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我谢谢你全家!”——有被冒犯到了!

 凌哥英语 2022-06-11 发布于浙江

微友提问

凌哥,您好。今年是我从教第五年(注:这是凌哥追问出来的)。


很疑惑一个英语老师能把育人教育做到何种地步。在每周3节课的曝光率上,如何能真正将育人落到实处?

另外,今天上课发生了一些状况,现在的我很自闭。我第一次罚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写检讨。我发现六年级真的很难教,可能是青春期的叛逆提早,经常能听到学生说脏话(农村学校的孩子环境复杂),总之,六年级我带得不是很顺利。没有了以前轻松愉快的感觉,总是很压抑。快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了。

检讨书

在英语课结束后,老师在布置作业之前,我以为英语老师要布置很多作业,就习惯性地说了一句口头禅“老师,我谢谢你全家”。

之后,被同学听到并告诉了老师,我感到很后悔,我不应该对呕心沥血的辛苦培育我们的您说这样不敬重您的话。

您为了惩罚我,您让我把作业抄在黑板上。我抄完作业在黑板上之后更加后悔自己说了那句话了,因为英语作业只有少少的三页。

对不起,老师!我不应该对您说这种骂人的话。

我不应该对您说这种打击您心灵的话,我不应该在上课时说这种影响他人的话,我也不应该把脏话当成口头禅。

老师,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了,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我。我保证以后一定不会再对您说这种不礼貌的话了,我会借掉这种口头禅了,对不起。老师,请您不要把这件事告诉某老师(班主任),谢谢。

(凌哥注:为了保护学生隐私,凌哥将原本是图片中的文字听写下来了。)

这学生还不忘提醒我别告诉班主任,真的是挫败感十足,感觉有被冒犯到。我最近常常在想自己是不是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

您好!

感谢您对凌哥的高度信任。

您知道凌哥为什么问您“您的教龄超过五年了吗?”?

因为从您对这件事的感受来看,凌哥感觉您的教龄没有超过五年啊。凌哥不是在嘲笑您,而是想说,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有这样的心理反应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是有了十几年、几十年教龄的老师,还有这样的反应,反而是有些不正常了。所以,希望您能先消消气



凌哥怎么看




能不能先让凌哥倚老卖老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呢?

一、“第一次罚一个六年级的学生”

您是把这个班从低年级带上来的,然后第一次罚一位六年级学生?还是连续几年教六年级,然后第一次罚一位六年级学生?

从常理推测,作为五年内教龄的教师,不太可能连续几年教六年级(除非是小规模学校)吧。 

这样的话,凌哥觉得您好幸福啊!说明这个年级的学生之前基本上都是乖宝宝啊。

(注:凌哥并不是支持为“罚”学生而罚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能不惩戒就不要惩戒,而是就事论事地说在这之前您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是件好事。国家已经制定了有关惩戒学生的规定《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并于2021年3月1日实施,相信你们学校已经组织学习过了吧。)

二、这位学生其实真是很不错的啊。

1. 字迹不潦草,书写水平可以算中等偏上。

2. 语句比较通顺(尽管很多标点不太合理)。

3. 特意使用了作文纸。

4. 修改了部分错别字,还精心补全了作文格的线条。

5. 用词很有礼貌:一直在使用“老师”、“您”、“谢谢”等。

6. 使用了排比句式:我不应该……,我不应该……,我也不应该……。

7. 写作结构条理清晰:缘起——过程——道歉——检讨——决心——请求。哎呀,这堪称是检讨书的典范模板啊!

跟您说啊,曾经有一位50岁的女老师对凌哥说,在她这个年纪,看着孩子犯错(不是严重的错误),也觉得很可爱了。——您现在可能很难理解这样的想法,但是说不定到了快50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可是,看看凌哥上面写的7点,您是不是可以觉得欣慰一下呀。

三、学生态度可嘉

凌哥读了这封检讨书,能够感受到孩子的真情实意。

当然也能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惶恐,——没错,就是最后那句话。有所畏惧,比天不怕、地不怕,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要好得多。就好像我们对法律要有畏惧之心。班主任的地位在小孩子的心中就相当于法律的地位。有所畏惧,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态度。您看,有多少人因为无所畏惧,肆无忌惮而最终下场可悲!




其中有哪些原理




一、孩子为什么会犯错?

英语中也有一句言语: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人不可能不犯错的。

有无意之间的错,也有故意的错。

有可以弥补的错,也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错。

有可以被原谅的错,也有永远不会被人原谅的错。

有自以为对而别人认为错的错,也有自己认为错而别人认为无伤大雅的错。

有特定时代背景下不是错但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错。

回首往事,凌哥发现,自己犯过不知多少次大大小小的错误,都被父母或老师制止或者纠正,当我不再犯同类错误的时候,他们依然爱我如初。

对未成年人来说,这个世界是供他们不断探索和尝试的空间,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以某种标准来衡量行为的可行性和后果。以幼儿为例——

他们追求自由,但是他们不知道“在老虎出没的地方走动”是错的。

他们追求快乐,比如玩水的快乐,但是他们不知道水花四溅弄得地板一片水是错的。

他们要满足食欲,但是他们不知到在超市里面拿起面包就吃是错的。

那么,什么时候他们知道是错的呢?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遭遇损失的时候,被指出的时候,触犯众怒的时候,受到惩罚的时候。——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恰当引导和教育,有些时候有些人还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还会怨天尤人,迁怒他人。常听说的“垃圾人”,就是这个样子。而这种引导和教育,年龄越小越有效,越及时越有效。所以,加强青少年德育,刻不容缓。

二、孩子为什么说脏话?

