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友晚餐前测得血糖值为5.5,晚餐后1小时的血糖值为5.8,一小时内的血糖波动差值仅为0.3。糖友刚开始还很高兴,吃完晚餐,血糖没升多少。 但在之后测完餐后2小时血糖,糖友心里就有些不踏实,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6.9,餐二血糖值比餐一血糖值高。后面还加测了餐后2.5小时的血糖,血糖仪显示数值为7.4。 可能有的糖友看到这组血糖数据,会认为这样的数据根本就不会出现在糖尿病人身上。 事实上,这样的血糖数据出现在糖尿病人身上并不稀奇,至少可以饿出这样的数值来。 血糖控制偏低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事,首先要考虑控糖方法对不对,比如饮食足量而不过量,运动合理且达到有效界限,但绝不超过安全界限,用药是否正确,接下来还要看餐时血糖的反应,用餐前后血糖的波动趋势和波动差值是否正常。 回到一开始的糖友血糖案例分析上,糖友的餐后血糖波动趋势明显异常,正常来说,餐后1小时左右会抵达血糖峰值,而这位糖友的餐后1小时血糖值和餐前血糖值偏差不大,仅为0.3。之后的血糖水平,直到餐后2个半小时还保持上升趋势。 既然发现了异常,就要梳理整个过程,通过对饮食、运动、用药等多方面逐个排查来解决问题。 一、饮食是否合理 糖友的晚餐看上去比较丰富,食材多样,种类繁多。主食是50克熟重的杂粮饭(大米里掺杂一些糙米、红米、黑米),搭配的副食有醋溜白菜、生菜、酱茄子、鸡肉、一个水煮鸡蛋、2个铁皮柿子(西红柿的一种,皮质稍硬,味道很好,吃起来比较甜),还喝了半碗酸奶。 主食明显不足,换算成生重也就20克左右。单从主食的角度就能解释糖友餐后1小时血糖为什么只比餐前血糖升了0.3。 杂粮升糖固然缓慢,但正常情况下,血糖不应该在餐后2小时还继续升高。 副食集合了肉蛋奶三类高蛋白食物,再加上各种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发挥作用,延缓阻隔碳水吸收,进而使得餐后血糖上升趋势缓慢,下降也缓慢。 主副食搭配整体结构是好的,但是主食太少,肉类高蛋白摄入过多,蔬菜过量就不好了。 二、运动是否合理 糖友餐后无任何运动,一般建议糖友们在餐后血糖峰值来临前10分钟左右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这位糖友的餐后升糖趋势存在异常,不好把握峰值来临时间,需要进行相关评估和分析再定运动方案。 缺乏运动的糖友,其肝脏和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很低,糖原合成受限,餐后血糖会在一定时段内持续升高。 三、用药是否合理 这位糖友有过关于用药的描述,结合升糖趋势,从用药的角度来说,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服药时间、服药剂量和药效反应时间与饮食的匹配存在问题。 四、胰岛功能及胰岛素作用情况 从糖友的血糖趋势来看,基础胰岛素的储备量和受到血糖升高刺激后的分泌状态还好;但之后新的胰岛素合成速度受限,除了胰岛功能本身受损的原因,可能跟一些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元素缺乏有关,比如锌。 综上所述,案例中的糖友餐后1小时血糖波动差值低,以及之后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跟糖友的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分享在这里的只是一个个例,仅供糖友们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