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工作是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德阳沐风 2022-05-29 发布于四川

在工作是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处世也是一门学问

马屁精无疑是令人讨厌的,然而,他们赖以成功的诀窍――获取领导的信任――却应当借鉴。

领导是你的顶头上司,你的事业是否顺利,你的晋升是否合理――一句话,你的兴衰荣辱,在很大程度上操掌于领导之手――在民主化程度不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如此!

毫无疑问,你应当争取领导的信任。

一般说来,领导对下属的好感,主要建立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下属做好本职工作,会使领导感到满意;下属有助于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更会赢得领导的欢心。因此,领导对下属的要求往往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能干(可靠感)和听话(忠诚感)。要争取领导的信任,必须给领导留下“靠得住”和“信得过”的印象。为此,你要工作当中应当做到:

服从――服从领导的安排。

力行――出色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

诚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谦恭――尊重领导,多请示汇报。

有助――协助领导解决疑难,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

如果你已经达到、或者正在努力达到上述要求,却仍然未能理顺与领导的关系,便应考虑下述处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1、你对解决某个问题有棋高一着的见解与办法,应该个别直接向领导建议,使之变成领导的意见,让领导也有份参与提出高明的见解。一般说来,领导在因此获得更高威望的时候,会以对你的信任作为报偿的。

2、当你认为领导的某项决定不正确时,人应当根据领导的为人,选择劝说的技巧和时机,采用领导乐于接受的方式,加以劝说。为了照顾领导的面子,不宜当面指责,使之下不了台。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能当面听取臣下批评劝谏的贤明君主,以他的豁达肚量,尚且忍受不了大臣魏征的当面顶撞,在下朝回宫的路上怒气未消地嘟囔着:“恨不得杀了这个乡巴佬!”说句不恭敬的话,你的领导想来不会有唐太宗的政绩与肚量,你也就不必效法犯颜强谏的魏征了。特别应当注意,千万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的短长,须知“墙外有耳”,打小报告的人正想寻找这种“告密”以拍马屁的有利时机。倘若你的议论经过加油加醋,反馈到领导耳中,你辛勤工作的劳绩就可能会因为几句牢骚话而抵消掉。

3、在与领导讨论问题、交谈情况的时候,应当谦逊谨慎,切忌锋芒毕露。“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你的聪明才智得到领导支持赏识之时,才可能顺利发挥出来;否则倒还可能因此招致领导的猜忌,应了“矫矫者易折”的古训。假如你的领导对某一专业技术是个外行,要避免使用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也宜避免完全套用学校的正规分析方法,否则,领导可能会认为你有意为难他,因此不愿和你和谐共处,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位将构成威胁,从此对你产生戒备,有意压抑你;还有可能把你看成“书呆子”,缺乏实际经验,对你不加信用。

4、当你的聪明才智得不到重用的时候,应当积极寻找机会来显示你的才干。例如:优质超量地完成本职工作,扬名于本单位之内;出类拔萃地进行本职以外的工作,扬名于本单位、本地区之外。你不应无所作为,仅以抱怨“怀才不遇”和“大材小用”来虚度光阴。尽管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正当风气,但在逆境中的奋斗会使你加倍地了解人生,增长才干,以求最终改善你的处境。徒然抱怨,无异于承认自己在人生竞斗场上无能为力。越是抱怨“怀才不遇”、“大材小用”,与领导的关系就会越僵。因为你的抱怨,已经将他置于压制人才的被告地位,他反而很可能会因此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运用权力来压制你。你还不如通过发奋努力,创作出丰硕成果,使下级推举你,同事赞成你,上级提拔你,你自己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毛遂自荐”,开创出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新局面。

争取领导的信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当领导吩咐你做违反政策、违反法律、违反社会公德的事,即使给予你信任和奖赏作为酬劳,也决不能接受。同时,你自己更不要投领导所好,主动提出去干这类不该干的事。因为一旦问题暴露,领导就有可能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首先将你作为替罪羔羊抛出去。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宁愿不要领导的信任,也要维护自己的贞操。因为顶头上司的任期,毕竟没有你的声誉和事业那么长!

