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宏涛有趣的屈原《九歌》(一)

 衍水文学 2022-06-24 发布于辽宁

我要在最细的雨中 吹出银色的花纹 让所有在场的丁香 都成为你的伴娘 我要张开梧桐的手掌 去接雨水洗脸 让水杉用软弱的笔尖 在 风中写下婚 约 — — 顾城 《南国之秋》

有趣的屈原《九歌》(一)

文|王宏涛

端午过后,再话屈原。

相信很多人看到过这样的美文: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这是出自《九歌》中的句子。屈原的《九歌》,原本是楚国民间流传的、祭祀神祇的乐歌,经屈原修改后,成了楚国上下人人喜欢的流行之曲,而且在任何场合下都能歌唱。有趣的是,《九歌》不是九篇,而是十一篇!

那么,问题来了,那为什么不叫《十一歌》而叫《九歌》呢?是屈原弄错篇目了吗?如果没错,这个“九”又是什么意思呢?

张铣曾在《文选五臣注》中说:“九者,阳数之极,自谓否极,取为歌名矣。”他的意思是“九”在这里并不是指文章和篇数。他的这种说法又被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否定了,他认为:“篇名《九歌》而实十有一章,盖不可晓。旧以九为阳数者,尤为衍说。或疑犹有虞、夏《九歌》之遗声,亦不可考。今姑阙之,以俟知者,然非义之所急也。”

说来说去,朱熹虽然否决了张铣的说法,但《九歌》为什么有十一首,他也没有结论。

后来很多学者发现一个问题,《九歌》中,前十篇每一篇都是祭一个神,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曲。比如,《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是祭祀天神的歌;《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是祭祀地祗的歌;《国殇》是为了祭祀楚国阵亡的将士,是在祭祀人;最后一篇《礼魂》则为送魂曲,是祭礼结束的标志。也就是说,祭祀天神五首、祭祀地祗四首、祭祀人鬼一首。虽然歌是十首,但却是祭祀“天”“地”“人”,迎合了“九九归一”的完整性,进而被称之为九歌。就是说,“九”并非是指多少篇目。

既然知道了《九歌》的来历,那么,《九歌》距离我们有多远呢?有人会说,是二千多年。当然了,按创作修改的时间来说,确实是,但是,我想说的是,它的精神内涵,究竟离我们多远呢?还有,它的语言运用上,又让我们怎样去接受呢?其实,我觉得《九歌》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且,细读起来还很有趣,怎么不遥远和有趣呢?下面不妨让我们一同走进屈原的《九歌》世界。

进入《九歌》的世界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幕:一位乐呵呵的神仙,正举杯畅饮,享受着几案后的祭祀。面前歌舞生平,他是频频举杯不停。请问这位乐呵呵的神仙是谁呢?答案是:东皇太一。那么,东皇太一是谁呢?

屈原的弟子宋玉在《高唐赋》中曾说:“上皇即上帝之称变,言上皇者,以协韵之故。同一时期,《老子》和《庄子》也做了解释,《老子》中有,道立于一,则一之又一曰太一,太者更加神圣之谓,故以太一为造物主,亦即为以太一为帝。

也就是说,“一”为首,所以“太一”为天神、天帝很合理。到了后来,汉景帝、汉武帝时期,“太一”渐渐成为了天神和上帝的专用名字。此外,汉代以来,天文学家们将天极最明亮的星辰也取名为“太一”。

喔,原来东皇太一即是我们熟知的最早的玉皇大帝啊!

知道了东皇太一,也就是类似玉皇大帝的由来,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他在干嘛呢?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这么铺张!扬枹(fú)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这么奢华!的确铺张和奢华,谁让人家是天帝呢!

