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这里没有公海,条件成熟随时可建造跨海通道

 炫叶楓雪 2022-06-23 发布于广东

老胜算/文

最近,围绕台湾海峡是否属于“国际水域,中美出现争议。其实,这本来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台湾海峡不属于“国际水域”,这本来就是很明确的事实。现在之所以出现争议,是有人故意混淆是非制造争议。

首先,国际法根本就没有所谓“国际水域”之说,这是美国自创的名词,各国均不予承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域的划分是很规范和清晰的:在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广阔海域叫公海,没有国际水域一说!

点击加载图片

海域划分示意图

内海:

内海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内海是一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被三面陆地包围的内海是辽东半岛和山东成山头包围的渤海。山东青岛胶州湾、杭州湾、泉州湾以及南方一些较小规模的海湾都在领海基线之内,从海洋法的定义上也属于内海的范畴。

领海:

领海是沿海国陆地及其内海以外邻接的处于其主权控制之下的海域。领海的划定基点是陆地最凸出的点或者沿海主权国岛屿,到海洋潮汐流最低潮露出海面的滩涂为基准点外推12海里之内的海洋范围。

毗邻区:

毗邻区是领海以外邻接领海,沿海国在其中对其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一带海域。毗邻区是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专属经济区: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是国际公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因领海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

点击加载图片

众所周知,台湾海峡北端最窄处仅70浬(130公里)的距离,最宽处的距离也仅220浬。实际上,台湾岛属于中国大陆架范围内,在历史上曾与大陆是一体。

由于海峡两岸同属一中、不可分割的事实,两边的领海和毗连区已涵盖最窄处的大部分海域,最宽处也都在专属经济区内。因此,台湾海峡并没有海洋法公约中所说的“公海”水域。

点击加载图片

台湾海峡海底地质构造演变图

但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为方便各国船舶通行,在各国领海以外的水域,各国船舶可以在不损害沿岸国安全利益的前提下“无害化”通行,并规定应向沿岸国申报。

美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迄今仍未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却依仗强大的海军,自创“国际水域”名词,混淆海域划分概念,企图强加于国际社会,这是不可能得逞的!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反对理所当然!

点击加载图片

由此看来,由于台湾海峡并不存在公海水域的事实,不久的将来,在条件成熟时,我国可以随时决定修建连接两岸的桥隧或者陆路通道,无需获得其他方面同意,从而实现两岸同胞“坐着高铁去台湾(北京)”的美好愿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