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理论基础学习笔记--病机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病机学说

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转归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

病机包括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症状病机。

病机学说的发展:张仲景的外感病六经病机,钱乙的小儿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后世络脉病机、痰瘀病机、瘀毒病机、体质病机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本病机

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等;

系统病机

包括脏腑病机、形体官窍病机、内生五邪病机等;

疾病症状病机

指各种疾病及其临床症状出现的机理。

病机之2正虚邪侵导致疾病发生

图片

图片

病机之3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机之4发病的类型

感邪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复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基本病机之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相搏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斗争中发生力量对比的消长盛衰变化。
(一)正气

脏腑经络的机能正常,精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正常和充足,正气强盛。

正气分阳气、阴气。阴气抵御阳邪,阳气抵御阴邪。

邪气之所以能侵袭人体,是由于正气虚弱而邪气入侵:

1、正虚感邪而发病。2、正虚生邪而发病。脏腑紊乱,精气血津液失常。3、正气强弱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正气充盛,邪正相搏剧烈,多表现实证;正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精气血液亏损,多表现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体质强弱是正气盛衰的表现。阳虚之体,易感寒邪,阴虚之质,易受热邪。小儿易感外邪。年高之人,易感外邪或生内疾。女性易病肝郁、血虚、血淤。男性易患肾精肾气亏虚。肥人或痰湿内盛之人,易感寒湿之邪,易眩晕中风。瘦人或阴虚之质,易感燥热之邪,易患肺痨咳嗽等。

(二)邪气

指七情六淫以及痰饮、结节、淤血和外伤等各种致病因素。

(三)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实者外感病实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内伤病实证则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淤血等。
虚者,乃正气不足,防御调节低下,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
2、虚实变化
①虚实错杂。即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如病邪久留,损失人体正气;如虚体受邪,正气无力祛邪外出;如本已正虚,又有内生水湿、痰饮、淤血等凝结阻滞。
虚中夹实
以正虚为主,兼有实邪为患,如脾虚湿滞证,运化无力,湿邪内生,阻滞中焦脾气虚的神疲肢倦、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不实。又见湿滞病变的口黏、脘痞、舌苔厚腻。
实中夹虚
以邪实为主,兼有正气虚损。外感热病中,邪热盛、气津两伤的病证。
高热气粗、心烦不安、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又兼有口渴引饮、气短心悸、舌燥少津等
②虚实转化。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聚,发生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③虚实真假。出现与虚实不符的假象。
真实假虚
本质为实,但表现出来虚
乃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如热结肠胃,腹痛硬满,发热汗出,而见写下稀水臭秽。
真虚假实
本质为虚,但表现出来实
乃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功能减退。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见脘腹胀满、疼痛等假实证。

(四)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由于正气充盛,抗御病邪能力强。
2、邪去正虚。邪气退,而正气大伤。多见重病恢复期。
3、邪胜正衰。疾病恶化。
4、邪正相持。不相上下,病邪不能消散,缠绵难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机之6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基本病机之2

阴阳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

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阳胜则热则阴病,阴胜则寒则阳病。
1、阳偏胜,多表现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多由感温热阳邪,或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由情志内伤,过极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或因体质偏颇。
实热证继续发展损伤也会损阴,从实热证转化为实热兼阴虚津亏证。
2、阴偏胜,多表现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等。常伴有阳气不足,出现实寒兼阳虚证。
(二)阴阳偏衰
阳虚则阴盛则寒、阴虚则阳亢则热。
1、阳偏衰,即阳虚。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的虚寒证。原因多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耗阳气。导致血液凝滞,津液停滞成水湿痰饮。肾阳虚衰。
2、阴偏衰,即阴虚。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的虚热证。原因主要是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伤阴。导致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表现出虚热及虚性亢奋如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舌红少胎、脉细数等。
(三)阴阳互损
由于阴阳互根关系失调呈现阴阳两虚证。
1、阴损及阳。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阴虚导致阳虚。
2、阳损及阴。阳气亏损,无阳则阴无以生,阳虚导致阴虚。
(四)阴阳格拒

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

1、阴盛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寒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在原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缩、脉微欲绝等寒盛于内的基础上,又出现面红、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之象。

2、阳盛格阴。指阳气偏盛至极,排斥阴气于外。热盛于内是疾病的本质。在原有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热盛于内的基础上,又出现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假寒之象。

(五)阴阳亡失

亡阳者,阳气突然大量脱失,导致全身严重衰竭。多由邪气太盛,正不敌邪;也可由于因汗出过多,吐泻无度。津液过耗,气随津泄,阳气外脱;也可由素体阳虚,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