东皇太一边享受着人间最好的供品,边欣赏着巫(就是人扮成的神)抚长剑的舞姿,真是快乐到极致。那扮演神灵的巫者,灵偃蹇兮姣服,气氛热烈的,芳菲菲兮满堂,东皇太一呢?君欣欣兮乐康。简直爆棚!真是一场盛大的歌舞会!这场舞会的目的,就是欢迎大领导东皇太一光临人间,给人间带来吉祥和福份。这样的场面,现代人不会不熟悉吧?

看来,从这一点来说,《九歌》离我们还真不算遥远。

楚人好巫,好祭祀,那么,楚人祭祀的习俗,与其他列国是否一致,是不是谁都这样做呢?答案是有相同,又有所不同。从创世神话的角度看,东皇太一是其它列国所普遍信仰的伏羲氏,只是在楚国称为东皇太一罢了。换句话说,到了楚国的地盘,伏羲就变成了东皇太一了。

不同呢?《九歌》的“司”神系统,与大多数诸侯国信奉的周礼祀典有些不同。《九歌》中的祭祀,是以周礼为范本,是在借鉴周人祭礼的基础上增减损益的产物。说的直白就是,在周礼的基础上重新改编加工,并且突出了以乐舞娱神,以乐之感神降神,最终,乐曲成了楚人的流行歌曲,在楚国境内不分场合的传唱。

有趣的是,像别的列国,祭祀些太牢,再有些歌舞也就罢了,楚人呢?驾飞龙兮北征,邅(zhān)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sūn)桡(ráo)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又是驾舟乘雷,又是载云旗逶迤,而且还要抚余马兮安驱,甚至横大江扬灵,归根到底还要与神密接、一同飞翔!楚人的想象力可谓丰富。楚人是不是错位了?或者脑洞大开了?的确,无论是楚人和今人,无论是哪个年代,也无论是人与神,或人与非人,跨界之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追求,而且这一追求,还不受自然法则的约束。屈原的《九歌》就是这样,比如河伯,湘君,湘夫人,东君,云中君等,哪一个不是想象中的人与神的接触?

想象与他们密接,相对来说,也拉远了人与神的距离,因为想,才遥远。因为未实现,才有思念。怎么办呢?有趣的是,屈原用《九歌》来弥补。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时近时远。横流涕兮扬灵,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或哭或笑。人和神啊,到底是近呢还是远呢?

《九歌》告诉我们,人和神不远,因为神就在楚人的心中!

《九歌》中提到酒的句子不多,比如东皇太一中的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提到的奇花异草却很多。比如薜荔、芙蓉、杜若、杜衡。其中薜荔为多次出现。酒提的少,可能与屈原不好饮酒有关。虽说提到的不多,但是《九歌》中还是对美酒,尤其是椒浆酒,赞美有加。酒,原本是残羹剩炙因发酵而成,最初可能只是被饥不择食的人偶然吞食,后因快乐晕倒,并在眩晕之中产生幻觉以为天神降临,于是,人类历史上的琼浆就此诞生了,并且,唯有此物能被天人所共享!酒,痛苦者得之,可以浇愁;欢乐者得之,可以助兴;孤独者得之,可以微醺;病痛者得之,可以通经;诗者得之,可以宣志;无赖得之,可以癫狂;屈原得之,书写了《九歌》

据说屈原在改编《九歌》的时候,是因酒后的一次奇遇,得到了启发。

有趣的是,这一次酒后的奇遇,竟让屈原改变了当时的楚国“乐坛”。那一时,屈原由于受到太宰靳尚的陷害,被楚怀王从左徒之位,贬为三闾大夫,正郁郁寡欢,愁闷不得志之时。一日,屈原饮酒后,到了一处林中,见林中飞鸟盘旋,哀鸣不断,似乎不知要飞向何处,于是,联想自己的境遇,感叹道:“君不行兮君不行,留中洲,留中休兮是为谁?乘桂舟兮乘桂舟,吾夷休!”诵毕,又长叹了一声。就在屈原欲回转时,忽然发现前面有一所木屋。木屋非常别致,外涂着粉色的椒浆,庭院用荪草装点,远远的还能闻到辛夷木香,屈原吃了一惊,怎么和自己想象中的一样?

