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要从心学的说起

 诺南 2022-06-19 发布于江苏

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这句话是哈佛大学的杜维明说的。至于21世纪是不是王阳明的时代其实不言而喻,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心浮躁,面对身心,家庭,事业让人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好像烦恼、苦恼、困惑以及压力伴随左右。有形与无形的压力让人很难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

有一句话对王阳明心学的评价很好:悟透阳明心学,人生的境界会提升几个层次,天底下没有任何事再能困扰到你,没有任何人再能伤害到。阳明心学修炼强大的内心,王阳明说你只管操心好自己的良知,不要操心你的人生。但是大部分做不到,都在一味的外求,追求名、利、权等没有让自己的心一颗停止过。

回顾王阳明五十七年的人生经历,一般人理解的“幸福时光”于他而言似乎是少之又少。他虽立下不世奇功,却屡遭奸臣排挤,在困顿绝境中大彻大悟,在诽谤构陷中负重前行,宠辱不惊,用行舍藏,以传道授业为平生最快乐事。他凭着自己的良知、意志和智慧,愣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饱满、鲜活的千古传奇,一生正气地矗立在人世间,成为光耀后世的百世楷模。

 他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对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

 图片

他两次剿匪,平宁王朱宸濠造反,聚乌合之众,他身处险境,力挽狂澜,屡建奇功,扶将倾之大厦。

他格竹子,格兵法、格辞章、格经典,格释道二学,专心致志;深陷牢狱之灾,暗无天日,他身处困境,最终突破理学,

他贬谪龙场,生死一念,身处绝境,但他端居澄默,胸中洒洒,堪破名利生死。终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心学的含义

心学的三大核心:心即致良知知行合一

心即理,理在心中,也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你的本心就是道,就是理。

知行合一是良知和行为一致,知行一体是道德的最高行为标准。

致良知

良知是什么?良知是至纯至精的心就是良知,不参杂任何人的私欲,良知就是天理,良知是人人固有的。去除人欲,良知就会光明起来,致良知也就是去人欲的功夫。

 图片

心学的现实意义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无论经济上或精神上都是负担最重的时间。家里的事,单位的事,老人的事,孩子的事,夫妻的事,健康的事,方方面面,都带给人困扰,想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是很难的。

悟透阳明心学就能参透人生,为人处世,看待事物都会上升一重境界。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

 通过阳明心学可以圆满我们身心,家庭、事业的落地实修的精髓。真正的活出时间、身心、家庭、事业的自由,过自在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