亡阴者,阴气突然大量脱失,导致全身严重衰竭。多由热邪过盛,或邪热久留,大伤阴气,煎灼津液,逼津液大量外泄而为汗,也可由于长期大量损耗津液,日久亡阴。

阴阳互根,故亡阴可迅速亡阳。反之亦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阴阳互损与阴阳格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基本病机之3

精气血的失常

三、精气血失常

(一)精的失常

1、精虚,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不足。
2、精的施泄失常,分为失精和精瘀。
失精,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流失。一是由于房劳过度、久病及肾、过度劳累耗伤肾气,导致肾气虚衰,封藏失职。性欲过旺,内扰精室,肝气疏泄太过,也可导致生殖之精失精。二是水谷之精大量丢失,如长期蛋白尿,当补脾气以摄精。
精瘀,指精滞精道,如房劳过度、忍精不射、手淫,或久旷不交,或惊恐伤肾,或淤血、败精。若肾气虚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疏泄失职,也可精瘀。
(二)气的失常

1、气虚。

原因:主要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机能失调导致生气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使气过多消耗。

常见:精神委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脉虚。元气虚者,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宗气虚者,动则心悸、呼吸气短。

阴气虚则见热象,阳气虚则见寒象。阴阳虚皆见倦怠乏力等表现。

2、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

①气滞,乃局部气的运行不畅。主要是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阻滞。或因脏腑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
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可引起血瘀、津停。因肝升肺降、脾升胃降,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常见。
②气逆,乃气升太过、气降不及。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
气逆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在肝,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易怒。
③气陷,乃气升不足、气降太过。多由气虚病发展而来,若身体虚弱,或病久耗伤,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
上气不足,气不上升,头目失养。由于脾气虚损,升清之力不足,见头晕目眩耳鸣。
中气下陷,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发生内脏位置下移。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
气闭,乃气闭阻于内,不能外出,以致清窍闭塞。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机。
有因触冒回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的气厥,剧痛的痛厥,痰阻气道的痰厥。常
⑤气脱,乃气不内守、大量亡失致使衰竭。多由正不敌邪,或慢性病,正气长期消耗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
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痪,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

(三)血的失常

1、血虚。
原因: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生化无源;或血液化生障碍;或久病不愈,暗耗营血;血虚与脾胃、肾关系密切。
血虚会造成全身或局部失荣失养,衰退。血虚气也弱,多伴气虚,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不宁、脉细弱。心主血、肝藏血。故心血不足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细涩或歇止。肝血亏虚见两目干涩、眼花、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冲任失调,经少闭经。
2、血运失常。
血瘀:血液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凡血瘀均见疼痛,且通有定处,甚则局部形成肿块。唇舌紫黯及舌有瘀点、瘀斑,皮肤赤丝红缕青紫。
导致血瘀,主要由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出血:乃血液逸出血脉,称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消散排出,蓄积体内,则为瘀血。
导致出血,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
(四)精气血关系的失调

1、精与气血的失调

①精气两虚。精可化气,气聚为精,而肾藏精,故根源在于肾的精气亏虚。

②精血不足。肝肾精血不足,导致面色无华、眩晕、耳鸣、神疲健忘、毛发脱落、男子精少不孕、女子月经延期经少不孕。

③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气机失调、疏泄失常及瘀血内阻。前者以情志为多,阴部胀痛重坠明显;后者见血精,阴部小核硬节等。

2、气与血的失调

气为血之帅(推动、温煦、化生、统摄),血为气之母(濡养、运载)。故气的虚衰升降必然影响血。气虚则血虚、则血液运行滞涩、则出现离经之血。气滞则血瘀阻。气机逆乱,则血随气上逆或下陷,出现上为吐血,下为便血。

气滞血瘀
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且多与肝失疏泄、肺失宣降有关
(肝)胸胁胀满疼痛、瘕聚;(肺)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
气虚血瘀
多因气对血推动无力。
惊悸怔忡、喘促、水肿或肢体瘫痪。
气不摄血
中气不足。气虚不足,统摄不利
以脾气不统血为主,同时也与肺气、肝气、肾气及胃气亏虚有关
气随血脱
大量出血同时,气也大量流失。
外伤失血、呕血、妇女崩漏,产后大出血。
气血两虚
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
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
四、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过程障碍。

(一)津液不足

一是热邪伤津。二是流失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三是生成不足,如脏腑功能不足。伤津主要丧失水分,常见于吐泻之后。脱液常见于热病后期或病伤阴耗液,所见形瘦骨立,大肉尽脱。肌肤枯槁。脱液重于伤津,津伤乃液脱之渐,液脱乃津伤之甚。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输布障碍,则津液不化,水湿内生,酿痰成饮。原因有: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肝失疏泄、三焦水道不利。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排泄障碍,则水液贮留体内,外溢肌肤而为水肿。原因有:肺气宣发(汗液)、肾气蒸化(尿液)失常。其中肾气蒸发起主导。

