 锥段 
锥段(pyramid segment)自外半规管下方到锥隆起平面,传统上常将锥段划入鼓段。

8. 乳突段 
乳突段(mastoid segment)又称垂直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高度向下达茎乳孔。此段部位较深,在成人距乳突表面大多超过2cm。颞骨内面神经全长约为30mm;其中自膝神经节到锥隆起长约11mm,自锥隆起到茎乳孔长约16mm。

9.颞骨外段 
颞骨外段(extratemporal segment)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耳后神经、二腹肌支、茎突舌骨肌支等小分支。面神经的终末支在茎突的外侧向外、前走行进入腮腺。主干在腮腺内分为上支与下支,二者弧形绕过腮腺岬部后又分为5支;各分支间的纤维相互吻合,最后分布于面部表情肌群。

05
面神经的功能检查
 
1.面神经功能临床查体 
静态时额纹、鼻唇沟、眼裂是否对称,抬眉、闭眼、鼓腮、示齿、张口等动作的完成情况及两侧对称情况,面部表情肌是否有联动。

2.面神经功能评价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House-Brackemann分级法。

3.面神经局部定位检查 
溢泪试验、声反射检查、味觉试验。

4.电生理检查 
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最大刺激试验(MST)、面神经电图(ENoG)和面肌电图(EMG)等检查。

5.ENoG检查 
使用超最大刺激兴奋面神经干,引起面肌全面收缩,用表面电极记录面部表情肌收缩时的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s CAP),比较健侧和患侧的CAP,根据其差值的百分数估计神经受损程度。在损伤后4天~3周行ENoG检查对于判断预后及是否选择手术减压具有重要意义,面神经变性超过90%意味着预后差。


参考文献:

[1]Nikki Hovland, Anthea Phuong, Guanning Nina Lu,Anatomy of the facial nerve,Operative Techniques in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Volume 32, Issue 4,2021, 190-196.

[2]uptodate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韩东一,肖水芳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临床神经解剖学(第2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