“说脏话”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儿童的“屁尿屎”快感期。幼儿成长到大约3岁的时候,会“突然”喜欢说与屎尿屁有关的话,让大人很尴尬,但是孩子自己显然意识不到这种尴尬,还乐此不疲,这是因为孩子还不是社会化程度很高的人,而大人则因为阅历、经验、容忍度等原因而对孩子的这种现象见怪不怪。

随着孩子成长,可用词汇大量增加,社会活动多样化,他们的言语快感逐渐会发生变化,比如聚在一起谈论更多的话题,还可以吟唱一些有节奏的童谣。但是,一部分孩子接触到的不良语言环境也会导致他们的“秽语快感”依然持续。如果不加制约,可能伴随终生。比如某些不入流的美国影视中的四字词,如果我们不加过滤,一定会对孩子们产生不良影响。再恶化到一种变态现象“秽语症”,被认为是一种心理上的返祖现象。

但是,正常的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说脏话”是不文雅或者不受人欢迎的,因此,脏话的内容也会因为所处环境、说话的对象等不同而变得文雅、委婉。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说,“谢谢你全家”“问候你祖宗”等已经是委婉语了。但是无论多么地“骂人不带脏字”,说话者都会有一种“心理发泄的快感”,也就是一种减压方式。




如何面对、应对和调适



一、理解现象

上文中,凌哥已经说了自己的看法了。不知道您能认同几分?当然,凌哥也不知道您班中的实际情况,只是从您说的“第一次”来判断事情还不是很严重。

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犯错,这几乎是必然的。也许,我们不应该以犯错的数量来评价孩子,而是以“不再犯”的数量来评价他们。哎呀,除了十恶不赦的死刑犯,即便是让罪犯坐牢,根本目的之一还是要“治病救人”啊。

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及相应的语言发展阶段,包括“秽语期”“谎言期”。

理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孩子也是有心理压力的,而且相对于成人而言,孩子会更加直接地表达、发泄自己的压力,比如大哭、尖叫、咒骂、秽语。

理解孩子的检讨行为。这么大的孩子,几近青春叛逆期的年龄了,写检讨,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是一篇这么长的检讨,文字也很诚恳。正因为这样,也说明他是把您放在眼里的,并且也是尊重您的。

也要理解他的恐惧心情。客观上来说,最后这句话是表达了他对班主任的恐惧。但是从心理学上做深层分析,其实他是希望您能给与他支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

二、引导学生

理解是明白其中的原理和道理(understanding),不是谅解(forgiving)。理解,也不等于纵容。我们要用合理的方式来引导、纠正、教育学生。

1. 明确态度。

对于孩子们的不当言行,我们需要显示我们明确的是非态度。如何来明确展示我们的态度?要依据情境、人物、影响、后果而定。比如:

婉转的提示,比如:“张华同学,你刚才说了一句什么话?能再说一遍吗?”

表达情绪,比如瞪怒眼、拍桌。

作出惩罚,比如您采用的方式。

2. 让学生思考。

批评和责备,往往能起到指出和制止的作用。但是在接受批评和责备的时候,大脑的防御机制就如同是手碰到烫水那样的直接反应,有点儿类似于巴甫洛夫的“S-R”机制,知道不可以碰,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碰。——也许我们要到高中才能知道高温对细胞产生的作用。

而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S-R”的人,而是培养会思考的人。当学生能学会思考的时候,很多问题他们自己也能调适和解决了。——这也是降低青春期逆反程度的一种路径。青春期的孩子,在思想上会和父母、老师不一样,行动上也想更自由,这是正常的“相异”。但是,不会思考的孩子,常常会处在“感觉被压制”的心理状态,然后就更容易“暴力反抗”,甚至畸形到以此来“控制”师长的情绪。

从这件事的起因看,学生是因为“以为英语老师要布置很多作业”而口出此言,实际上就体现出他对“作业负担”的预见和恐惧。说那句不文明的话是在释放一种心理压力,同时也是给教师提出布置作业的预警。

让孩子明白,减压是必须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但是也应当让孩子明白,减压的方式应当合理、文明,不能给他人造成不适甚至伤害。

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做两件事情:

(1)启发共情。如果你自己听到这句话,心里窝火不窝火?

(2)寻求出路。除了那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比如,作为预警:“老师,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啊!/ 老师,我们可以挑选一些作业吗?/ 老师,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作业吗?”

