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 五藏六腑, 功能失常, 临床表现, 多种多样! 通过以前的文章积累,大家应该对中医的病机,有点粗略的认识了吧? 中医的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当病邪作用于人体后,机体的正气必然奋起抗邪,而形成正邪相争的局面。如果正气充足,足以将病邪驱除,则,机体恢复健康。但是,如果病邪较重,不能驱除,或者,病邪虽然不重,正气不足,以上两种情况,均可破坏人体阴阳的平衡,或使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使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机变化。 可见,病机的变化,可以是肉眼可见的,也可以是肉眼不可见的。那么,中医大夫的水平,就是通过病人反应出来的表现,或者症状,或者体征,认真推理,找出病人的病机变化,逆转其病机,达到患者康复的目的。 就中医男科来说,大家再复习一下,本公众号中,有关中医解剖的那些事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与男科解剖最相关的藏腑是:肝,肾。 由于男科的部位在男性前阴部,所以,与男科解剖最相关的经络是:肝经。 因此,中医男科疾病的病机,主要表现在:肝、肾等藏腑的功能失调;经络病变:则多以肝经为主。 就中医男科的藏腑失调来说,最常见的是:肾虚,肝郁,脾虚。 请大家静下心来,让我慢慢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中医男科病机中,藏腑功能失常的那些事儿吧! 1.关于西医肾的那点事儿 在讲肾虚这点事儿之前,先聊聊有关肾藏的这点事儿! 中医的肾藏,与西医的肾脏,不完全是一回事儿。 先说西医的肾。 肾脏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肋腰点)。当肾有病变时,触压或叩击该区,常有压痛或震痛。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如何判断肾的功能呢?主要是通过空腹血清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来确定肾功能。如果升高,则是肾功能下降的标志。 肾脏的病变很多,涉及西医的泌尿内科和泌尿外科,如果有了相关表现,比如:水肿,高血压,糖尿病,尿量异常,尿蛋白,血尿,贫血,等等,当然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该服药就服药,该手术就手术。 了解了以上西医的肾脏知识,可以看出来,与中医的肾藏,有部分的功能重合。 那么,中医对肾藏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2.关于中医肾的那点事儿 上一篇文章说到,西医肾的功能,与水液代谢有关。中医肾的功能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肾位于腰部,脊柱之两侧,左右各一。中医肾有内肾、外肾之分,平时如果不特别指出,默认的是指内肾。 内肾简称肾,与西医的肾脏功能类似,也是与水液代谢有关,正如《说文》说:“肾,水藏也。”所以,如果出现了水液代谢有关的疾病,比如水肿之类,中医就会从肾论治,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医的外肾,相当于西医的睾丸,正如《素问》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也就是说:肾的另一个功能,实际上是指外肾的功能,主藏精,与生殖有关,当出现与生殖有关的疾病时,比如男性不育症,自然从肾(外肾)论治,方为中的。 又因肾(外肾)藏精,所以,人体的生长、发育,也要从肾论治。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时候,不好意思说:自己有性功能方面的问题,就说自己:“肾亏!” 综上所述,中医认为: 肾主水,以阳开阴合,来维持人体水液平衡。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气充沛则骨坚齿固,脑充发荣。 肾主纳气,气根于肾而归于肺,故肾气之摄纳,有助于肺气之肃降。 肾水上济于心,心火下交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则阴阳平衡。 肾属火,脾属土,肾阳的温煦,能助脾之健运。 肾又属水,而肝属木,肾水充足则肝木得养。 肾脉络膀胱,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之蒸腾,可助膀胱之气化,而利水液之代谢。 总之,当大家接触与肾有关的事情时,首先,要搞清内、外肾的区别,而且,就算是在考虑肾虚的问题时,也要搞清肾阴和肾阳虚的区别。 那么,为什么中医不提“肾实”呢?肾虚与中医男科有哪些关系呢? 3.关于肾虚那点事儿 (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大家:从吃饱到吃好,从穿暖到穿靓,从安居到舒适,从步行到开车,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就更加关注了。 从当初很多男性到了医院,羞羞答答地说自己:肾亏,到现在到了医院,张口就说自己:肾虚。特别是:电视上,报纸里,网络中,闲谈里,“补肾壮阳”,深入人心! 即使是从来没有医学背景的病人,到中医男科就诊时,也主动要求医生开具“壮阳”药,如果医生经过认真辨证,或疏肝,或活血,或清热,或滋阴,则会得到患者的质疑:凭什么处方中没有:巴戟天,淫羊霍,阳起石,炮附子,等等,甚至:鹿茸,海马,硫磺,某某鞭。 其实,正规医院的高明大夫,在给病人辨证论治时,绝不是“壮阳”这么简单的,至于如何根据病人的表现,辨别其:与肾有关的:寒、热,虚、实,以后再说。 那么,为什么很少提“肾实”呢?中医所说的:肾虚,到底会有哪些病机变化?会引起哪些男科疾病? (下) 通过上几篇文章,得出结论,肾中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主水和藏精。对中医男科来说,主要关注的是:中医肾藏的藏精功能。 对男性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会不断充盛,到了16岁时,天癸产生,促进肾精产生,流向精室,贮存起来,以遗精为标志,就是“肾实”的状态, 所以,肾实,是肾精充盛的状态。 所以,一旦精气溢泻,肾精终生处于不断亏虚的状态,只要慢慢流失,或者进行合理的补充,就能损耗的慢一些,就能多坚持一些时间。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如先天不足,或早婚多育,过度房劳,或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损伤精气,等等,就会产生病态的肾虚了。 肾虚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青年时,肾虚则天癸不至,阻碍性发育成熟; 壮年时,则可致滑泄、阳痿等。 肾虚失于固摄,肾气不固,肾失封藏,可致遗精、滑泄等。 久病伤阴,肾阴亏虚,虚火内生,可致阳痿,梦遗,精液粘稠等。 火扰精室可见精浊、早泄、遗精、不育等。 虚火灼络可致血淋、血精等。 阴虚火旺也可出现阳强。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温煦不足,可致男子阴冷、寒疝等; 作强不能则阳痿; 水湿不化可致精癃、水疝等。 总之,肾虚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男科疾病。 