1、湿浊困阻,多因脾运失常,津液聚为湿浊,阻遏中焦气机。见胸闷、脘痞、呕恶、腹胀、便溏、胎腻。

2、痰饮凝聚,多因脾、肺失调,津液停为饮,饮凝痰。

3、水液贮留,多由肺、脾、肾、肝等机能失调,气不行津,发为水肿或腹水。

以上湿、水、饮、痰,皆为津液停聚所生,湿为弥漫,水为稀薄,痰较稠厚,饮为两者之间。

(三)津液与气血失调

津液的运作,依赖脏腑气化和气的升降出入;津液与血液相互化生,津液充足,才能保持血液充盈、运行流畅。
1、水停气阻,乃津液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如会导致肺气壅滞,宣降失职;阻遏心气;阻遏脾胃气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停于四肢,则四肢浮肿、沉重胀痛。
2、气随津脱,乃津液大量流失,气失依附而暴脱亡失。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
3、津枯血燥,乃津液亏乏枯竭,血燥虚热内生,血燥生风。如高热导致津液损耗,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皮屑过多。
4、津亏血瘀,乃津液耗损,血行瘀滞不畅。见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
5、血瘀水停,乃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本病机之 内生五邪

五、内生五邪
因病起于内,与五邪症状类似,故分为内风、内火、内寒、内燥、内湿。此乃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功能失调引起的病机变化。与六淫不同,内生五邪是内伤病。
(一)风气内动
此乃气血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之证。内风与肝密切相关。
1、肝阳化风,肝阳偏亢,或肝肾阴亏,阴不制阳。多由情志所伤,肝郁化火;或年老肝肾阴亏。轻者筋惕肉、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者猝然仆倒,或为闭证、厥证。
2、热极生风,邪热炽盛,燔灼津液,劫伤肝阴。多见热性病极期,高烧不退出现痙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神昏谵语。
3、阴虚风动,阴气衰竭,宁静、抑制减退而动风。多见热病后期,或久病耗伤阴气和津液。
4、血虚生风,血液虚少,筋脉失养而动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
(二)寒从中生
此乃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减退,虚寒内生。与脾肾阳虚有关。
先天阳气不足,久病伤阳,过食生冷。见面色苍白、畏寒喜热、肢末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沉迟弱,肢节痹痛。
阳气虚衰则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同时不能温煦血脉,形成瘀血。
内寒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以寒为主,也可寒邪伤阳而兼虚象。
(三)湿浊内生
此乃脾气的运化障碍引起湿浊蓄积停滞。脾虚生湿。
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过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或喜静少动,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集成湿。脾的运化有赖肾阳,故肾阳虚衰,湿浊内生。湿浊内困,久之必损脾阳肾阳。
(四)津伤化燥
此乃津液耗伤而干燥少津。多见于肺、胃及大肠。
多因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津液亏少,以及热性病热盛赏金,多见津液亏少枯涸之症。
(五)火热内生
1、阳气过盛化火
2、邪郁化火,一方面是外感六淫,皆可从阳化热化火;另一方面失体内病如痰、瘀血、结石等,郁而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
4、阴虚火旺,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红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疾病传变

疾病传变就是疾病的运动变化。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

外感发于表,其病位主要是自表入里、由浅而深或向相反方向传变。
内伤起于脏腑,其病位由有病脏器波及其他脏器。如外感由表入里后,也可引起内脏间传变。
1、表里出入(正邪斗争)
①表病入里,外邪侵袭,首先停留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内传入里。正不敌邪,常见外感初期和中期。若正无力抗邪,则直中传变。
②里病出表,病邪在里,而后正邪斗争,由里透达于外。此为病势有好转。
2、外感病传变
外感发于表,入里后出现脏腑间传变。
①六经传变,六经乃三阴三阳。实即十二经脉的传变。
②三焦传变,上中下三焦。
③卫气营血传变,温热病中,病变部位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传移。
3、内伤病传变
内脏损失的疾病,基本传变是脏腑间传变。还有形脏内外传变,即病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关脏腑。

(二)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
寒热乃阴阳失调导致的病机。相互转化也是阴阳的消长和转化。
阳盛阴虚体质者,易热化,燥化;阴盛阳虚体质者,则易寒化、湿化。受邪脏腑经络属阳者,多从阳而化热、化燥;受邪脏腑经络属阴者,多从阴而化寒、化湿。误治伤阳,则从寒化;误治伤阴,则从热化。
2、虚实转化
虚实决定于邪正的盛衰。
①由实转虚,如实热证大量伤耗阴气,可转化为虚热证。
②因虚致实,如气虚无力运血,可致瘀血形成,转化为瘀血内阻的实证。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体盛者不易感病,感病了发病急速,但传变较少,病程短暂;体虚者,易感病,且易深入病势缓,缠绵多变。体阳盛者,邪多从火化,向阳热实证转变。体阴盛者,邪多从寒化,向寒实或虚寒传变。