在相处中密切与领导的关系

领导对下属的信任,一般首先取决于下属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可靠感(能干)和忠诚感(听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干、听话的下级容易得到上级的信任。不过,领导对下属可靠感和忠诚感的要求,并不仅仅根据做好工作的公职标准,还在很大程度上根据领导本人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说,领导者还要依据自己的个性涵养和人生目标,来决定对下属的爱憎好恶。

不必举例,你也会明白:心胸开阔的领导,会将犯颜强谏视为对他的忠诚,即使不赏识你的意见,至少也不会怀恨在心;心胸狭窄的领导,却会认定当众规劝顶撞是出他的丑,不仅不会真心喜欢你,而且还会伺机给你小鞋穿。清廉的领导,认下属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为可靠;贪心的领导,却视部下进贡送礼、假公济私为能干。勇于开拓的领导,会提拔能够开创新局面的部属;志在守成的领导,却重用谨慎稳重的下级。思欲离、退休后享福的领导,忙于物色将来仍会听使唤的干部;占着茅坑不拉屎的领导,最忌下属“让贤”、“用贤”的吁求……

在这种情况下,相当部分的领导已经不是或者不主要是从做好工作的角度,而是从个人特定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评价自己的下属了。很明显,要争取领导的信任,除了在工作是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之外,还必须注意依据领导个人的价值取向,相应调整自己的言行,理顺并密切与领导的关系。

为此,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你的顶头上司的价值取向。这包括了解他(她)的个性、志向、爱好、简历乃至家庭的一般情况。然后,如果你从工作、道义或实用的角度上考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争取你的顶头上司的信任的话,可以参考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常识,选取在正常交往中,增强对领导的人际吸引力的各种方法,予以应用:

1、接近,即在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是主动增加与领导接触的空间上的邻近性。一般说来,人际关系建立初期,邻近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通常总是注意与交往较多、相处较密的人建立与维持亲密关系的。有位心理学家进行过一项试验,让被试的一些人看各种面部照片,结果被试者重复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他对照片上的人的印象就越深刻,产生的好感也相应地越大。在现实生活中,你也许会注意到,在交谈中期望得说话者喜爱和赞赏的人,往往是最挨近说话者的人。说话者也会感觉出,最挨近自己的人,往往是对自己最有好感的人。这种现象可以启发与鼓励你主动去接近领导,多向领导请示、汇报,有空去领导家串串门,设法增加与顶头上司交往的次数。你若希望领导看得起你,先要让领导经常能看得见你。

2、认同。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出于在心理上对平衡或协调关系的需求,往往倾向于喜欢在某方面或多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相似因素可以包括文化背景、民族、年龄、学历、修养、地位、职业、兴趣、专长、观点、态度等各个方面。当今社会上出现“三个公章,抵不上一个老乡”的现象,从人际心理学上分析,就是因为同一地域或民族的人往往在生理和心理特征上有较大相似,故易于相互吸引,易于相互了解。所以,为了争取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时,可以和领导多交往、与领导“认同”,使领导理解你和你的工作,从而支持你。

3、互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现象往往也表现在社会生活之中。两个脾气粗暴的人很难和睦相处,一个阳刚的人和一个阴柔的人却容易成为友好的一对。能力较高或自尊心和支配欲较强的领导者,喜欢与顺从型和依赖型的人相处,以便发挥和显示自己的能力,担当起保护和支配别人的领袖角色。矢志开拓功业的领导,则乐于与有能力、有独立见地的人相处,以便集思广益,弥补自己计划与行动的不足。互补有助于人际吸引。你若要争取领导的信任,你就需要适当地显示出你与领导不同而又可以互补的性格或才干。

4、取悦。人们往往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及其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被人称赞时,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同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如果得知别人是在背后称赞自己,还倾向于加倍喜欢称赞者。因为别人喜欢自己,因而也喜欢别人,这是人际吸引中的相悦作用的结果。运用称赞的方式取悦于领导,争取领导的好感和信任,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它很容易与人们鄙视的拍马屁混为一谈,当然,其间的区别依然是存在的。培根指出:

“假如你称颂你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献谄者,那么他们对你说的不过是他们常可对任何人说的一番套话。但假如这是一个高超的献谄者,那么他必定会使用最好的献谄术,恭维一个人心中最自鸣得意的事情。而假如献谄者具有更大的胆量,他甚至公然称颂你内心深以为耻的弱点,把你的最大弱点说成最大优点,最大的愚笨说成最高的智慧,以'麻木你的知觉’。也有一种称赞是助人成善的,这就是所谓'鼓励的称赞’。……当称颂某人是怎样时,其实他们是在暗中指点他应当怎样。”

你若希望取得领导的支持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又不致于堕入献谄者的窠臼,那就应该以恰如其分的诚意称赞,鼓励和指点领导从事正当的工作,实现预期的目标。这样,你才可能长久地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