中医关于肾虚的这点事儿,就说这么多吧。 那么,在中医男科常见的病机里,还有与肝郁有关的那些事儿,会有哪些表现呢? 4.关于西医肝的那点事儿 西医的解剖学认为,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 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 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但一般不超过3cm,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 肝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免疫防御功能。肝脏再生功能。等等。 西医的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肝脓肿、酒精性肝炎等多种疾病。肝病较为常见且危害性较大,应以积极预防为主。 常出现的肝病症状有:肝掌、蜘蛛痣、乏力、恶心、厌油腻等症状。 在肝病的治疗中,中医中药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不管中医还是西医,一定监控肝功能,尽量避免伤害肝功能。 那么,中医对肝的认识是怎样的呢? 5.关于中医肝的那点事儿 中医认为,肝是五藏之一,《说文》说:“肝,木藏也。” 《释名》进一步解释道:“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 也就是说,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在体合筋,开窃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肝藏魂,在志为怒;其经脉为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总结下来,肝的生理功能有: 第一,主疏泄。与男科有关的是:调理生殖。 因为,足厥阴肝经绕阴器,经少腹联络冲任二脉。肝在体合筋,前阴为众多筋脉汇聚之处。正如朱丹溪《格致余论》所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 第二,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一定数量血液的作用。 《素问》云:“肝藏血。”唐·王冰注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中医和西医的肝的功能,仅有很小的重合部分,那就是肝藏血的功能。 与肝相关的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不及或障碍,肝血濡养功能的减退,以及肝脏阴阳制约关系的失调等方面。 故肝脏阴阳、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是:肝阳、肝气常为有余,肝阴、肝血常是不足。 中医临床上,常见的病机有:肝气郁结,肝气横逆,肝火上炎,肝血虚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等。 那么,中医肝的常见病机,肝郁,与中医男科有哪些关系呢? 6.关于肝郁那点事儿 (上) 一提男科,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肾虚。 其实,从经络循行的角度,从男科前阴的脏腑属性,最起码以下部位的疾病,首先想到的脏腑是:肝。 这些部位是:阴茎,阴囊,子系(精索)。 在临床上,遇到以上部位的疾病时,应该从肝论治,方能一箭中的。 比如,当在临床上遇到阴茎的常见疾病:阳痿(勃起功能障碍)时,很多人是否先想到的是肾虚? 其实,不准确,不全面,应该从哪里论治? 对,从肝! 《杂病源流犀烛》说:“又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 对,从肝郁论治! 为何从肝郁下手?因为,肝的主要功能是:疏泄。《明医杂著》按语中谓:“阴茎属肝之经络。盖肝者木也,如木得湛露则森立,遇酷热则萎悴。” 肝郁,是肝气郁结的简称,是肝的主要病机变化! 那么,肝郁有哪些表现? 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 那么,肝郁又会引起哪些男科疾病? (下) 通过上几篇文章,大家知道,肝主疏泄和藏血,主动、主升而为刚藏。 那么,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了肝郁的状态,又会引起哪些男科疾病呢? 若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致气机不畅,精窍郁滞,可见不射精、不育、阳痿等。 精血同源,肝血不足可致肾精不足,肾精(阴)亏虚亦可致肝血(阴)不足。若久病伤肾,情欲无度,年高肾虚;或肝郁日久,阴血不足,均可致肝肾不足,而见遗精、血精、精液稀少等。 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湿热之邪侵犯肝经;或肥甘厚味,酗酒太过,湿热内生下注肝经,可见阴疮、子痈、精癃、精浊、血精、尿血等。 素体阳虚,阴寒内生,或寒邪滞于肝脉,可见少腹痛牵睾丸,阴囊冷缩,睾丸坠胀,阳痿,不育,阴茎短小,子痰、疝气等。 可见,肝郁会引起许多男科疾病,将来在学习各种疾病的治疗时,疏肝法,是一名合格的男科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治法,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好了, 肝郁的事情就说到这儿了。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当大家掌握了:与肾、肝有关的事情时,脾与男科的疾病有哪些呢? 7.关于西医脾的那点事儿 西医的解剖认为,脾是人的内脏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 脾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 脾的生理功能: 第一,储血。 脾脏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贮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 第二,滤血。 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 第三,免疫。 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脾是血循环中重要的过滤器,能清除血液中的异物、病菌以及衰老死亡的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和血小板。因此,脾功能亢进时,可能会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 第四,造血。 脾脏还有产生淋巴细胞的功能。 西医脾病的表现与其生理功能相关,主要的症状有:左上腹疼痛,多为钝痛、隐痛或胀痛,疼痛可以向左肩背部放射,还可以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出现脾功能亢进引起白细胞、红细胞下降、血小板降低时,还会出现免疫力低下、贫血和出血的症状。 那么,中医对脾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8.