还可以用幽默来化解:从网上找到关于“秽语快感”是“返祖现象”和“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的文字,然后问学生想不想返祖,想不想表现得不成熟。所以,不要觉得说不文明的语言很爽很酷,其实是不成熟、没长大。

3. 化作一次讨论和演练

不要将孩子的检讨书公布、张贴出来,也不要让这个孩子在班级里面公开朗读检讨书,这是无意义地加倍惩罚,在本质上却没有提升孩子的认知,只会加重负罪感和心理阴影。而且这种事情做多了,由于认知没有增长,也就会逐渐失效。孩子的检讨,也是要惜字如金的。

在下一堂课中,您可以这样说:“张华同学上节课的行为,让我很生气,但是他做了诚恳的检讨,我已经接受了他的检讨,也不再生气了。”这样,既明确了态度,又解除了戒备。然后说,“今天我们让时光有机会倒流,大家思考一下,当时如何说话会更让老师接受呢?”

三、换个方式来处理

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两个方法来处理。

1. 为孩子指出文字、标点等错误。比如其中的一个错别字:“借掉”应该是“戒掉”。首先,您表明立场,指出自己已经阅读了检讨书,并且能看出他的诚恳态度,也接受了他的检讨,希望他吸取教训。然后,指出其中的文字错误,让他改正。

使用这个办法,可以让孩子知道您的仁慈,也知道您真心给予他帮助。

2. 答应他您不会告诉班主任,同时希望他能吸取教训,下次在表达想法的时候,思考一下自己的措辞。既然您自己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告诉班主任,事实上您确实不需要告诉班主任。而您答应他的要求,是顺水推舟。

使用这个办法,维持了他对班主任的敬畏之心,让他感受到了您的支持,以后一段时间内会很好地配合您。——对于六年级快毕业的学生来说,您也会给他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事件后的思考




1. 对于学生的不当言行,教师要作出何种程度的反应才是恰当的?

2. 教师如何判断学生的言行的严重程度?

3. 教师如何分析问题的原因,如何与特定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进行联系?

4. 教师如何平息自己的情绪?如何改善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

5. 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将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个正面引导、培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现实性机会?




英语教师如何落实德育




英语教师每周3节课,任教的班级基本上在4个以上(含非英语课程),如何能真正将育人落到实处?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一个所有学科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等,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更少,他们该怎么做好学生德育呢?

德育是全面渗透的。

语言材料中的德育元素:教材的编写,习题的编写和选择,阅读材料的推荐。

教学行为中的德育元素:教师的服装、仪态、举止,教师话语导向,教师对学生行为和话语的导向。

教学环境中的德育元素:教材的配图,教室中英语环境建设,英语节等活动的规划设计,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所有这些能让学生感到爽心悦目,能促使学生积极投入的元素,也是学科德育的一部分。

教育行动中的德育元素:英语教师不仅仅是学科教学的教师,他们需要参与各种各样的与学生打交道的活动,比如课堂中的秩序管理、课间的行动管理、学生谈话。

从您的提问来看,您的担忧似乎在于“英语教师的德育”的有效性。凌哥觉得我们要从更大的格局和肚量来思考。

1. 德育的有效性不可能达到100%的。工厂里面的无生命的产品,即便是精密机械制造,也不可能达到100%的良品率的,能有100%的合格率就很不错啦。而我们教育面对的是有能动性的人,受到的内外因素影响太多了,不可能每种教育手段和具体方法对每位学生都能奏效。要件件有落实,也是不太可能的,大部分能有效,也不错了。

2. 多样的德育途径胜过单一的途径。社会是多元的,学生是各异的,方法是多样的,所以我们的德育途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各种德育途径可能会起到互促互补的作用。所以,一种方法不能奏效的时候,一个机会被错过的时候,也不要感到备受打击。我们还有别的途径,还有别的方法,还有别的时机,还有日渐成熟的孩子,还有明天。

以上内容是凌哥的个人观点,供您参考!愿您能早日走出心理阴霾。您阳光了,孩子们也会跟着阳光起来。

凌哥编著的《小学英语渐进式书写训练(PEP)》基于循序渐进的学习理念,帮助学生从规范书写进阶到流畅书写。

让孩子的书写从端正到流畅逐级提升,最终在第四级时接近人教社教材上使用的字体

词汇组块训练

三年级上册的小幽默语篇


三年级的书写训练都这么优秀,随后几册同样精彩啊!比如,每一册的开头几页,会将字母书写的要领再回顾一遍。下图是五年级下的字母回顾,除了指出要领,还再次强调了易错的笔顺(d和E)。

因为凌哥编写的是《书写训练》,也就是常说的“字帖”,所以语篇类内容没有配上阅读理解题。可是,老师您完全可以自己配上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啊!

观察一下上图(五下Recycle 1)中的词汇复现量,就知道凌哥的用心良苦了。

这套《渐进式书写训练》的每一册的每一个语篇,都是凌哥精心编写的,基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高复现的词汇,又能让学生接触到可理解的丰富的新语言内容,相信对于加强学生的词汇储备,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作为“抄写”用的字帖来练练字的话,作用就减半啦!
使用凌哥编写的《小学英语渐进式书写训练(PEP)》来提升孩子们的书写规范性,增强阅读能力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