好奇心驱使,屈原走近木屋,敲了敲门,屋内并无反应,屈原试着轻轻一推,门开了。夕阳余晖洒进屋内,将屈原高大的身影投入屋中。屋中并无琳琅,但也是非常的整洁浩倡,就在屈原想细细打量之时,猛抬头见水瓮边坐着一位老者。老者花白胡须,满脸笑容,正看着水瓮出神。屈原很是惭愧,刚要开口,老者却笑道:“吾知夫子从何处来,无须自责。”

屈原吃了一惊,“吾与你并不熟知,你怎知吾的来处?”

老者笑道:“夫子不是想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逶迤么?”

“你,你怎知吾……”

老者笑着摇了摇头,道:“能与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等逍遥遨游,吾岂能不识夫子?”

此时的屈原,尴尬情绪稍解。

“来来来,夫子做到这里。”老人让屈原也坐到瓮边。屈原也不客气,坐到瓮边,就在坐下的同时,见水瓮中漂着一枚芥子做的小舟,屈原诧异道:“老人家,瓮中怎会有芥子做的小舟?”

老人点了点头,“难得夫子识别芥子为舟。”

屈原笑道:“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吾如何不知?”

老人笑着摇摇头,“水瓮中,你能见此舟,如果放之江海,你能否看到此舟?”

屈原摇摇头。

老者又道:“既然看不到此舟,与天之苍苍相比,你又如何看到神灵也?”

屈原大憾。

老者笑笑:“道立于一,则一之又一曰太一,太者更以神圣之谓,故以太一为造物主,亦即为以太一为帝,夫子之东皇太一,是否为此?”

屈原大感意外,兴奋之余,拱手一揖,道:“的确如此,还望老人家赐教。”

老者轻轻摇了摇头,道:“'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可是……”屈原欲辩解。

老者抢先笑道:“可与你的驾飞龙北征的湘君相似?”

屈原脸一红,无言以对。

老者笑道: “夫子以为,吾所说的,不是湘君么?君不行兮君不行,留中洲,留中休兮是为谁?乘桂舟兮乘桂舟,吾夷休,难道湘君也犹豫不决乎?”

屈原明白了,刚才自己所诵已被老人听到,长叹一声,道:“吾如何能比湘君,只是想让湘君知我愁也!”

老者大笑,“怎么?被大王贬黜还不够么?”

屈原是惭愧不已。

原来,屈原被贬的原因,是被太宰靳尚在楚怀王面前献谗言,诬陷屈原自比湘君,将楚怀王的爱妃郑袖比做湘夫人所致。其实,屈原本意是将秦国比喻为湘夫人。秦楚两国本是婚姻之邦,曾经互相帮助,共同对抗中原诸侯的征伐,本来极为友好,可是秦国就像湘夫人一样,性情变化无常,另楚国无从琢磨。所以说,屈原的目的,是想变革楚国法令,除掉弊政,重振军威。

这一谗言的始作俑者是秦国的谋士张仪。

可以说,屈原从左徒之位,贬为三闾大夫,是秦楚两国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有趣的是,因为这次奇遇,屈原将原来的《湘君》改为: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这一改动,竟成了当时的流行歌,用句楚怀王的话说:“寡人对《九歌》之曲本已厌倦,可经屈夫子修订,寡人居然百听不厌,不可一日离开矣!”

那么,这位老者又是谁呢?且听不回分解。




作者简介:

王宏涛,辽阳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热爱文学创作,现正在创世中文网和红袖添香连载小说,二个均为签约作品。本人热爱历史小说的创作,阅读广泛,创作激情无限。诗经等,大部分做到熟读在心、热爱老子、庄子思想,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达到衍水文学的要求,也希望在衍水文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继续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