2、病邪,六淫者,阳邪传变快,阴邪传变慢。疠气传变急速。

3、地域、气候和生活因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病理性病机之痰饮和瘀血
(二)寒从中生
此乃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减退,虚寒内生。与脾肾阳虚有关。
或先天阳气不足,或久病伤阳,或过食生冷。见面色苍白、畏寒喜热、肢末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沉迟弱,肢节痹痛。阳气虚衰则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多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同时不能温煦血脉,形成瘀血。
内寒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以寒为主,也可寒邪伤阳而兼虚象。
(三)湿浊内生
此乃脾气的运化障碍引起湿浊蓄积停滞。脾虚生湿。
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过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或喜静少动,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集成湿。脾的运化有赖肾阳,故肾阳虚衰,湿浊内生。湿浊内困,久之必损脾阳肾阳。

痰饮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成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咯吐出来的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颈项或腋窝的淋巴结结核,患处发生硬块,溃烂后流脓,不易愈合),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而未被排出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就是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悬饮”、“溢饮”、“支饮”等。

痰饮的形成: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对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通调水道,敷布津液;脾主运化水液;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通调的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聚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而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


痰饮的病证特点:痰饮形成以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阻滞于经络的,可影响气血运行和经络的生理功能。停滞于脏腑的,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和气机的升降。


痰的病证特点是: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滞在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症。


饮的病证特点: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性如肿;饮溢皮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痛。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均称为瘀血。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治病因素。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气为血帅,气虚或气滞,不能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或寒邪客入血脉,使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或热入营血,血热搏结等,均可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造成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形成以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淤塞不通,内脏发生癥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特点因瘀阻的部位和形成瘀血的原因不同而异。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于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学习理解难点要点

  2. 实证以邪气盛为主,可概括为“邪气盛则实”。虚证以正气虚为主,可概括为“精气夺则虚”。

  3. 真实假虚证本质是实证,但表现为虚证,可概括为“大实有羸状”,如瘀血内阻导致的崩漏下血,热结肠胃导致泻下稀水臭秽的“热结旁流”等。

  4. 真虚假实证则相反,本质是虚证,但表现为实证,可概括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导致的食少脘腹胀满;气血亏损,血海空虚导致的女子闭经等。

  5. 阴阳偏胜的病机,阳偏胜为实热证,症状概括为热、动、燥,病机为阳盛耗伤阴液,概括为阳胜则阴病。阴偏盛为实寒证,症状概括为寒、静、湿,病机为阴盛损伤阳气,概括为阴盛则阳病。

  6. 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肾阳虚衰在阳偏衰中地位重要,肾阴为人身诸阴之本,肾阴不足在阴偏衰中地位重要。肾也是最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腑。

  7. 阴阳格拒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阴盛格阳又称为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又称为真热假寒证。

  8. 阴阳亡失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脱失,导致生命垂危,阴阳是互根互用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 亡阳可表现为:冷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踡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亡阴可表现为:手足虽温,但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倦怠无力,脉数疾躁动等。

  10. 阴阳转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1. 气虚不属于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气滞病机为气运行不畅或郁滞不通,常见于肺、肝、脾胃;气逆病机为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常见于肺、肝、胃;气陷病机为气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和脾关系最密切。

  12. 精气两虚主要与肾密切相关,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障碍、早衰等为主要症状。

  13. 津液输布主要与肺、脾、肾、膀胱、三焦、肝等脏腑有关。

  14. 气滞不能推动血行,常导致血瘀,两者常常并存,称为气滞血瘀;气虚统摄无力,导致血液逸出脉外而出血称为气不摄血,主要与脾气亏虚关系密切;气虚和血虚互相影响,并见称为气血两虚。

  15. 津液大量耗失,气无所依而出现暴脱亡失,称之为气随津脱。

  16. 体内阳气亢逆变动为内风的主要病机。风气内动可分为5种,需要将病机与表现对应上。肝阳化风要点在眩晕欲仆,口眼斜,半身不遂;热极生风一定有高热表现;阴虚风动为虚证,表现为手足蠕动及各种阴虚表现;血虚生风有血虚筋脉失养的表现,如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手足拘挛不伸;血燥生风有燥的表现,如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兼有皮肤瘙痒或落屑。

  17. 内寒病机多见于心、脾、肾,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肾阳虚衰最为关键。

  18. 水湿停聚主要责之于脾、肾。脾虚失于运化是内湿发生的关键。

  19. 内生的实火主要责之于阳盛化火(壮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虚火则常为阴虚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