关于中医脾的那点事儿 中医认为,脾是五藏之一,《说文》说:“脾,土藏也。”也就是说,脾的五行属性是:土。 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运化、升清,主统血。 第一,主运化、升清。 脾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方面。食物经脾消化、吸收后转化为水谷精微,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归肺、散布于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若脾失健运,则消化、吸收和转输营养物质的功能失常,引起食少、纳呆、腹胀、消瘦等症状。 脾运化水谷以升清为主,即所谓“脾主升清”。脾的升清,还能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而不下垂。 若脾气不升,不但影响水谷精微的输布,使气血生化无源,出现头晕、神疲乏力、泄泻等,严重者还可致脱肛,内脏下垂等。 水液的吸收和输布也是脾主运化的一个方面。脾将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转输于肺、肾,经过肺、肾的气化作用,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脾运化水液功能减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形成痰饮、水肿。 脾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器官,而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故有“脾开窍于口”的说法。 临床上,脾病常可以出现口味的异常,如脾虚则口淡无味,脾有湿热则口中有甜味等。 第二,主统血。 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来实现的。 若脾失健运,气虚不能摄血,则出现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 在脾的病机中,脾虚是主要的方面,那么,脾虚会引起哪些男科疾病呢? 9.关于脾虚那点事儿 通过上几篇文章,可以得出结论:脾的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升清,主统血。 脾的主要病机是:脾虚。 若素体虚弱,劳倦太过,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阻滞精窍,可见精浊、精少或不射精等; 若痰湿凝聚精室,结而成块,可见子痈、子痰、阴茎痰核等。 气虚下陷,清浊不分,可致尿浊、精浊等。 若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泻久痢,或水邪久居,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则不能充养肾阳,终致脾肾阳虚,一则水液失运,二则下元不固,可致精浊、精癃等。 饮食不节,脾气受损,化源不足,致心血不足;或思虑劳心过度,或慢性失血,可致心血不足,脾气受损,终致心脾两虚,可见梦遗、滑精等。 情志不畅,忧思郁怒,过食肥甘或生冷,肝郁脾虚,运化无权,痰湿内生,郁阻经络,可致乳房结块,阴茎硬结,阳痿,早泄,精少不育等。 总之,脾虚以后,可以出现男科以虚损为特点的疾病,如何治疗?以后再说。 一提脾虚,立即会想到心虚。那么,心与男科疾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10.关于西医心的那点事儿 西医的解剖学认为,心脏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 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与心脏病有关的症状有:耳鸣,打鼾,肩痛,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等等。 心脏常见的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等。 那么,中医对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11.关于中医心的那点事儿 中医认为,心是五藏之一,《说文》说:“人心,土藏,在身之中。” 打个问号:土藏?在《内经》中,心,应该是:火藏吧?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有人攻击中医的依据之一,应该怎么样来圆场?感兴趣的专家可以研究一下。 到了今天,大家对心藏的认识是:心居于胸腔,膈膜之上,圆而尖长,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卫护于外。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称之为:“君主之官”。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因为心与小肠的表里关系,由于尿道的脏腑属性是:小肠,所以,当尿道有“火”的时候,通过清泄心火治疗,疗效确切。 那么,为什么不泻“小肠火”呢?这又要请专家研究一番了。 与中医心藏有关的疾病有:一是心脏本身疾病,如心悸、胸痛、真心痛等; 另一个为心神(脑部)疾病,如失眠多梦,癫狂、痴呆、中风等。 那么,说了这么多,心与男科有关的病机有哪些呢? 12.关于心火那点事儿 对于中医男科来说,正常的心肾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俗话说:“水火不容”,根据中医的五行理论,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心属火,肾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 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火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水火互相制约,不偏不倚,这种生理状态,称为心肾相交,或者叫水火相济。 那么,对于中医男科来说,与心火最相关的病机是:心肾不交。 如果久病伤阴、房事不节、思虑太过,情志郁而化火。或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等原因,都可导致心肾不交。 也就是说,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吸肾水,则肾阴暗耗,以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心肾不交。 其表现是:心火偏亢,则心烦失寐,心悸不安,健忘; 肾水不足,髓海空虚,则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 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阳痿等。 至于如何治疗?以后再说。 《素问》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那么,气血,在中医男科中的病机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请听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