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 琇按:经文论痹甚详,后人昧于病情,故略而不举。 齐王黄姬的哥哥黄长卿在家设酒席请客,请了我。客人入座,还没上菜。我见王后弟弟宋建容色异常就说:“你有病,四五天前,你腰胁疼得不能俯仰,也不能小便。不赶快医治,病邪就会浸润肾脏。趁着还没滞留在五脏,迅速治愈。现在你的病情只是病邪刚刚侵入浸润着肾脏,这就是人们说的'肾痹’。”宋建说:“你说对了,我确实曾腰脊疼过。四五天前,天正下雨,黄氏的女婿们到我家里,看到了我家库房墙下的方石,就要弄举起,我也想要效仿去做,举不起来,就把它放下了。到了黄昏,就腰脊疼痛,不能小便了,到现在也没有痊愈。”他的病是因喜好举重物引起。我所以能诊治他的病,是因看到他的容色,太阳穴处色泽枯干,两颊显示肾病部位边缘四分处色泽干枯,所以才知道四五天前病发作。我为他调制柔汤服用,十八天病就痊愈了。 温性中药: 通常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很多属于偏于温性,但滋阴的补益药物,可能不是温性。若体内有寒气,多选用温补药物。寒气重虽然可能是由于气虚、肾阳虚、气血两虚造成,但也一定要注意服用温性药物后,身体可能会有上火的表现。常见的温性中药如下: 1、补气类:如黄芪、人参、党参等; 2、补血类:如当归,以及有补血、活血作用的川芎等; 3、补肾类:如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鹿茸有一定温补作用,因此也多数为温性; 4、散寒类:如细辛、肉桂、桂枝,均为偏于温性或偏热性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